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仅在未成年人犯罪范围内规范了较为全面的量刑调查制度。确立我国公诉案件刑事和解量刑调查制度对实现刑事和解的目的与价值,保障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有必要对公诉案件刑事和解量刑调查制度适用范围和调查内容予以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刑事和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执行的必要性,在探索刑事和解制度时,必须结合现实生活,领悟到我国刑事和解存在的价值,统一刑事和解规范执行条件,加以合理适用,促使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能够体现出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世界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基于刑事和解在公正和效率方面的双重价值,应当对此制度进行合理化的借鉴,从创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提出罪刑法定主义并将之确立为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经典原则,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其间,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罪刑法定主义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国新修改后的刑法已经明确规定了该原则,有必要对罪刑法定的含义和运用作一些探讨。一、罪刑法定的价值取向(蕴涵)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但它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却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运动是对中世纪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是孕育于西方社会恢复性司法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刑事犯罪解决的方式。目前,刑事和解法律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被移植和实施,因而成为我国目前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关注的重要焦点问题而大加探讨,然而大多数学者从刑法本身的角度来研究,因而也有必要从刑事和解法律制度构建的伦理价值、潜在的道德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三个方面进行审视,以促进刑事和解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程序分流功能,适用刑事和解的阶段越早就越有利于提高刑事司法的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刑事和解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彻底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因此,刑事和解制度应被允许适用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以及执刑的各个刑事诉讼阶段。刑事和解制度应当和刑事诉讼程序形成密切衔接、协调配合的机制。但是,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应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以意思自治原则为理论基础的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应体现公正与效益的价值理念,但我国的执行和解制度却有着内在不能反映这些价值的结构性缺陷,效力也缺乏刚性保障.通过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法理分析、针对一些学者主张执行和解协议诉讼制度提出了异议,认为我国目前建立执行和解协议诉讼制度是不适应我国现在司法现状的,提出了将来建立执行和解诉讼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制度,无论在民间习惯中还是被国家法确立后,对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藏族和彝族自古有刑事和解的习俗,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独特的优势。其中,藏族和彝族刑事和解制度源远流长,当代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贯彻刑事和解,对化解矛盾和恢复社会秩序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晶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5):60-63,82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为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与契约理论;其案件类型不应仅限于轻微刑事案件、未成年犯罪案件及交通肇事案件等;应从和解前提、和解原则、和解主持、和解启动、和解运作、和解履行、和解监督及和解反悔等角度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1.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2.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我国关于房屋租赁合同中的登记备案制度的内涵及实质 ,并阐述了该制度对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盗窃罪既未遂界定标准新探--从犯罪目的切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的标准,理论界各执一词,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相同的情节却因为执法者认识不同而有差别悬殊的处理结果。尽管理论界允许“百家争鸣”,但司法界的当务之急却是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结束司法混乱,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本文试从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标准之争议入手,通过对有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分析,提出自己关于盗窃罪既遂的界定标准的思考,为统一标准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