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根叔"演讲的魅力何在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根叔"做了以"记忆"为主题的演讲.就演讲形式而言,"根叔"的演讲不能算作真正的演讲,只能算是讲话."根叔"的演讲获得成功主要与演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夏季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李培根一篇题为<记忆>的演讲在大学界引起了轰动."根叔"演讲视频被上传到互联网后也大受追捧,点击率一路攀高,一时间"根叔"成为国内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3.
一、"根叔"现象兴起彰显个性化校长缺失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今年毕业典礼上毫无"官"架子,用学生熟悉、亲切的语言拉家常、讲道理的演讲风格引起学生和有关人士的热烈反应和积极评价,李校长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根叔".此后,多所高校校长争相效仿,纷纷上演"根叔"式毕业演讲,而且都无一例外地获得了成功.此说明,"邻家大叔"式的校长,时下正在国内高校悄然涌现.  相似文献   

4.
阙明坤 《教育》2011,(23):10
今年毕业时节,大学校园格外热闹,莘莘学子在告别象牙塔时,也在回味大学校长的个性毕业致辞。从"根叔"给力、"良王"温情,"杰哥"威武,到北大、清华校长"狂飙"网络热词……2011年,中国大学校长似乎集体找到了突破口,"潮语"迭出,个性十足,受到各界欢迎。  相似文献   

5.
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16分钟的真情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子,随即他的演讲内容通过各个媒体的广泛传播,在街头巷尾引起了热议. "根叔"一下成了红人、名人."根叔校长热"成为了当下高等学校的流行元素,在受到学生们追捧的同时,其他高校的校长们也纷纷模仿,像接力棒一样被不断传递.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句引用的话经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毕业典礼上说出后,马上成为了广大学校众多师生热捧的网络签名。6月23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李培根校长一篇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词赢得了全体师生的喝彩,不少学子泪雨纷飞。李培根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致词结束,全场7700余名学子自发起立,"根叔、根叔"的喊声和掌声经久不息。这个"根叔",让学生感到亲切。食堂里和同学们围桌而坐的"根叔"、篮球场上和学子们投上几球的"根叔"、在毕业典礼上和毕业生热情拥抱的"根叔"、在白云黄鹤BBS上"潜水"的"根叔"、与网瘾学子面对面座谈的"根叔"……该校新闻学院的陈飞说:"‘根叔’和这个称呼一样,朴实、平易、可亲可爱,宛如邻家大叔。"之所以转载根叔的演讲,是因为他的讲话太精彩了,非常务实,字字珠玑,没有废话,实实在在,毫无官腔,把握历史使命,紧扣时代脉搏,句句都在与学子们交心。在近似八股的文风、会风、学风潮流中,刮出一股清新的风,着实难得。为根叔喝彩!  相似文献   

7.
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同济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未来》,几乎重演去年毕业典礼一幕:平均1分钟响起1次掌声;16分钟的演讲结束后,现场千余名学生起立连续高喊了20余声"根叔"。去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根叔"的李培根,因自撰2000多字的演讲稿《记忆》,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把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根叔旋风",全国高校频现"根叔式演讲"。  相似文献   

8.
刘尧 《河南教育》2014,(7):28-29
<正>许多人认为,"根叔"的19个"遗憾"是自己的遗憾,也是大学的遗憾,更是高等教育甚至是社会的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因素有个人的,也有教育体制的,还有社会环境的……"根叔"作为校长的"遗憾"体离任演讲的背后,有需要深入解读的五味杂陈。在我国,每年都有大学校长离任并发表离任演讲,为什么唯独"根叔"(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的"遗憾"体演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事实上,"根叔"一举成名源自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短短16分  相似文献   

9.
一、媒体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2005年"中国大学校长公众满意度"的调查中,有69.8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总体形象更接近官员[1];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博导张鸣教授做出了大学已经"衙门化、黑社会化、帮派化"的论断[2];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健指出,许多大学校长已经官员化,且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3]……由此可见,大学行政化的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0—21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和江苏教育厅共同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南京钟山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导致中国大学学术生产力低下等现象的主要学理根源,就在于中国大学科研理念的落后与缺失,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实现中国大学科研理念从"弱纲领"到"强纲领"的转变。为此,本文运用了交叉科学的"移植方法"和"系统方法",论述了大学科研理念的"强纲领"的学理内涵,并构建了大学科研理念"强纲领"的基本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陈平原先生那里,今天的中国大学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里面还包含着诸多被压抑的可能性,以近百年的中国大学为话题,既是专业研究的延伸,有其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也带有明显的现实关怀.其新著<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叩问了中国大学的来龙去脉,其实是关心现代中国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这个大问题.在陈平原的大学研究中,文学始终占据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文学",不是指一门专业技能,或在分科体系中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而是作为趣味,更确切地说,是作为人的基本教养的"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就是"教育".只有站在作为教养的"文学"的立场上,才可能给出大学一个总体性的前景,才可能打通百年中国大学的气脉.  相似文献   

13.
<正>任职华中科技大学9年后,李培根于日前卸任。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李培根短短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就此,"根叔"成为网络热词。近日,根叔发表离职演说,再现了这位老校长敢言、民主的风采。这九年中有太多的事是我一生中不能忘怀的。此刻,我最想表达的只是那些因为我的能力不足给学校留下的遗憾和歉意,也给我自己留下的诸多  相似文献   

14.
史峰 《今日教育》2010,(11):32-33
眼下有一位校长正“火着”,他是因为大受学生的爱戴而火起来的,他的名字叫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学生们贴心地称之为“根叔”。了解一下“根叔”,做“根叔”式的好校长吧  相似文献   

15.
"实用性"学习动机在现实中呈两种形态,一种是远景形态,另一种是功利形态。远景形态的"实用性"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良性的助推作用,功利形态的"实用性"学习动机对学习容易造成消极影响。研究两种形态的"实用性"学习动机对当今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旭明 《陕西教育》2010,(7):109-109
本周除了世界杯之外.还有一个热词特别值得关注:根叔与振耀现象。根叔是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对其校长李培根的昵称。据说.这样的称呼已经延续好几年了.只不过在最近学校毕业典礼上.李培根声情并茂的演讲被打断三十次.全场七千名学子齐声高喊“根叔.根叔”才被新闻媒体爆炒出来。  相似文献   

17.
教师潜在的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行为实践的变化根源于信念的改变.初任教师的教学信念处于萌芽阶段,是检视和塑造的有利时机.本文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启示,通过借鉴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ABCDE"的理性情感疗法,对初任教师教学信念的塑造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华中科大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一篇名为《记忆》的致辞赢得了30余次热烈掌声。当致辞结束,全场8000多名学子自发起立,“根叔、根叔”的喊声和掌声经久不息,不少学子甚至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9.
"伯、仲、叔、季"在上古时期作为排行次第词,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古以后不再表示排行,只作亲属称谓语.本文拟从"伯仲叔季"中"伯、叔"作为排行次第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从排行词到亲属称谓语转变的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一份长达5页的学生来信摆在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的面前。这封信出自该校新闻学院2011级的一位本科生,他在信中问"根叔":"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就算要用,也往往是在用之前,就被遗忘和荒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