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以下简称《拿》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也是高中语文的传统重点篇目。《拿》文以其结构严谨、思想深邃、语言精粹为显著特征,通常被作为教引学生从总体上领悟议论文写作的范例,因而展示《拿》文的结构提纲是帮助学生理解《拿》文的有效教法。1990年及以前的人教版老教参中解读为因果推理结构的《拿》文提纲,因其对总体结构把握不准且较为粗糙,已鲜有采用者。近年来影响较大和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新教参”)中提供的《拿》文的结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我的教…  相似文献   

2.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7,(11):12-12
《山东教育》2006年第25期刊发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一文,我本来是没有读过的,可我读了2007第7期李守永校长撰写的《谁来救救农村小学教育》后使我兴趣骤起,于是也拜读丁黄明老师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继而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育 语录     
《小学生》2011,(5):F0002-F0002
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 《陶行知文集·创造宣言》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管子·弟子职》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陶行知文集·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 在学校则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正读《"境内入境"?"团内入团"?》《俗语"驴年马月"与"猴年马月"》(《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二文,想起了病句判别训练题。因为这是高考大纲中规定的一个考点,师生们都不敢懈怠,做了大量题目。遗憾的是效果甚微,学生考试依然靠猜,老师也变得神经过敏,看到什么句子都觉得有毛病。一般来说,老师拿不到答案是不讲习题的。二文的作者是否也与我等一样患上了病句过敏症,我不敢妄断,但就文而言,还真有值得商酌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有一次对他儿子说:“给总比拿愉快”。而在学生学习时,“拿”总比“给”要好得多。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不少教师总是习惯将“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但是,可贵的决不是教师所“给”的答案如何完美,而是教师循循善诱,巧于点拨,让学生主动地“拿”到答案。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时,学生读到“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草塘里近处的芦苇、蒲草和远处的颜色不一样?问题提出之后,有的同学认为它们的颜色确实不一样,也有同学则认为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李浩 《广东教育》2006,(4):56-56
又到了高考备考时间,任教高考班的语文,最为头疼的是作文辅导。有同行跟我谈起这个问题,认为应当提倡学生多学点文言文的腔调,多背点文言词句,练一些“文自相间”的文字。这样显得有文采,可以拿高分。他还罗列出例证: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有很多是文言或文白相间之作,如什么《赤兔之死》之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从比较中鉴赏,从比较中领悟,从比较中学到真正的写作本领。一、相同事物不同主题的比较教《春蚕》一课时,为了讲清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写出不同主题的文章这一道理,就拿从报刊上找来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与之比较。前  相似文献   

8.
贵刊1997年第7期发表了陈贤书先生《〈拿来主义〉主旨辨》一文(下称《辨》文),读后获益匪浅。笔者基本赞同陈先生的如下观点:其一,鲁迅《拿来主义》一文旨在反对“送去”、主张“拿来”,“送”与“拿”的内容不仅仅是“学艺”等文化方面的,还有“别的”;其二,与“其  相似文献   

9.
教学《将相和》一文,我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从不同纬度预设了本课的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抓住人物特点,生成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小小说往往是以独特的结构形式、意在言外的语言、新颖的意境秀立于小说之林。初中第三册六单元小小说两篇《落棋有声》、《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以下简称《落》文和《到》文)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指点学生把握其精彩的结构形式,从而把握了两文的意蕴,“切准”了作者思路的脉膊,使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并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  相似文献   

11.
陈日亮老师说他的教学风格是“以本色教人”。在他诸多的教法中,“以文解文”法是很能体现他的“本色”特色的。  “以文解文”,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读懂文章,或者以此文解彼文,此文与彼文互解。比如教巴金的《灯光》,就把巴金另一篇写灯光的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给学生读,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引导学生读钱理群的《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看文艺评论家是如何评析这篇文章的。这种教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之内化为语文能力,成为自主…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教育研究工作的重大课题。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想学、乐学、善学。为此,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诱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第一,导语激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新课前,学生的注意力还难以集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事情等,运用形象生动的事例,引起学生兴趣。如教《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我拿了一截爬山虎的标本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对《说文》声训的巨大贡献有三:一是以音韵学理论为工具作音义关联的外证,使《说文》的声训形式明朗化;二是合理分析形声结构,发挥《说文》的“亦声”说,推求声符的普遍意义;三是深入探索音义渊源,运用声训补证许说、校正误说。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思想品德教育更有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决定本学期在三年二班进行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验。针对该班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问题,我们选定教材中的第五课《团结合作力量大》为重点教材,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一、改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合作力量大》一文,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寓言故事。讲的是手指五兄弟长大以后,各自只看重自己的本领,吹嘘个人了不起,而互相瞧不起,不能团结合作,结果在一次比赛拿皮球的本领时,谁也没能拿起来,形象地说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小学语文第八册《全神贯注》一文的教学,谈谈应用发现法的一些教学体会。 紧扣课题,发现问题。《全神贯注》一文是新近编入小学教材的文章,它是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改写的。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在教学上有一定难度。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初步揭示课题后,可请学生就课文内…  相似文献   

16.
浅论互文与变文山西\史晓川互文,是古汉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唐人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也指出:“古人之文,有参互而见义者。”由此可见,互文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  相似文献   

17.
张伟丽 《语文知识》2016,(21):82-85
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  相似文献   

18.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9.
去年的全国卷试题的难易适度,已为诸家所认同,社会所首肯,这是比较而言.并非赞同全部照今年的模式考下去。记得去年4月《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北京八大处中学成岗强先生的《北京上海2004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比较与评说》一文,认为上海卷优于北京卷。是的,我很赞同陈先生的观点。去年夏季高考又是一个证明:上海卷不但优于北京卷,也优于全国卷。就拿去年的上海卷来说,除了第15题考默写之外,全部试题由阅读和写作两个板块构成。试题新颖别致,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20.
去年的全国卷试题的难易适度,已为诸家所认同,社会所首肯,这是比较而言,并非赞同全部照今年的模式考下去。记得去年4月《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北京八大处中学成岗强先生的《北京上海2004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比较与评说》一文,认为上海卷优于北京卷。是的,我很赞同陈先生的观点。去年夏季高考又是一个证明:上海卷不但优于北京卷,也优于全国卷。就拿去年的上海卷来说,除了第15题考默写之外,全部试题由阅读和写作两个板块构成。试题新颖别致,科学实用。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是一种全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