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孩子自理能力是从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开始的.有的家长认为,这些琐事让孩子做太劳神,不如替他们做来得更省心、省事.看起来似乎如此,其实不然.孩子将来要走向社会,要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各种能力,而生活自理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孩子自理能力是从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开始的。有的家长认为,这些琐事让孩子做太劳神,不如替他们做来得更省心、省事。看起来似乎如此,其实不然。孩子将来要走向社会,要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各种能力,而生活自理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须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特点,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独立地吃饭,穿脱衣服,整理被褥,入厕,盥洗;进而会洗小件衣物,用具、玩具用完、玩完后放回原处摆整齐;将上小学的孩子会自己按时起床、入睡,会整理自己的用具、文具、书包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形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培养独立性、爱劳动的品质及形成良好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的家长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替孩子做了,即使孩子不会做,长大自然也会傲的,无须要求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太劳神,不如替他们傲来得省心、省事,看来似乎如此,其实不然。由于年龄和能力所限,  相似文献   

4.
海鹏 《家长》2008,(12):9-10
如今,许多家长都给孩子零花钱,而且零花钱的数额在不断攀升。零花钱多了,如果放任不管,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助长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家长不能什么事都替他做。家长要借助给孩子零花钱这一契机,教孩子打理好自己的零花钱,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理财技能。  相似文献   

5.
洋洋指着玩具柜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玩……”“噢,我知道,洋洋是想玩电动汽车。”妈妈一边说一边毫不犹豫地从一堆玩具中取出电动汽车塞给了洋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代替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熟悉孩子的一切。其实,你对孩子的需求可能是一种想当然,或者仅仅是一知半解。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你不可能知道孩子所想表达的一切。另外,想当然地代替孩子说话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经常没有机会说话的孩子会变得不愿表达,因为他逐渐习惯了成人替他说话,替他作决定。这不利…  相似文献   

6.
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烦,他每天做作业时,总是爱问家长,做一题,问一题,自己就是不动脑子。如果家长不给他们讲答案,他就说不会,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人都有一种惰性,孩子一提问,家长就给出了现成的答案,孩子轻松了,他们当然乐意。但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思想,养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所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帮助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无效的帮助方式。积极的帮助方式应该是,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与孩子共同分析题意,讲清解题思路之后,仍然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让他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王金战 《教育》2015,(1):17
在高考期间,家长都希望关键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更多地为孩子做些事情。可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家长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尽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家成为考生最稳定的支持基地。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深造自然是幸事,但即使失利也不能认定全盘皆输,现在孩子求学道路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家长要从内心认识到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当下这件事负责。家长和孩子最好通过协商,明确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父母要做的,哪  相似文献   

8.
十、莫给孩子“吃偏饭”希望老师或有关方面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关照,即多吃一点“偏饭”,这是许多家长的潜在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总有太多太多的担心,怕他竞争不过别人受委屈,怕他弱小受到别人欺负,怕他生活能力低麻烦多等等。于是,有些家长千方百计讨好老师,有的甚至竭尽全力为学校做贡献,只求让自己的孩子“吃偏饭”。家长与教师的紧密配合是改进教育的必要条件。但是,给孩子“吃偏饭”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在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岁的志霆学会自己穿衣、脱衣、穿鞋等等,有时这些事情他想要你替他做,你只要一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便自己做了。可是有时候,你要他帮你拿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也会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平平,在校没有什么特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等待开发。关键是看父母怎么给孩子创造机会。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位家长的女儿在读小学时,他总会抓住各种机会,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某些特长。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岁的志霆学会自己穿衣、脱衣、穿鞋等等,有时这些事情他想要你替他做,你只要一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便自己做了。可是有时候,你要他帮你拿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也会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来“教育”你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  相似文献   

12.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3.
章元春 《广西教育》2012,(33):95-95
“关爱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精心呵护着,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家庭整天都围绕着孩子,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任性、霸道、自私。同时,不少家长一味地对孩子“施爱”,却不注意引导孩子去感受别人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呵护,  相似文献   

14.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家长该为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愉快地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对自己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二、培养幼儿入园自豪感幼儿入园前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  相似文献   

15.
牙齿风波     
早上8点,正是孩子入园的高峰期,大二班的活动室门口突然吵闹起来,只见一位神情气愤的妈妈一手拉着自己的孩子,一手拉着旁边一位满脸惊恐的男孩,大声向围观的家长们诉说着:“你们来评评理,我孩子的牙齿都被他打成那样了,他妈妈居然还在强词夺理,真是让人气愤。”旁边站着一位着急给自己孩子辩解的家长。班主任老师正忙着接待孩子,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她还没有搞清事情的原委,只有不断地一会儿劝说这个,一会儿劝说那个,她的调解声在她们高八度的吵嚷声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许多好心的围观家长也纷纷劝说:“有什么事慢慢说,不…  相似文献   

16.
家教荟萃     
家长何必做“陪写”者有很多家长电视可以不看,其他事情可以放下不做,但却把陪孩子写作业当成头等大事。孩子写作业需多长时间,他们就陪写多长时间,绝对一陪到底,而且积极参与,遇到有孩子解答不出的难题时他们就会挺身而出帮孩子解答,甚至替孩子代写。我理解家长们的苦心,可我认为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于孩子无利有弊。首先,“陪写”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强迫感、压抑感。写作业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写作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上动脑筋,而不应该在监督、督促之类上下工夫。人都有自尊,小小的孩子也一样,要是每次写作业都由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的中小学生中,不少应该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的孩子,在家里还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都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参加家务劳动,不少的家庭是家长不让孩子参加。有的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说什么“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你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干,我给你做牛做马也认了”。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他们不会做,还得跟他们费口舌,弄不好还得“返工”。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承包”下来,虽累一点儿,倒也省心。这些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这表明很多家长对家务劳动的道德价值缺乏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18.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19.
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些胆子比较小或是害怕因失败而受到责罚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心理上感到安全的环境,这有助于增强其独立性。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明确表示,绝不会因为孩子主动探索出现错误而去责怪他们,反而会因为他们的创新举动给予表扬。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独立性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