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校长深入听课与评课,是了解检查、研究指导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校长的听课、评课能力是衡量其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乎学校教学指导的效能,关乎学校教科研的水平,关乎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校长听课、评课应做到:一、课前充分准备,目的明确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校长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校长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熟悉课程标准,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与教师拓展的空间。(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  相似文献   

2.
校长听课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如能正确运用听课的方式、做好听课 前的准备、把握听课中的关键,就能起到促进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薛志刚 《上海教育》2007,(11B):63-64
只有通过听课与评课,才有可能不断调整,使得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有准备的味道。我们先后听了近20节课,涉及了大多数学科,主要集中听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听课老师包括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骨干老师和一年级相关学科的老师。听课与评课中同学科老师的相互学习特别有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升礼 《宁夏教育》2005,(10):42-42
新调来的校长对本校教师摸底听课,并且是以“推门课”(听课前不给授课教师打招呼)为主。  相似文献   

5.
听课是一种具有研究性质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听课环节的要求,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做哪些准备、开展哪些工作,提高听课效率,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听课与评课中积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通过听课与评课,才有可能不断调整,使得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有准备的味道。我们先后听了近20节课,涉及了大多数学科,主要集中听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听课老师包括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骨干老师和一年级相关学科的老师。听课与评课中同学科老师的相互学习特别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校长听课在我国中小学校园里是很普遍的现象,校长听课在美国被称为“走课”,名称的不同暗含着具体操作与实践上的不同,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校长是如何走课的,然后归纳出“走课”与“听课”的区别,最后针对走课的优缺点和实践经验,得出几点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听老师讲课,是成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提高听课质量,取得良好的听课效果,笔者认为,必须掌握好以下五要素: 一、准备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直接影响听课的质量。那么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呢?我认为应当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知识方面的准备,通过预习来完成;二是技能方面的准备,如  相似文献   

9.
听一堂课要想有所收益,至少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听课前的准备、听课中的方法、听课后的总结。一、充分的课前准备1.明确听课对象听哪位教师的课?听课的内容是什么?需带那些有关材料去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尤其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做到先备后听,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听课的  相似文献   

10.
蔡英 《教书育人》2010,(4):22-22
这学期,施校长每天都要听好几节课。到现在为止,许多老师已被听了七八节,可我一直都没被听到过,心里也便放松了些。哪知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前,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施校长拿着听课笔记大踏步地走进我的教室,我顿时有点措手不及,好在我的课准备得还算充分。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之后,我还是信心十足地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课前要备课,学生课前也应做好准备。从目前情况看,多数学生基本上不做准备,只是带好课本、笔记本准备听课而已。少数学生也只是按教师的布置预习新课。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前准备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课前准备的指导思想是要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好课  相似文献   

12.
校长听课是深入教学、了解教学、指导教学和开展教研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对于领导者来说,也应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绝不能当外行。因此,要以教学为中心,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听好课。就其听课的目的而言,应有“检查课”、“评优课”、“考察课”、“研究课”、“公开课”、“取经课”、“随意课”等听课类型。检查课检查性的听课是校长根据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的一种听课方式。可事先下好安民告示,使其有所遵循,让其做好充分地准备,明确听课所要检查的项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集中检查,组织若干领导(或骨干教师)同时听一个教师的课。另一种是分散听课,可以分科、分组或由单个领导去听课。事后再坐下来汇总情况,利用业务研究时间(或周例会)召集全体教师通报情况,肯定  相似文献   

13.
课前准备     
同学们,今天校长到我们班听课,希望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如果有的同学让你点了名,可是答不上来怎么办?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怎么办呢?3这好办,不会回答的同学,举手时把头低着就是了。课前准备@王凯~~  相似文献   

14.
听课和分析课是成教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王大民教学工作是成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和最基本的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办好学校的基本规律之一。校长必须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管好教学。如何管好教学?中外教育家一致认为,应将听课和分析课视为校长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显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学习好的学生,都注重在课堂听好课,讲究听课的方法。那么,作为教师不仅要讲好每一堂课,而且根据不同的对象指导学生听好每一堂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下面仅就一般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一)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前预习知识上的准备主要是新课涉及到的有关已知知识的复习准备与新知识的预习准备,对新知识的预习准备主要抓住新知识的难点,明确听课…  相似文献   

16.
《教育情报参考》2006,(7):31-31,33
和中国校长一样,美国的中小学校长也会进教室“听课”,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校长在教室里并不呆一整节课,只有短短几分钟,而且边走边看,谓之“走课”。  相似文献   

17.
一忌随意进课堂。校长不能毫无准备就去听课。听课前要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最好先在头脑中备一个简单的教案,便于在听课中相互比较,适时点评。听课前应给执教者打声招呼,即使是随堂听课,也应先给执教者说明,让执教者有心里准备。这样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振刚 《山东教育》2004,(16):12-13
今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离上课还有七八分钟时,两位校长搬着椅子走进了教室。哦.这是校长在随堂听课。对于校长听课.自己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我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自己就是还有一点担心.担心孩子们课上“张牙舞爪”“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19.
成长如歌     
理想,从这里放飞 1986年9月下旬的一天,当不满18岁的我兴冲冲走向教室准备上课时,教导处的老师却通知我学区校长要听课。“学区校长要听我的课!”这对于一个毫无思想准备而且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我而言,简直就是爆炸性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宁夏教育》2012,(5):80-80
有效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听课的渴求意识,激发听课动力,包括积极听专家的课、听本地优秀教师的课、听本校教师的课、听网上的课、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二要强化听课的准备意识,包括理念的准备、课程标准的准备、教材困惑的准备。三要强化听课的思考意识,内化听课收获,包括保持思考的状态和训练思考的品质。四要强化听课的交流意识,可与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和学生交流,丰富听课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