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空疏谈     
每一次见到明人董其昌的书法作品,都如同行在深秋空山,生出闲旷清明的舒适感。除了和他下笔轻灵有关,究其原因。就是留白多。董书和其他书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章法上的疏宕,字距宽.行距更宽——同样一张纸,字数要比其他书家少了许多,甚至留白部分超过了墨迹。  相似文献   

2.
清空疏淡     
<正>每一次见到明人董其昌的书法作品,都如同行在深秋空山,生出闲旷清明的舒适感。除了和他下笔轻灵有关,究其原因,就是留白多。董书和其他书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章法上的疏宕,字距宽,行距更宽——同样一张纸,字数要比其他书家少了许多,甚至留白部分超过了墨迹。不知留白妙处的人说:"太浪费纸张了。"一张洁白的宣纸在未落墨之前,称得上是一个物理空间,是一种物质材料。书法家落墨于纸上,开始了精神的旅程,枯润疾涩的点  相似文献   

3.
绘画,文学,音乐艺术都讲究留白,所谓方寸之间显天地之宽,言有尽而意无穷,影视作品也是如此。文章分析了影视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留白艺术,认为适当的留白省略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为观众营造更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4.
绘画留白,留给欣赏者无限的遐想;音乐留白,留给倾听者绵绵的情意;书法留白,留给知音者空灵的空间。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空白之美,讲究留白艺术。以"空白"为载体,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留白",在学习时空的分配上"留白",在提出问题的技巧上"留白",在实践操作的探索中"留白",在后续学习的延伸处"留白",进而达到"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5.注意留白——计白当黑,不落俗套对结构的观察和把握,不仅要注意笔画"实"的部分,还要注意笔画"虚"的部分,也就是笔画之间的空白。一般来说,楷书的空白是相对均匀分布的,这样才能保证字的匀称协调。但从艺术性上讲,结构处理要更加灵活,以显示书家的匠心。颜真卿曾师法褚遂良,尽管在笔画上不为褚法所囿,由细变粗,风格由秀变壮,但在结构上,颜真卿则有所继承,笔画之间的空白较大,宽博开张。比较《颜勤礼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的相应的空白。留白手法的运用,能使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展示了高超的智慧境界。  相似文献   

7.
一、图画书的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经典技法,在天和地之间留下空白,于是便有了“从简心境淡,留白天地宽”的意境。目前,留白已经远远超越了技法的范畴.而成为一门艺术、一种思想渗透在各领域中,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曾说过:“好的作品懂得怎样给欣赏者留下足够的心理空间,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留白。”图画书因其肩负着为儿童提供“润物细无声的养分”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国画大家齐白石先生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国画创作中的这种“留白”技法,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不妨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9.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国画创作中的这种"留白"技法,作为聋校的班主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10.
留白     
我最初学画时,整天只知道涂鸦竹子。一次老师指着我画的竹子说:竹节上有一层白粉,要把它表现出来,但不能用笔画,应该留出来,这叫做“留白”。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留白”一词。  于是,我开始不断体验、感悟留白。我渐渐发觉,不但画竹要留白,画人物、花鸟、山水都要留白。只是多与少、内与外、先与后的区别。作画时,留白的经营,与用笔、用墨的经营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艺术大师都擅留白的。如八大山人的画,处处留白而处处有意,空灵虚幽,方寸之间而显天地之宽。黄宾虹画山水,乍看处处不留白,其实处处在留,尽精微而致广大,浑厚…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运用“留白”的手法:预设留白,创设感悟契机;解读留白,挖掘文本内涵;追击留白,深化文本思想,构成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阴晴圆缺”,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经验去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造。  相似文献   

12.
王炜 《山东教育》2013,(Z1):95-96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幅《寒江独钓图》,整幅画中,只见一舟,一渔翁在垂钓,画中并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也正是这些空白,给观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使"方寸之地顿显天地之宽",收到了"以无物胜有物"的神奇效果。而教学中的所谓"留白",是指经  相似文献   

13.
<正>维纳斯因其断臂而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成就其不可超越的美丽;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作处处留白,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寥寥数笔,勾勒无穷画意;音乐中的停顿可让人领略"欲说还休"之美,感受"无声胜有声"之妙。这是艺术中的留白。"留白"的艺术手法也广泛地应用在写作中。从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到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我推出了《木笛》一课。《木笛》的教学我力求层层叩击文本,在学生、教师、文本的多向互动对话中,在"泣"和"诉"两个层面上铺设"幽幽笛声如泣如诉,荧荧烛光告慰亡灵"的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一、留白——疏密相映,天地自宽留白是相对于急收而言的。急收是指表达者因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都知道,高超的艺术大师往往也都是留白大师,在其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如果我们留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会发现,只看见在一幅画中,唯有一叶小舟和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艺术需要留白,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何尝不需要留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留有余地、留足空间、留下空白,要防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在化学课上留白的含义,分析了留白的重要意义和策略。着重介绍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留白的策略:精心备课有计划安排留白时间;通盘考虑巧定留白时机;随机应变巧定时间长短;运筹帷幄巧点拨提升留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留白"原先是绘画用语,指的是画家在画面上故意留下空白,从而让整幅画的画面更加协调,意蕴更加深远,更有韵味,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的一种绘画手法。现在也常常被其他领域所借用。比如在语文教学上,留白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留白艺术,可以适当地引起悬念,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留白艺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此技法渐渐被用到了其他绘画中,亦即我们所说的留白。教学"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将一些教学内容不直接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  相似文献   

19.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一幅美丽的画卷,必定留有适度的空白。它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可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空灵之中予人以思考、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郑丽贤 《考试周刊》2014,(84):39-39
<正>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出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欣赏者提供了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思考、补充发挥,让欣赏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给人以想象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作画是如此,文学更宜如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