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达标自测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1.2.3.4。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mx一阴少,则x一y.()等式一sx一IOa,则x-一Za.()方程X一士一5是一元一次方程·(,某数的告与该数的2倍之和等于一5·用二表示某数,贝”得相应,。一,~~1.__的方程是令x+Zx一一5.()一‘’-一一3一’一---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由Zx一5一一3,可得Zx一一3十5,根据是由一合了一3,可得宝一6,根据是—·某数的3倍减去21,等于某数的带力。上6·若设某数为二,贝。可得相应的方程是二6.8.9.当二一时,代数…  相似文献   

2.
奇妙的“9” “9”这个数,特别奇妙,它与任何数相乘所得积的各位数字之和,必定等于9。 例:9×2=18 1+8=9 9×5=45 4+5=9 9×3=27 2+7=9 9×6=54 5+4=9 9×4=36 3+6=9 9×7=63 6+3=9 它并非仅限于1——9的数相乘。它与任何数相乘,所得积的各位数字之和都等于9。(如果积的各位数字相加之和不等于9,而是两位烽或多位数,可  相似文献   

3.
(1)a,3,4,6,8,12分析与解:我们发现规律:3×2=6,4×2=8,6×2=12 即所给的一列数中,某个数的前一个数乘以2,得后一个数.于是a×2=4,从而得出a=2.我们还发现将两个相邻的数相乘后,分别除以2,3,4,得下一数;如:(3×4)/2=6,(4×6)/3=8,(6×8)/4=12.故a×3除以1得4,从而得出a=4/3。说明:依据不同的规律,填写的数字不同,有多种规律和方法,开拓同学们的探索创新思维能力.(2)0,2,8,18,a分析与解:我们发现规律,各个数是偶数,分别除以2后得到数0,1,2,3,4……的平方.从而可得:每个数等于它的项数(n)减去1的平方的2倍.即2(n-1)2,如:8=2(3-1)2,18=2(4-1)3,于是得a=2(5-1)2=32.  相似文献   

4.
数学练习讲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评练习不能就题论题,更不能停留于给个答案,而要精心设计,在“活”字上下功夫,做到讲一题带一片.下面浅谈评“活”练习的三点做法.一、“活”在概念的理解之中.如讲评判断题:“5能被2整除( )”时,不但要指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还要举例把“整除”和“除尽”这两个不同概念讲清,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联想到“倍数”与“倍”的不同之处.“倍数”所表示的是能被某一自然数整除的自然数;而“倍”只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倍数”和“倍”分别对应于“整除”和“除尽”是两个相近而又不同的概念.如:12÷3=4,可以说12是3的倍数,或12能被3整除;也可以说12是3的4倍,或12能被3除尽.6÷5=1.2,只能说6是5的1.2倍,或6能被5除尽;不能说6是5的倍数,或6目被5整除.10÷3=3(1/3),只能说10是3的3(1/3)倍;不能说10能被3除尽.这样,学生对“整除”和“除尽”,“倍数”和“倍”的异同点就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67页例3、例4。教学目的:通过运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求一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4×4= 20×4= 12×8= 15×3= 15×6= 42×2= 2.口答文字式题 5个4是多少? 8个7是多少? 4个12是多少? 4个20是多少? 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由几个几向倍的概念转化,并为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打下基础。二、建立“倍”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一、直接说出得数4×7=!"18÷9=#$%&300-200=8000-2000=’()64÷8=*+,-./08×6=150-70=123451000-600=56÷7=7×9=67400+400=895000+3000=45÷5=:;35÷5=<=500+30=28÷4×6=二、摆竖式算下面各题780-290480+370310-190550+150630-170820-280三、在○里填上“>、<或=”3600-1000○3000320-130○320+1308000-6000○1000+10007×9○8×776-30○7624克○3000克四、认真读题并填空1.5005这个数中,从右边数第一个5表示(),第二个5表示()。2.一个鸡蛋约重50(),小明身高约是130(),体重约是20()。3.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锐角比钝角()。4.十位上…  相似文献   

7.
两本数学练习册中有同一道概率题 :“从某 2 0个数中抽出一个刚好被 3整除的数的概率为 0 .1 ,抽出一个刚好被 2整除的数的概率为 0 .2 ,则从这 2 0个数中抽出一个非 6倍数的数的概率为多少 ?”书中的答案是 :“抽出的数是 6的倍数的概率为 0 .1× 0 .2 =0 .0 2 ,故抽出一个非 6倍数的数的概率为 1 -0 .0 2 =0 .98.”这是一道错题 ,解答也错了 .事实上 ,满足题设条件的 2 0个数有且仅有三种情况 :( 1 )有 4个偶数 ,其中恰有两个又能被 3整除 ,其余 1 6个是都不能被 3整除的奇数 .如 2 ,4 ,6 ,1 2 ,1 ,5,52 ,… ,51 5.从这样的 2 0个数中抽出…  相似文献   

8.
“3x +1猜想”大约诞生在 2 0世纪 30年代 ,发现者已难考证 ,题目是 :“任取一个非零自然数 ,如果它是偶数 ,则除以 2 ;如果它是奇数 ,则将它乘以 3加 1 ,这样反复运算 ,最后结果必然是 1”.如取 x =5,则5→ 5× 3 +1 =1 6→ 1 6÷ 2 =8→ 8÷ 2 =4→ 4÷ 2 =2→ 2÷ 2 =1 .再如取 x =6,则6→ 6÷ 2 =3→ 3× 3 +1 =1 0→ 1 0÷ 2 =5→ 5× 3 +1 =1 6→ 1 6÷ 2 =8→ 8÷ 2 =4→ 4÷ 2 =2→ 2÷ 2 =1 .不管你取什么非零自然数 ,依照上面规则 ,最后都得到 1 ,这个猜想让世界上许多数学家着迷 ,日本东京大学米田信夫用计算机验算 x =2 40 (大…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错误是多方面的:  有的不理解题意。如:“一班同学植树60棵,比二班同学少植25棵。问二班同学植树多少棵?”  误解为:60-25=35(棵)。  又如:“苗苗每次做5个小纸盒,已经做了4次。一共做了多少个小纸盒?”  误解为:5+4=9(个)。  还有的审题不细,方法不当。如:“养羊场有山羊32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养羊场共有多少只羊?”  误解为:32×3=96(只)。  又如:“把边长6厘米的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误解为:6×4=24(厘米)。  或误解为:6+4+6+4=20(厘米)…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题目要求填空(1)大理白族自治州有 29500平方千米的土地,省略“万”以后的尾数约是 (   )万平方千米;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三百三十三万各族人民,写作(  )人。(2 )由 3 个十和 8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3)0 26公顷=(   )平方米;3升 50毫升=(   )升。(4) (  )÷15=8(  )=0 4=2∶(  )=(  )%(5)1米∶25厘米化为最简整数比是 (   ),它们的比值是(  )。(6)甲仓库存粮x袋,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 3倍,那么x+3x表示(             )。(7)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后,拼成一个宽等于半…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一次,我出示了如下几组练习题: 商用“除余”表示商用带分数表示5÷2=2……1 5+2=2(1/2) 30+9=3……3 30+9=3(1/3) 61÷14=4……5 61÷14=4(5/14) …………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思索,讨论,很快发现:商用两种形式表示(除余与带分数),商的整数部分总是相等的,且余数部分除以带分数的真分数部分,其商都等于除法中的除数。  相似文献   

12.
2005新春趣题     
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做一做与2005年有关的趣题,你一定会倍感愉快。现在就开始吧!1.鸡年吉祥2005年农历为鸡年。想想看,“鸡”“年”“吉”“祥”分别表示几,才能使等式成立?鸡鸡鸡鸡鸡鸡÷年年年+年-年÷年=2005吉吉吉吉吉吉÷祥祥祥+祥+祥+祥=20052.奇妙的数“142857”是一个奇妙的数: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142857×4=571428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不论得数如何,总是1、4、2、8、5、7这几个数在变魔术。下面,我们请你来动一动脑筋,做一个关于2005与142857的游戏:“625÷125=5”是一个等式,可是这个…  相似文献   

13.
一、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0+ 28= 70- 40= 81- 8= 25+ 7= 36- 8= 67- 6= 3× 5= 56- 5= 98- 80= 4× 6= 31+ 60= 82- 30= 30+ 60= 62+ 8= 5+ 24= 4× 3= 2+ 49= 72- 40= 5× 4= 8+ 52= 38+ 6= 5× 5= 80- 7= 60+ 20= 70- 20= 98- 9= 27+ 8= 5× 2= 3× 6= 66- 5= 45+ 5= 6+ 6= 76- 6= 4× 5= 86- 60= 20+ 39= 3× 3= 6× 5= 77- 70= 1× 6= 二、仔细想,看谁填得正确。   1.50前面的一个数是 ( ), 79后面的一个数是 ( )。   2.6个十和 8个一是 ( ), 47里面有 ( )十和 ( )个一。   3.口算 52- 5…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用“+”、“-”号填空:-b+a=(b-a);(1-a)3=(a-1)3;(x-y)2=(y-x)2。2.“3与x的差的2倍比x的5倍大”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为。3.当x=时,分式2xx-+23无意义;当x=时,分式|x|-2x-2的值为0·图14.若4x-3y=0,则xy=,x+yx-y。5.方程3x-2a=2x-1的根是非负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6.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对角线,E是BC中图2点,△AOD的周长是12cm,则△BOE的周长是cm.7.如图2,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五个三角形,其中与△ABC(不包括△ABC本身)相似的三角形有个。8.解关于x的方程xx--13=xm-1有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  相似文献   

15.
(时间 60分 ,满分 1 0 0分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1 0小题 ,每小题 2分 ,共 2 0分 .)1 .12 的相反数是     .2 .如图 1 ,OA表示的方向是     .3 .已知∠α =3 2°1 8′,那么∠α的余角 =     .4.用代数式表示“a、b两数的平方和减去a、b两数的差的平方”是         .5 .在数轴上 ,原点右边有一个点 ,离原点的距离是 3 ,把它向左移动 5个单位 ,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     .6.如图 2 ,AB、CD相交于点O ,∠AOD +∠COB =2 76°,则∠DOB=     .7.把多项式5x2 -3 y2 +4 -2xy +x3按x的降幂排列是        …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每条2分,计30分)1·有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完全一样,请写出两个三视图形状都一样的几何体:、.2·在同一平面内,用游戏棒(同样长)搭4个一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至少要根,在空间搭4个一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至少要根.3·在数轴上与数-1所对应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长为2·5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个表示整数的点.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平方等于9的数是.5·小明在超市购得某食品,其包装袋注明:“净重:150±2克”,它的含义是净重在克到克之间.6·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时间中国教师节(9月10日)上…  相似文献   

17.
画图解题     
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5倍,差是多少?这道题里有:“被减数”、“减数”、“差”等许多数学概念,初读题目,我觉得很难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就画出以下线段图。从图中我发现,差是1份,减数便是5份,被减数=差+减数,所以被减数是6份。120相当于这样的(1+5+6)份,这样我就很快求出了答案。差:120÷(1+5+6)=10减数:10×5=50被减数:10+50=60由此我体会到,许多数学问题从字面上看,一下子不容易明白,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那么问题就很快解决了。(指导教师:张冬梅)差减数被减数}1205倍6倍画图解…  相似文献   

18.
一个正整数,若其全部因子的和等于该数的2倍,称为完全数.如2&#215;6=1+2+3+6,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 .(每小题 2分 ,本题满分 2 0分 )1.(a -b) ( ) =a2 -b2    (a -b) 2 =a2 +b2 +.2 .把方程x - 2 y +12 =0写成用含x的代数表示 y的形式 ,正确的表示式是 y =.3.用不等式表示“x的 5倍不大于x的 3倍与 4的差”是 .4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 371千米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保留二个有效数字 )是 ;一个氢原子的半径约是 0 .0 0 0 0 0 0 0 0 0 53米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5.命题“在同一个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结论是 .6 .一个角的余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 37,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7.如果 x =- 3y =- 2 是方程组…  相似文献   

20.
问题1.“迎”、“春”、“杯”三个字各表示一个数,且满足下列各等式:①迎×春+杯=7,②迎+春+杯:6,③迎+春×杯=5,④迎+春-杯=4,⑤迎×(春-杯)=3,⑥迎-舂+杯=2,⑦迎-春×杯=1,⑧迎-春-杯=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