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19-522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制剂对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女性赛艇运动员生殖激素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8名17~22岁天津市赛艇队患有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女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正常训练期间,服用复方中药制剂两个月经周期。观察Gn 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T(睾酮)、C(皮质醇)、leptin(瘦素)和TT3(三碘甲腺原氨酸)的变化。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卵泡期Gn RH、FSH显著提高(p<0.05);与服药前相比,黄体期LH、C、leptin均发生明显提高,呈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与服药前相比,卵泡期C值下降,黄体期FSH、P值下降。结论复方中药制剂可以提高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女性赛艇运动员的生殖激素水平和能量代谢水平,这对于调节机体能量分配,恢复运动员疲劳,提高身体机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研究中药不同的调理方式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中医调理方式,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4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训练组(T)、服药1组(M1,先补脾,后补肾法即序贯法)和服药2组(M2,补肾法),观察8周递增负荷游泳和不同中药调理方式对不同组别某些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训练组脑组织中5-HT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NE水平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与训练组相比,两种中药调理方式(M1,M2)均可显著降低脑内5-HT的含量(P<0.01;P<0.05),可增加脑组织DA和NE的含量,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脑内5-HT的升高和DA下降可能与长时间运动性疲劳有关.补肾中药右归饮,及健脾理气中药四君子汤与补肾中药复方右归饮先后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缓中枢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都是了解GH-IGF轴变化的主要指标.IGF不仅是内分泌因子,还能在组织局部起作用.通过对6周递增负荷跑台练习的大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即刻,大鼠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P<0.01);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IGF-I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表明运动对骨骼肌组织内IGF的分泌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少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年龄、性别相配对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观察游泳、步行、举哑铃及仰卧起坐各25例以4种不同运动方式持续运动1 h前、后肥胖青少年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乳酸的变化,并根据稳态血糖模型(Homa模型)计算出其反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1)运动前肥胖组患者其BMI、腰围、腰臀比、IAI、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IS、HBCI、血乳酸则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运动前相比较,肥胖患者中经1 h游泳及1 h步行的患者,其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即IR有显著下降(P<0.01),IAI有显著升高(P<0.01),而反映胰岛?细胞功能状态的指标,即IS和HBCI有显著提高(P<0.05),血乳酸水平有轻微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举哑铃及仰卧起坐1 h后,IR也有显著下降(P<0.05),IAI有显著升高(P<0.05),IS和HBCI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乳酸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1)。3)在肥胖组中游泳亚组和步行亚组IR显著低于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P<0.05),IAI、IS和HBCI较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乳酸则显著低于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P<0.05)。4)肥胖患者IR与BMI、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8,0.6059,0.7987,均P<0.05);IAI分别与BMI、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5,-0.6278,-0.7523),而IS则与BMI、腰围、腰臀比等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功能,而无氧运动对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不同训练周期中运动员疲劳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训练周期中使用多种监测手段对运动员疲劳的诊断效果;方法:以北京划艇队12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血液生化指标、心理调查问卷、Omega Wave系统对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周期的疲劳情况进行诊断.结果: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周的血清肌酸激酶与基础训练周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运动员大量训练周健康疲劳量表得分较基础训练周显著降低(P<0.05);运动员大量训练周的交感神经调节系统影响因数与基础训练周相比显著降低(P<0.05);运动员大量训练周的压力指数相对于基础训练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可以导致运动员出现心理或生理疲劳;Omega Wave系统对运动员生理疲劳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补气补血类中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燕  周志勇  朱政 《体育科研》2010,31(2):86-88
目的:观察补气补血类中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的作用。方法:选择14名17~19岁上海水上运动中心专业赛艇女运动员,随机分为服药组与对照组2组,在冬训开始前休整结束时测的安静指标,服药组在整个冬训期服用补气补血类中药,同时对两组进行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血生化指标血常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的跟踪监测。结果:冬训期后对照组BUN、CK较前都增高,以CK明显(P〈0.05),而服药组BUN、CK却表现为降低;服药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较冬训前均有升高,以HCT及HB升高显著(P〈0.05);T值服药组较冬训前略升高,而对照组是下降的,C值变化较小,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补气补血类中药可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身体机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可明显增加其血红蛋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洪长清  严翊  谢敏豪 《体育科学》2006,26(11):67-70,74
探讨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负荷与免疫及内分泌功能的关系。25名青年男子举重运动员完成为期5周的“二大一调整”式力量训练。结果:训练期间血清CK、BUN显著性升高。CD^3+、CD^4+、CD^8+、CD^4+/CD^8+虽有所波动但与训练负荷间的关系并不明朗。全血IL-2和IFN-gama的mRNA呈先升后降的双相变化,并与训练负荷间有较好的一致性;IL-10的mRNA较训练前显著性下降,IL-4的mRNA有所波动,但较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训练期间血清睾酮变化无显著性意义;血清皮质醇较训练前显著性升高,但最大负荷周呈明显下降变化;第2、3、5周,T/C较训练前显著性降低;LH均较训练前显著性升高;FSH在第2个大负荷循环较训练前有显著性下降;血清Prl较训练前显著升高;所有内分泌指标在调整周均未出现明显回复,训练期间C与Prl均呈正相关。结论:举重运动员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较T淋巴细胞分布对训练更敏感,是大负荷力量训练中抗病毒、抗炎症反应等免疫机能评定的敏感指标。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血睾酮调节功能的改变早于血睾酮本身的改变,血睾酮/皮质醇值较血睾酮值有更高的机能评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CBA联赛中,运动员口服复方中药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联赛开始两个月后,血红蛋白含量基本不变,而对照组较两个月前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联赛中,大强度训练后次日,通过指标观察,实验组的血尿素含量基本恢复而对照组有较大幅度上升(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次日晨,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和尿蛋白含量的恢复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氧耐力运动和药物(二甲双胍)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59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五组,正常饮食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运动组(ET)、糖尿病药物组(DT)和糖尿病药物运动组(ETDT),除NC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通过6周高脂高糖膳食并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ET组和ETDT组进行为期6周的游泳训练,DT组和ETDT组按体重灌胃6周二甲双胍.各组大鼠于第12周结束时取样,检测糖代谢相关指标: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胰岛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MC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P<0.01,P<0.01),与DC组相比ET组、DT组和ETDT组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清蛋白有下降趋势,其中以ETDT组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同时,与NC组相比,DC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P<o.01),骨钙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ETDT组与DC组相比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有氧运动训练和药物干预均可改善大鼠骨代谢紊乱,其中运动结合药物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择时营养补充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和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在自行车运动员营养调控中的应用,为运动时间营养学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珠海和深圳训练周期内的营养调控进行研究,测试部分血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以及运动现场测试运动能力.结果:本实验发现,运动员在训练期间进行择时营养补充,男子血清总睾水平增加了9.22%(P<0.05);血清CK水平下降40.61%(P<0,05);动态追踪Hb、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在训练周期内,Hb呈下降趋势,但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训练前后比较下降了9.74%(P<0.05),而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以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应用于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营养调控,并遵循"择时补充、联合补充、个体化补充和交替刺激"的原则,可提高运动员体能和促进体能恢复,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快速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武术散打运动员上肢、下肢有氧、无氧能力的特征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为散打运动的有氧、无氧能力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散打运动员不仅应具备爆发力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也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有氧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应重视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对传统训练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使其理论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操作方式得到深刻的改进,应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自身改革和发展,又要引导和帮助人们结合实际学习、运用科学 发展观,为各项工作改革和人的发展提供正确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及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准公共品的属性及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存在质量差、利用率低、用途单一、自我封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的力度的措施,指出应充分利用外资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与卫生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健康和卫生意识,97%的学生对体育有良好的认知态度,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在校所学专业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大学生的健康愿望与实际生活相差较大,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入与他们对健康的良好认知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奥运会和全运会(以下简称“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和体育产业自身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半结构式访谈、文本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的产出现状、产业化路径及特征等进行探讨,并对其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据此提出促进上海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的策略,如进一步深化细化体育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体育科技管理的产业化价值导向、完善技术要素激励等,以提高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现代化与艺术体操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综合理论分析,论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对艺术体操运动技术水平、训练过程管理水平、艺术体操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杜绝艺术体操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不良行为、促进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了论证,结合对体育和健康课程改革实践的观察,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19.
舞蹈与健美操的关系及其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舞蹈与健美操在概念、范畴上存在区别;舞蹈的基本姿态及形态,是健美操动作“正确”和“美”的基础;在健美操中运用舞蹈动作,应注意动作性、造型性、配合性和抒情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散打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及辨证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金伟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34-34,37
通过对散打运动技战术的分类及特点的研究.论证了散打运动技战术的辨证关系,从而为掌握散打运动规律,提高训练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