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演:陈国坤、寇振海、于承惠武术指导:马中轩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斥资5000万拍摄的5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将在奥运会前夕与观众见面。该剧讲述了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生平故事,由扮演电影《功夫》中斧头帮帮主的陈国坤饰演李小龙。《李小龙传奇》已被央视列为重点推荐剧目,从2008年初开始,央视将在全国邀请大批李小龙影迷,并举行相关活动,为该剧预热。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7,(1):65-65
周星驰拍了一部电影叫《功夫》。主演《功夫》之外,他喜欢练功夫。练功夫之外,周星驰崇拜李小龙的功夫。崇拜李小龙的功夫,周星驰便用心演绎功夫。演绎功夫后,《功夫》又让周星驰获得了意外的功夫。……其实,周星驰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功夫。  相似文献   

3.
杭东 《武当》2014,(11):36-37
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之先驱,是武术技击家、功夫电影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影视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李小龙通过电影,把中国功夫传遍了整个世界。因此,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二、世界李小龙迷大观以下是世界各国的12位李小龙迷和有关他们的简介,通过这些简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李小龙在世界各国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广大青少年功夫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1、杜加金·穆拉哈撒尼(南斯拉夫,科索沃)现年29岁的杜加金原籍阿尔巴尼亚,从事截拳道研究与练习已颇有些年头了。他的收藏品包括欧洲各国出版的有关李小龙的杂志、书籍、海报等。他认为功夫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功夫影星。杜加金鼓励自己像李小龙般进行肌肉训练,通过长期坚持训练,他现在已能摩仿…  相似文献   

5.
一、香港举办纪念李小龙7·20晚会 今年7月20日,是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30周年。香港翡翠电视台特别在7月19日星期六晚上8时30分,制作播出了一台纪念李小龙的专题晚会《一代武神李小龙》。  相似文献   

6.
侯胜川 《武当》2009,(8):1-1
“功夫”一词响誉世界,得益于李小龙的影视作品推广。至今,很多老外仍然对“功夫”情有独钟。事实上,中国的“功夫”一直被神话所笼罩着,即使在文明程度如斯的今天,功夫依然没有脱去“神”的外衣。人们提及“功夫”,顿觉满纸江湖,令人回味无穷。霍元甲拳打俄国大力士,一雪“东亚病夫”之耻;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凌空一脚踢断上海租界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匾,打的西洋武士跪地求饶……。功夫的民族“国粹”特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每提及此处,无数国民无不血脉贲张、手舞双拳——“功夫”理当如此。  相似文献   

7.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15-15
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卓越成就,在武术界无与伦比,追随者甚多。在进入 2000年的时刻,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研究、书本等又将昂然踏进21世纪。 在深切怀念李小龙逝世20周年的时候,香港武术界、牙买加太极拳协会及李小龙俱乐部,共同举办“21世纪李小龙功夫武术大赛”,旨在让学习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年轻运动员能一展所长,以认真的态度互相学习、切磋武艺同场竞技。大赛于1999年12月 17日,在香港李小龙俱乐部举行。大赛设最佳李小龙功夫武术运动员奖、最佳武术指导将、最佳两节棍奖、最佳散手组合奖及最佳形态奖。21世纪李…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电影经由李小龙迈入一个全新时代,而香港功夫电影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又为李小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文化温床.文章运用文献法、文化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由来与演变历程,旨在全面解读李小龙的功夫对香港影视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诠释香港功夫影视文化的精神意涵基础之上,阐释香港影视文化对李小龙个人的反射性作用,进而更好地论证李小龙与香港功夫影视文化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自李小龙所写的许多截拳道随笔中的一篇。这些随笔(李小龙计划完成一篇题为《从传统功夫中解放自己》的文章,而这些随笔中的大部分构成了该文的草稿)蕴涵着对于截拳道非凡深刻的洞察。所有这些草稿都已被收入一本新书:《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该书作为深受专业赞誉的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丛书的第六册,由波士顿的查尔斯·E·图特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10.
李小龙,武术家、功夫影星,短短几年时间通过创立截拳道与拍摄功夫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功夫热,并为中国武术的发展与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认为李小龙在武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截拳道所提倡的武术技能对当今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伊 《电子竞技》2011,(3):85-87
如果说是李小龙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那么将轻功这个概念传播到外国人心中的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了。影片中玉矫龙盗剑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一女贼一女侠,一个逃一个追,  相似文献   

12.
刘楠 《精武》2009,(1):52-54
李小龙在碧眼金发的洋人眼里,是中国功夫的灵魂人物。李小龙在国人心中,是中国功夫的骄傲。中国功夫因李小龙而名昭寰宇,李小龙因中国功夫而享誉全球。李小龙暴风骤雨般的拳脚风采我们在银幕上早已领略,然而有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呢?透过小龙的嘉言,我们或许能解读真正的“自信绅士、功夫大龙”——李小龙。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和“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先后于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的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的李小龙,尽管英年早逝(1973年7月20日),但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版的纪念李小龙的各种杂志、特刊,纷纷泼墨称他为“发挥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然而,人们通常认为李小龙是一位大师,而忽略了  相似文献   

14.
王承磊  陆国军 《精武》2010,(7):77-77
2010年7月20日,是截拳道宗师李小龙逝世三十七周年纪念日。李小龙作为中国功夫扬威世界武坛的带领人之一,为中国武术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影视业动作片做出的贡献无可替代,为中国功夫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在创建截拳道之前,是一个忠诚的咏春功夫修习者和教授者,那时的李小龙一直坚信咏春功夫能让他在一些实际的打斗中取胜。时间到了1964年,李小龙由于坚持教授一些非黄色  相似文献   

16.
贾春天 《新体育》2011,(2):38-39
当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在好莱坞凭借拳脚开创自己的事业时,中国功夫的品牌也随着他们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各电视台热播的《李小龙传奇》经典再现了李小龙在异域的传奇风采,在观众纷纷为中国功夫扬名海外而心生自豪时,中国足球国青队用点球出局这样看似悲壮的方式,给2008年四大皆空的中国足球画上了一个尴尬的句号。诚然,功夫和足球颇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星爷用他的才华将两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事实上,不单是星爷,中国足球的很多人都和功夫颇有渊源,只不过,中国功夫没能拯救他们,而他们也没有给中国功夫增辉。  相似文献   

18.
潘长安  黄诗塨 《精武》2009,(12):35-35
影视剧《李小龙传奇》、《叶问》相继播出,被称为是近年最重头的大动作片,这除了给人们带来对“李小龙”功夫的期待和遐想外,史学界、武学界更热议的是有关咏春拳的起源,尽管其起源众说纷纭,有“五枚系、福建咏春系、至善系、大东风系”等,  相似文献   

19.
鲁云 《中华武术》2002,(12):34-35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曾经在好莱坞影视圈拼搏,凭一双铁拳为自己和中国功夫打出一块天空。当时众多的好莱坞名人,如动作片巨星史蒂夫·麦昆、詹姆斯·科本、李·马文、著名导演与制片人罗曼·波兰斯基、著名编剧斯特林·西利芬特乃至发型师杰伊·西布林等,纷纷拜入李小龙门下,学习振藩拳法与截拳道等中国武功。 本文节译自李小龙的夫人琳达·李的著作——《李小龙的故事》(THE BRUCE LEE STORY)。追忆了李小龙在好莱坞的私人教练生涯。——译者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知道闻名世界的“功夫之王”李小龙的身手十分了得,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的身体本来是存在先天缺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