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广告就像一个无孔不入的精灵,每天,我们都有意或无意、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广告。路牌、灯箱、车身、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等,所有的大众信息媒介都搭载并传播着各式各样的广告,使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今的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市场风谲云诡,广告作为信息传递和促销手段,是企业或组织用来撬起市场,取得赢利  相似文献   

2.
电视广告创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广告的世界,正如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的一句至理名言那样:“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广告,以其新颖的造型、色彩、动感、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或极为夸张的文字,向人们传播着各类信息,竭力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包括消费诉求心理。在审美立体化的今天,电视广告如何脱颖而出,实现其传播目标和营销目标呢?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创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当代信息社会最具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我们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之中,广告影响、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感受、审美方式。对广告的理解至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介间确定的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而著名广告专家杜莫斯则认为: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类行为的事物和行动。〔2〕尽管对广告的定义不同,但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考虑到…  相似文献   

4.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5.
双金惠 《新闻窗》2007,(4):125-126
广告作为一门视听兼容的综合艺术,既有固定或运动的生动形象,又有绚丽的色彩和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从而构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儿童都比较喜欢观看广告,正是因为声画并茂、跳跃动感,短小精悍的广告正好符合儿童好奇心强、活泼善变的性格特征。然而大量的不良广告却严重损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极不利于他们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的最后10年,我国广告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广告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不断增强。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受众对广告持有一定的抵御心理,广告也就没有收获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喻国明 《新闻界》2002,(5):14-16
我国传媒业和广告业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成长,目前正处在一个盘整、转型的关键时期。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还是媒介的产业化发展,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我们的运作模式、竞争能力和运营效率,并要求我们在所有重大的发展战略方面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因此,对于今天媒介业的经营和广告业的发展而言,弄清楚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业界的现实态势和发展的“问题单”,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报刊广告市场的未来趋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以下我们对于我国报刊广告市场现实态势和未来走向的分析性结…  相似文献   

8.
中美广告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广告教育自始以来一直存在着认同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它是应该属于商学院还是新闻学院(曼戴尔,1975)?在美国多数大学里,广告专业设在商学院或者新闻学院,但也有一些大学在两个学院都开设了此专业。虽然这种双轨制显示了广告专业对于两个学院的重要性,但哪个学院都没有给予它全力的支持。在商学院或新闻学院的管理者中,是广告教师的寥寥无几(鲍依德,1984)。广告教育者面临的另一个认同问题是:对于广告教育,广告界虽非不鼓励,却也持漠然态度(沃尔特,1985,英格列斯1984)。对广告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表现的调查显示他…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广告已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广告是现代社会最常运用的一种广告形式,然而它并不是近现代商业社会才开创的独特产物,纵观中国历史,名人广告由来已久,其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此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名人广告也和其他传统广告形式一样缓慢而有力地发展着,并在一些时刻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了一些经典的名人广告案例.以下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些古代精彩的名人广告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刘青 《传媒观察》2006,(12):22-23
在美语中,“广告”一词是ADVERTISE,“编辑部社论”是EDITORIAL,两个词前后一拼接,就变成了“社论式广告”,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软广告或广告软。将字内容与广告(包括硬广告与软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专题,则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告特刊。  相似文献   

12.
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即美国互动广告局共有500多个成员公司,包括AOL、迪斯尼及一些网络公司。我们在全世界的成员遍布五大洲36个国家,很多成员都是全球性企业。而我们也是全球性组织,并与他们之间保持着频繁、长期的交流和互动。对于IAB来说,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广告主能够不断增加在互动广告上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3.
魏岚 《青年记者》2008,(14):28-29
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曾经说:"我们呼吸的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广告作为一种高度开放的大众传播行为,在信息时代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广告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繁荣,还有精神层面的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宣传.如何有效地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规范广告市场和广告行为,从根本上遏制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已成为我们行政执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广告,从商业经营的角度看,是一种商品经销活动或方式、手段。因此广告必须要能吸引消费者,并最终说服消费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广告人都在谈“创意”,研究“创意”,即一种说服消费者的广告艺术。但是究竟什么是“创意”?“创意”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我们知道,广告无论是现在,还是从它产生开始,  相似文献   

15.
1979年5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出了第一条广告,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80年1月1日恢复广告播出,部分省、市级电台也开始播出或恢复播出广告。广播广告的代理伴随着广告播出的恢复而产生,但由于广播广告播出费便宜,代理费不高,难以调动广告公司的积极性,因而广播广告业长期处于一个低基数基础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告已铺天盖地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融进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可是人们有时不免困惑:广告是借助什么魔力来驱动人类?为什么一则简明的广告文案、一个精美的广告构图、一支动人的广告歌曲能风靡全球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广告,这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其背后究竟依托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报纸上、电视上、广播里、网络中、大街上、商场里,广告让你无处可逃。出现如此多的广告都是基于一个共识:广告能说服消费者购买做广告的商品。广告主相信这一点,广告公司相信这一点,零售商相信这一点。广告的说服作用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大家普遍认为,广告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思想或让其对产品形成某种看法,从而对销售量产生影响。 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社会与传播学教授迈克尔·舒德森在他的《广告,艰难的说服》中提出了一个似乎有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广告对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很有限。  相似文献   

18.
过去,在广播电视广告中,人情广告,即凭借自己或亲朋好友与广告主的良好或特殊的关系争取来的广告,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大面积改制,企业对自身效益的重视,人情广告正在急剧地萎缩。这种现象,对整个社会无疑是一个好现象,而对我们媒体来说,对我们媒体广告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广告之重,关乎中国媒体的财政命脉。尤其是地方媒体,生存运作和后续发展,都离不开广告创收的源源输入。在历经房地产广告缩水、虚假医药广告治理、汽车广告萎靡不振等一系列寒潮后,广播媒体与新兴的网络一起,在广告创收额度的增幅上并驾齐驱,着实让其他媒体艳羡。不过,地方广播媒体也正经历煎熬。大量本地大户的广告资源流失,愈来愈成为这些媒体的阵痛,挥之不去。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县级广播媒体,本土原有的广告大户悄然蒸发,集体逃亡,在媒体上销声匿迹,继而转向外地或更大的强势媒体。面对本地广告大户的逃离现象,猝不及防的地方媒体及业界至今未曾为其给出一个准确而规范的概念,我们姑妄通俗地称之为“灯下黑”。  相似文献   

20.
魏奕沁 《今传媒》2012,(2):56-57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广告在今天已经完全侵占了我们的文化空间,还因为广告代表着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凡事都有两面性,广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广告对当代社会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受到了批判。本文从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大众文化的作用,即积极意义的方面来探讨、揭示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当代广告批判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