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对我国蹦床比赛赛制按排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赛是推动各项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运动训练的内动力。蹦床运动在我国开展已有近 4年的历史了。在体操管理中心的领导下 ,蹦床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 ,水平提高很快 ,这与每年举办的全国蹦床锦标赛、冠军赛和少年赛所起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蹦床被列入“九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 ,各省市加大了对蹦床的投入 ,更加推动了蹦床的发展。在今年的体育训练工作会议上 ,中心领导对蹦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 :2 0 0 4年奥运会入围 ,2 0 0 8年奥运会夺牌。面对这一新任务 ,蹦床界深感责任重大。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上下共同努力。特别是我…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蹦床训练也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科目之一,蹦床训练属于竞技运动,是体操运动中训练技巧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我国体操运动的发展,在青少年蹦床训练的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加了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暗示教学法。这种方式能够弥补传统蹦床训练的不足,提升青少年的蹦床技巧。该文针对如何在蹦床训练中融入暗示教学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蹦床项目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蹦床运动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着重从蹦床训练基本心理特点、技术训练的心理特点及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蹦床心理训练的一些个人见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蹦床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许多教练员,特别是年轻教练员,在训练中往往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于研究蹦床动作技术上,而对于蹦床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伤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而客观上安全问题始终是伴随着蹦床运动的发展,并且日益突出。两年蹦床训练的实践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蹦床后备人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铭  黄丽玫  胡易 《体育学刊》2006,13(2):121-12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蹦床后备人才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省蹦床运动仍存在对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在训运动员人数偏少,专业与业余训练严重脱节等现象.蹦床运动应参照体操项目的“一条龙”训练体制,改变原来训练体制的线式衔接为面式衔接.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1998年正式开展蹦床项目,文章通过对今年全国锦标赛的动作质量、难度等情况的比较分析,指出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蹦床运动员力量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全国蹦床队的教练员就我国蹦床运动员的部分力量和耐力素质的训练形式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旨在了解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现状 ,促进各队之间的经验交流 ,推动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蹦床技术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蹦床运动员需要具备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比例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蹦床运动训练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蹦床训练和第九届全运会该项目比赛的现场观察,结合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以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对比分析发现:(1)我国蹦床运动现阶段的训练对基本技术部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2)需要更多地进行各省,市和国内,外间技术观念,训练方法的交流与讨论;(3)“金牌压力”和“社会关注”已几乎是教练员不能承受之重,教练员需要不断调整观念以适应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蹦床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特征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SAI-2和SCAT心理量表(中国修订版)对参加第九届全运会蹦床比赛的61名蹦床运动员进行了赛前竞赛焦虑的测试。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在文化程度和运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作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可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个有效指标;蹦床比赛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认识状态显著的蹦床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运动等级和文化程度与状态自信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十分注重艺术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蹦床运动,教练员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此同时,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以提高运动员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回顾中国蹦床运动在过去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就。通过分析3届全国运动会蹦床比赛奖牌分布情况,揭示我国蹦床运动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我国选手在三届奥运会中取得的成就和2009年蹦床男女世界排名的现状,得出我国现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蹦床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运动员心理素质不稳定、技术稳定性和难度分相矛盾、后备人才不足等急需改进的地方。提出选准突破口,挖掘蹦床人才,力求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再40佳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训练与教学,对蹦床单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归纳,为今后蹦床运动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及教学实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规则和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是蹦床项目发展的动力。能否较好应对2010年5月国际体联理事会作出在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蹦床评分规则的重大修改,对我国蹦床项目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历届蹦床评分规则的修改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蹦床运动发展的情况和国际蹦床运动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在应对规则变化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部分措施,为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蹦床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家蹦床队参加雅典奥运会比赛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举世瞩目的第28届奥运会经过17天的激烈争夺于8月29日在希腊雅典胜利闭幕了。中国蹦床队2名教练员2名队员一行4人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是在8月20-21日两天进行,男、女各参赛一天,来自全世界最强选手男、女各16名,经过了预赛两套动作和决赛一套动作决出男、女前8名。黄珊汕以39分的成绩获得一块铜牌,为中国蹦床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完成了体操中心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1998年开始我国开展蹦床运动,之后每年都安排了多次全国性的比赛,安排了蹦床八个项目中的四个项目的比赛。九运会将蹦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2年增设了同步项目的比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蹦床比赛男、女单人决赛和2000年科健杯全国蹦床冠军赛男、女单人决赛。结果表明:我国男、女运动员的预跳能力、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和难度提高显著,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全国女子冠军黄珊仙的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提出了我国蹦床男、女单人项目与世界水平的一些差距,及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蹦床运动项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蹦床运动经过 3年多的起步发展 ,竞技水平提高很快。为了缩短与世界蹦床强国的距离 ,笔者认为 ,应将蹦床运动列为重点的扶植项目 ,促进普及与提高 ,注意科学选材 ,将身体条件好的运动员集中试训 ,以缩短训练周期 ,提高成材率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备战2008年奥运会,尽快提高我国蹦床运动技术水平,3月18日—2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在南京体育学院组织全国优秀青少年蹦床运动员进行集训,并选拔组建国家蹦床二线队伍。  相似文献   

18.
项群理论与蹦床训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对项群理论与蹦床训练的分析,得出运用项群理论可为蹦床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蹦床运动项目的管理提供方法论,对蹦床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都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论蹦床项目基本技术的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论述蹦床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训练。着重从基本技术的一般概念、基本技术的内容和训练及基本技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操运动发展迅速,技术发展复杂多变,动作创新日新月异。规则的修订、竞赛制度的改革,推动着竞技体操的不断发展,使竞技体操运动训练呈现出新的特征。世界大赛中奖牌争夺异常激烈,这对体操项目的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向参加200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的裁判员、教练员及技术官员(其中男性25人,女性22人,年龄在23—55岁,从事体操教学训练年限在3—37年)发放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