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王茜 《现代语文》2013,(7):37-39
现有的各类辞书中对"赶紧""赶快""赶忙"都存在循环定义的问题。本文从句法、语义及语用的平面,考察三者不同的成句条件及制约因素,以帮助留学生正确区分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现今注家对<论语·雍也>"陋巷"一词屡有误解,"巷"字在古代可指居室,<论语>"陋巷"实指陋室.与之相关的"穷巷""阨巷"等词均有此义,某些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时尚存在不同疏失.  相似文献   

4.
说"有X于"     
"有X于"指的是"有利于""有损于""有志于""有别于"等词语形式.有的"有X"形式在一些辞书中有所收录,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有赖""有利""有益"等等,这些词要么在注释中注明常跟"于"连用,要么在例证中加"于"使用.因此有必要把"有X于"作为一种格式提出并加以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挺"字有"出"义。"尉剑挺"中的"挺"字应释为"出"义最佳,初中语文教材此字注释和各字典辞书有关"挺"字的释义也存在一定问题,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涉及的概念,也是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但对于"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分歧,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与困惑,学生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或判断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提问形式,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探究,以期能够解开这些困惑。一、主导因素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主导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形成或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7.
《阿房宫赋》(见粤教版《语文》必修2)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在教学中颇有争议。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语文》必修2第97页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的注释是"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也是沿用了这种说法。按照这一说法,此句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名词应该有四个活用了,至于哪四个活用,又是如何活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制度"一词是高等教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目前,对其界定存在多种研究视角,且在使用中也存在不规范现象。在宏观方面,可把"大学制度"看作整体概念解读,是根本原则上的大学制度研究,而一般性的大学改革问题,则不应轻易使用"大学制度"这种宏大话语,以避免学术误解,而应用"体制""机制"以及"治理结构"等替代。在微观方面,应该基于"关于大学的制度""为了大学的制度""在大学中的制度"三个方面对大学制度的具体范畴进行限定,并以此为基础,就大学制度与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机制、大学治理、大学理念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等的关系问题进行相关辨析,以进一步厘清大学制度的概念内涵,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疫情之下,有关"云课堂"的诸多尝试正在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与"云"有关的热词最近在教育界走红,从"云课堂""云备考"到"云面试""云答辩""云就业",疫情之下,当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走向"云端",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云教育"发展的无限想象。无论对于教师、学生还是教育管理者,有关"云课堂"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班级活动通常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点状呈现居多,活动与活动、今年和去年的活动、不同年级的活动之间缺少内在的关联。班主任可通过对"四季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形成"一个季节多维度活动主题开发""一个主题多个年级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多门学科介入"的活动系列化设计思路及实践。  相似文献   

11.
对于"荆""楚"称号及其关系问题,前人多有探讨,清华简《楚居》的公布,使我们在此问题的认识上更进一步。文章认为,在"荆""楚"通用之前,文献中的"楚"与"荆""荆蛮"是指代不同的族群的。由于楚人活动于"荆蛮"之中,故"楚为荆蛮"是中原诸夏的文化认识,而"楚蛮"一词只是太史公在《楚世家》中对"荆蛮"的代称而已,其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对古今字,通假字问题展开讨论,由此涉及辞书编纂中“同”和“通”的体例,并进而引起对语文教材中古文注释的“同”与“通”提出质疑。许多同志指出,教材中给通假字注释时,往往“同”“通”混用,自乱其例,不利于教学。有鉴于此,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于一位同志,他的回答是:古文注释中的“同”和“通”,不是文字学上的概念,我们是根据辞书作注的。原来如此。可是辞书体例怎样呢?我随便翻检了下列数字,常见辞书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3.
"宫调"是古代乐学的核心概念,一些重要辞书的释义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将"宫调"等同于"调式","宫""调"与"宫调"混用,对南宋所用"宫调"数量存在"七宫十二调""七宫十一调"两种说法,不谈或略谈"宫调"同情感的关系。不少辞书释义兼用中西音乐术语,增加了理解难度。参照现代乐论,中国古代的"宫调"是调式与调高的综合,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等七声中任何一种为主音,与其他乐音按固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均可构成一种调式。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宫",以其他音为主音的称"调"。七种调式与黄钟、大吕、太簇等十二律相配,每一调式的主音均可有十二种音高,理论上可配得八十四宫调。一些乐论家对不同宫调所表达的感情特点和适用场合做了规定。宫调理论对于词曲、戏剧、音乐创作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可以应用于古代乐谱翻译,是中国古代曲律学中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二册《弈喻》:“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该句“护前”一词,课本注云:“回护以前的失误。《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见课本第286页注释(?))课本注释虽有《辞海》等辞书作依据,然我以为此注失当。释训词义,关键在于能通文意。按课本对“护前”的释义看,验之于文意难通。纵  相似文献   

15.
从一道应用题在新老版本教材中的变化指出应用题教学中的两种现象:一是教材通过表格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相等关系过于直白,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二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存在"不作为""难作为""乱作为"等误区.针对这两个现象,作者提出了用"对比基本量法"进行应用题阅读教学的技艺.其具体流程为:一找出基本关系及基本量;二表示出每个状态之下的基本量;三是对比两个状态之下的每个基本量并找出相等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招通 《成才之路》2012,(13):40-40
"说数学"是指个体用口头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具体认识、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情感体会等数学学习活动。一般"说数学"过程可概括为"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体会"。文章就人教版第十一册"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数学"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怎样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过几年从教岁月,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自己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终身的"精神导师"。精神感召,你们都是好孩子眼下的这群孩子实在太难教育了。在家都是被父母宠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了学校,  相似文献   

18.
课题引领式教研活动是以教研组研究的课题为基础,以课题研究的一个方面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通过"一立""二研""三试""四议""五展""六评"这六个环节而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这六个环节还可归纳为"123",即一立主题、二次上课、三次研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科学研究活动是由具有博弈行为的人参与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具体科学评价也是个复杂问题,往往并不是"数量化""一刀切""投票法"或"行政化"等简单做法所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一、"挂"的本义"挂"在《说文》里的解释是:"挂,画也。"作为动词,最早见于《周易》中:"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这里的"挂"有"区别""区分"之意。段玉裁注: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由此可见,"挂"本义为"区别""区分"的意思,后人因画成之作多要悬而挂之,因而"挂"又引申为"悬挂"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