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蹦床运动     
G838.3 9802579项群理论与蹦床训练=The theory of event groupsand training of trampoline[刊,中,Ⅰ]/雷强,刘海元//中国体育科技.-1998.-34(4).-11-15表4参14(BJ)蹦床//项群理论//训练法//规律//管理//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项群理论与蹦床训练的分析,得出运用项群理论可为蹦床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提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蹦床项目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蹦床项目制胜因素主要是管理上重视项目指导思想的制定与实施,重视教练员的培训以及运动员的培养;训练上充分把握项目规律,完善竞赛制度与方法,借鉴项群理论与方法以及发挥比赛作用;保障上得益于较为完善的训练管理体制、领导重视以及体育科技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竞技蹦床运动训练的特征如下:蹦床项目有自身的技术特征和体能特征;蹦床训练要体现出一般素质专项化、专项素质技术化和基本技术素质化的特点。文章旨在为蹦床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以促进我国蹦床运动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蹦床项目制胜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其制胜因素包括:管理上重视项目指导思想的制定与实施,重视教练员的培训以及运动员的培养;训练上充分把握项目规律,完善竞赛制度与方法,借鉴项群理论与方法以及发挥比赛作用;保障上得益于较为完善的训练管理体制、领导重视以及体育科技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训练与教学,对蹦床单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归纳,为今后蹦床运动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及教学实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与特点出发,以项群训练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同项群中实行兼项训练,是对青少年运动训练理论的补充。本文以山东省20所体育运动学校从事速度力量性项群训练的运动员与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调查问卷法、逻辑归纳法,对山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同项群兼项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青少年训练理论,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成材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项群训练理论是由田麦久教授提出的,他是根据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来进行划分的,这种训练理论为我们研究运动项目的特点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的视角。项群训练理论将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进行了融合,通过项群训练理论来研究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这里主要以排球、羽毛球、网球为例),为我们以后进行该项群的训练提供训练和理论方面的支撑。1竞技能力对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影响1.1技战术在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隔网性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技术全面,特点突出,不断创新,形成绝招。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不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理统计和查阅文献资料,对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评述.表明项群训练理论揭示了同项群内部的运动与训练规律,丰富了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方法、手段,为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但同时该理论应用中还存在教条主义、训练方法无创新、项目管理不成熟等几方面的问题,本文试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运动训练学项群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体操、艺术体操、武术、跳水、蹦床等夏季项目,以及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和花样滑冰等冬季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探讨了在我国技能表现型项目竞技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与同属于技术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短跑、跨栏、跳远项群教学训练理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短跑、跨栏、跳远项群教学的理论进行阐述,提出了短、跨、跳项群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实验研究的方法,总结了短跑、跨栏、跳远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试论蹦床训练中自我保护概念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蹦床运动在我国成为一个独立的竞赛项目, 开展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有很多训练方面的课题值得研究解决, 而安全训练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方面出发, 重新认识自我保护的概念范畴,探讨自我保护概念建立的重要环节与途径。试图为蹦床的训练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蹦床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发优势项目,男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还没有建立和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理论体系,与训练实践水平不相称。训练方法是蹦床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训练实践的关键要素。中国蹦床经过20余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训练方法与实践体系。在实践总结、理论分析和访谈征询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地网与高网结合训练法、陆地基本姿态训练法、专项能力与技术训练结合法、多成套与专项能力训练法、多网变换训练法和男女组合训练法等6种蹦床训练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蹦床项目训练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次文献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蹦床的两个称谓"规定动作"和"第一套动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蹦床界内人士对"第一套动作"称谓的表述还没有根据规则的变化和项目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改,对"第一套动作"的本质缺乏哲学思辩角度意义上的理解.这种思维惯势如果继续存在,将不利于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引起有关人士对蹦床"第一套动作"准确称谓的重视,使之对蹦床项目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为蹦床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蹦床运动项目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蹦床运动经过 3年多的起步发展 ,竞技水平提高很快。为了缩短与世界蹦床强国的距离 ,笔者认为 ,应将蹦床运动列为重点的扶植项目 ,促进普及与提高 ,注意科学选材 ,将身体条件好的运动员集中试训 ,以缩短训练周期 ,提高成材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蹦床男子单人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经过对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男子单人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时间、难度分值、完成情况减分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目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仅训练半年多的我国蹦床运动员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难度动作,但在动作完成时间、难度分值、完成情况减分等指标上差距较大,同时对蹦床的有关训练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蹦床后备人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铭  黄丽玫  胡易 《体育学刊》2006,13(2):121-12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蹦床后备人才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省蹦床运动仍存在对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在训运动员人数偏少,专业与业余训练严重脱节等现象.蹦床运动应参照体操项目的“一条龙”训练体制,改变原来训练体制的线式衔接为面式衔接.  相似文献   

17.
蹦床“高、难、准、美”的技术特性决定了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训练手段选用与训练负荷的安排。形成良好的下肢弹跳力、超强身体核心区的稳定协同能力、良好的机体心肺功能和空间感知觉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蹦床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力量训练是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核心,机能恢复与营养补充是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模型,为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个性化诊断及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体操运动中心16名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3次跨度6个月以上的初选指标测试。基于因子分析建立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为自变量,运动员成绩为因变量,构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开发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系统。结果: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指标体系由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心理素质4个维度构成,包括腿长、腿长/身高比、纵跳高度、原地立臂角度、60 s悬垂举腿、立卧撑、网上腾空高度、空跳高度/原地纵跳高度比、着网瞬间立臂角度、30次空跳高度下降率、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共12个指标。所构建的Elma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12个输入节点、9个隐含层节点和1个输出层节点组成,模型预测精度在95.87%~99.37%,平均预测精度高达97.66%。结论: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训练中,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竞技能力结构进行评价,动态获知竞技能力结构改变对总体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对于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综合评价和针对性训练可提供科学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规则的变化对蹦床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05-2008年新周期国际蹦床评分规则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新旧规则的异同进行比较,探讨了新规则对蹦床运动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规则不论对动作的创新和难度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对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蹦床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化训练和难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