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构建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技术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利用1995-2015年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面板数据,对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15年,京津冀区域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子系统向有序发展演化,有序度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子系统与间接金融子系统的协同度高于其与直接金融子系统的有序度,据此文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组织视角下中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组织理论出发,结合系统论,对技术转移系统进行解析,分析其内部自组织特性。以序参量的驱动机制为主线,构建了我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路径模型。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技术转移系统协同演化所处的阶段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转移系统的协同演化水平整体偏低,处于各子系统协同发展阶段,其根源在于技术扩散、技术中介两个子系统有序度较低且波动性较强。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协同学基本原理基础上剖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序参量、控制参量和自组织演化过程;指出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是不同创新子系统间协同及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研究组织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其中非线性机制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根本机制;放大涨落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效应。由此,为提升都市圈区域创新能力,需遵循协同学机理,构建都市圈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有序的自组织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水、能源、粮食存在互相依赖的纽带关系,黄河流域作为三者矛盾突出且集中的典型区域,实现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是保障流域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协同学原理,按照序参量-子系统-复合系统的逻辑,从流域层和区域层,对2010—2019年黄河流域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进行实证分析及ARIMA预测。结果发现:①从全流域看,3个子系统有序度演化近10年来均有上升,但三者间纽带关系演化长期处于低协同状态,其中,水-粮食协同度略高于能源-粮食协同度和水-能源协同度;②分区域看,上游和下游各子系统有序度演化近10年来升降各异,而中游各子系统有序度演化不断上升,3个区域中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演化均长期处于低协同状态;③根据ARIMA预测,纽带关系短期仍处于低协同状态,水资源相对于能源和粮食仍是首要约束。最后,从流域层提出“以水为刚性约束,多要素互动”,从区域层提出“生态位错位发展,多区域协同”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面向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协同系统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资源配置是我国当前公共医疗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依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原理,给出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概念及模型,确定了医疗资源是系统序参量,并对区域协同医疗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组织与自组织、有序和无序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行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受力分析,讨论了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运动和动力机制,为解决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构建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项目组织是一类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从"五流"视角出发,结合系统理论,对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系统进行界定和结构解析,并分析"五流"子系统协同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学原理,构建基于"五流"的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系统协同演化模型,仿真分析利益协同能力和流程协同能力作为序参量的"五流"子系统协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系统的稳定有序有赖于"五流"子系统的协同运作,两者具有同一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从微观层面揭示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演化机理和内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协同度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动态发展的系统思维和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构建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复杂系统的微观自组织过程,以揭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而描述了数字馆息资源管理复杂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并在论述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复杂系统的序参量的基础上定义了其关键序参量,包含功能序参量、结构序参量和涨落序参量.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协同学,以协同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协同的序参量,以及系统序参量的变化于系统协同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有利于供应链整体协同的宏观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在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项目组织是实施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保障之一,它是一类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从项目组织运行的微观层面即"五流"视角对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与"五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借助ISM模型对"五流"子系统结构层次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成员子系统与"五流"子系统是等价的;在此基础上,运用布尔代数方法构建了两个序参量与"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从微观层面揭示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演化机理和项目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该研究成果为构建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演化模型以及研究组织协同度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康健  胡祖光 《科研管理》2014,35(5):19-26
三螺旋模型中的企业维度可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具有不同特征并互动演化的亚类,依据SCP分析范式,在解析"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和行为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推演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两个并行互动的创新三螺旋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在理论上丰富三螺旋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上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详细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界定并解析了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内在结构,建立了基于融合演变速度状态和演变速度趋势等速度特征的改进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各省区2007—2013年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及其演变综合效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在该时期内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度较高,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却呈现疲软甚至下降态势;相比之下,虽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各个时序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度较低,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状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及其演变综合效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持续稳定,本文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来研究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关系的稳定性条件,并以长株潭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系统存在不稳定、鞍点均衡、长期稳定等多种状态;区域间协同影响系数的乘积小于1,是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系统稳定的关键条件。政府部门应针对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关系稳定性的不同状态,发挥区域不同优势,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区域间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分工,为协同发展关系维持稳定,甚至向更高层次演化提供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协同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莹  刘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3):351-356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协同运行模式是将协同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这个复杂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管理中的一种更高效的政策运行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较,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协同运行模式更注重宏观政策所体现的序参量管理,以及决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流动,强调借助政策协同机制使各政策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政策协同效应,进而产生政策系统的自组织,使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孙大明  原毅军  郭然 《科研管理》2022,43(5):154-163
    协同创新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协同创新系统中,由空间溢出视角出发,讨论了不同协同创新系统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而以中国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水平,由此构建面板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各协同创新系统均对区域产业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政府-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系数更大;(2)基于空间溢出的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是带动其他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该溢出效应呈距离衰减特征;(3)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推动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和珠三角已形成都市圈效应,是空间溢出重要途径。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我国区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推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作为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形式,是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必要从产业集群整体的视角,将高耗能产业群生态效率视为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组成的复合系统,并对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在准确衡量高耗能产业群生态效率的基础上,测度复合生态效率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分析生态效率系统协同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建设、加快高耗能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利用中国2005-2014年创新与创业发展情况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创新创业复合系统协同程度虽然不断增强,但整体水平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创业系统发展的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持创新系统健康发展、加大创业系统建设力度和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强调政策制定应当具备适应性和前瞻性,从而为中国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协同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玲鞠 《情报科学》2006,24(1):100-103,118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供应链中的实体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实现协同是供应链系统发挥效用的根本要求。本文介绍了供应链系统存在广泛的协同效应,深入分析了对供应链系统决策起关键作用的信息协同效应,并且指出这种信息协同可能存在的信息风险,给出了相应的信息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选取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反映此间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5—2000年,京津冀发展度缓慢增长,协同度变化较小;2001—2003年,协同度有小幅提升,发展度开始加快增长;2003—2010年,发展度快速增加,协同度快速下降;2010年之后发展度增长有所放缓,协同度稍有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渐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