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搏击快摔     
搏斗双方近距离或贴格斗时,若用摔法攻击对手,原则上必须迅速将对手摔倒,否则你此时暴露出的空当会成为对手猛烈攻击的靶子。因此,你必须学会适合搏击特点的快摔技术。第1招抱双腿摔:(1)抱腿前顶:从两手抱住对手双腿开始(图1)。两手用人回拉,同时左肩往前拱顶对手腹部或大腿根部,将对手摔倒(图2)。(2)抱腿后摔:抱住对手双腿后,对手反抱你后背抵抗;你即紧抱其双腿挺胸、立腰,两腿下蹲将对手抱起,向后摔倒(图3、4)。要点:以左肩为支点,两手抱紧对手双腿。前顶要充分利用身体的前冲力,后摔则利用对手重心的前移。第2…  相似文献   

2.
武兵 《精武》2006,(10):30-31
贴身快摔为近战技法,是武术技术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实战中通过成功使用摔技可导致对手进攻受阻,斗志丧失以及摔跌倒地受伤等,同时可配合其它技法如拳腿技、锁拿技等,有效打击对手。摔技包括主动摔、防反摔和抗解摔等内容,并且讲究借势、掀底、别靠等技巧。借势是指运用各种摔法时,要借助对手重心不稳、身体失衡之际,稍加外力将其摔倒,关键是要掌握时机;掀底是指采用掀、拉、托、抱等方法破坏对手的支撑腿,将对手摔倒。特别是对付下肢柔韧性差者施以掀底效果更好;别摔是指运用身体某一部位支别、挤靠的方法,使对手支撑面变移,从而将对手摔倒。使用摔法有两大要诀,需练用者明知,那就是一个“快”字:一个“整”字;快是使招时动作必须疾快如风,干脆利落;整则是使摔过程中要周身协调,劲力合整。  相似文献   

3.
抱臂快摔法擒拿术就是要针对人体关节只可顺动,不可逆转这种特性和弱点,在散手摔法当中,应注重先抓拿肢体关节,加以牵引控制,并灵活运用招法。抱臂快摔法,就是擒拿施术中,随时把握机会,通过抱臂并控制关节快速将对手摔倒制服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摔法在比赛中成为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使用技法,抱腿摔又是摔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主要通过对2011散打锦标赛抱腿摔技术运用情况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在2011散打锦标赛的抱腿摔技术运用上,最常用抱大腿技法是下潜抱双腿、下潜抱单腿、抱腿下压、抱腿扛、抱腿旋五种技术;作为抱小腿摔法,最常用的是勾踢摔、接腿别、接腿前压等技术。(2)抱腿类摔法在小级别运用最高,但是从成功率角度来说小级别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大级别最高。  相似文献   

5.
二、武术散推手中的摔法概述摔法是中国武术最基本的技术门类之一,广义的摔法是指自己站立使对手倒地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踢倒、打倒、拿倒和摔倒。人们平常说的摔法一般是指摔倒对方的技法,而踢倒、打倒、拿倒一般分别归到腿法、拳法、拿法里。摔法在徒  相似文献   

6.
自由式摔跤比赛中能否使用好抱腿技术,如何提高抱腿的成功率已成为比赛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1.抱腿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动作 1.1抱腿技术的分类(1)按进攻目标可分为两类:抱单腿和抱双腿。(2)按抱腿姿势可分为四类:头朝右、头朝左、头在里、头在外。(3)按抱腿后用力方向可分为四类:向前摔、向后摔、向下摔、向侧摔。  相似文献   

7.
散手快摔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者,拳打脚踢;近者,贴身快摔”。快摔法是指于瞬间将对手摔倒在地的一种技法,在国际性比赛中,我国选手曾运用快摔法使外国许多好手束手无策,为我国赢得无数荣誉,由此可见快摔法威力之大。确实,在与敌对抗时,瞄好适当时机,巧妙地运用快摔法干净利索地将对手摔倒在地,不仅能为自身增添必胜的信心,另外把对手摔倒时,对手为防止摔坏,不得不憋气,这洋就消耗了对方的体力;多次成功的快摔将使对手产生畏  相似文献   

8.
第1招:抱单腿枕摔双方对战,对手突然发右直拳抢打我面部,我快动应变,上右步、下潜身闪化来拳,同时双手合抱,对手前支  相似文献   

9.
1 头在中国式摔跤中的作用1.1 导向作用  头在摔跤中的变化可直接影响躯干、双臂、双腿的运动。例如 :用转体“挑勾子”摔对方时 ,由于有“甩头”、“变脸”动作 ,使头部发生侧倾和扭转 ,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必然也向头部运动方向扭转 ,这样就会使左腿弹力大增 ,再加上其他技术环节配合 ,就能很顺利地将对手摔倒。相反 ,如果头部不变化就会影响两把手的作用及腿的有效发力 ;如果头处在低下或回转看着被摔对手的位置时 ,会造成自己首先失去平衡或挡住了对方被摔的路线 ,从而摔不倒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讲 ,头的变化关系到保持身体平衡及直接攻…  相似文献   

10.
柔道是两人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项目。它分为站立摔的投技和倒地摔的寝技两大类技。在站立摔中还包括舍身技摔的动作。柔道是短时间和对手比速度、比力量、比耐力及比灵敏,而这些素质是柔道练习实战比赛中缺一不可。柔道项目运动员双方都穿着柔道服相互在移动中抢把位寻找使技的时机。运动员即要使自己稳定,不被对方摔倒,又要破坏对方的平衡。柔道项目的特点是灵巧、准确,特别能培养人的力量、速度、柔韧、意志品质。随着柔道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动作也在不断创新改进,近年来舍身技单把撺腿侧滚摔在柔道训练和比赛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国兴 《武当》2009,(6):35-36
(三)挎带崴——跪腿、拦门脚 我施挎带崴摔对方,对方被崴后没有摔倒,但右脚向前移步,身体重心已经前移,此时我可用跪腿或拦门脚套摔对方。  相似文献   

12.
韩起  赵斌  刘晓彤 《精武》2010,(5):50-51
技击中的摔法训练——像你们俩这样摔,就变成纯摔跤了,我让你们练的摔,不是纯粹的摔跤,是武术里的摔法,是混在拳打脚踢里的摔。像对方拳打过来你钻进去抱腿摔,这样的场面在摔跤里不可能出现,摔跤不允许拿拳打,冒着拳打危险的抱腿摔只会出现在武术里,而且是武术里的一种主要摔法。  相似文献   

13.
王建鸿 《精武》2005,(5):18-19
防摔破摔是指防止和破坏对手将我摔倒,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或利用有利时机进行反击的一种本领,对制服擅长摔法的对手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红刚 《体育世界》2009,(12):41-43
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抱单腿是运动员最常用的技术动作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与数理统计法,着重说明抱单腿技术在竞争激烈的站立摔进攻中具有实用高效性和多样变化组合,具有很高的战略应用价值.从各项数据的分析对比中来说明抱单腿技术明显高于其他技术动作。旨在能够让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该技术动作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5.
孙洪刚 《中华武术》2001,(10):20-23
快摔术多用于现代散打竞技过程中,往往在踢打技术的配合下运用快摔,干净利落地将敌掀翻在地。拳谚也讲:“拳加跤,艺更高。远者拳打脚踢,近者贴身快摔。”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摔技在技击过程中的巨大威力。武警快摔擒敌术在借鉴了散打快摔技法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擒的技法招式,使打、摔、擒三者融为一体,在制敌过程中打中有摔,摔倒即擒,不给对方留有一丝反击的机会,达到了快速制服犯罪分子的目的。 快摔擒敌术在运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对手而使用不同的摔法,比如面对体型瘦小的对手可采用插裆扛摔、背摔等摔法,而对  相似文献   

16.
散打战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类型对手 对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体型分为高个型、矮个型、力量型、速度型。对付高个型拳手:在相同级别中,高个型一般擅长控制距离并利用拳腿打点得分,力量相对弱一些。由于个子高,重心偏高,因此摔法相对差。对付这类拳手一般要善于逼近对手身体,打组合拳和使用摔法。  相似文献   

17.
在贴身近战时,不但要善于主动摔,而且还要在摔中善于变化,有的往往只知道猛力硬摔,却不知如何借力巧摔。一旦遇到对手较力硬抗就容易失败。所以有经验的摔跤手,都能做到攻守兼备、摔中有变、变中有摔。但无论摔法怎样巧妙都离  相似文献   

18.
从亚洲锦标赛看我国自由式摔跤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9年亚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中外运动员使用技术及得分情况的统计表明:当今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的站立技术主要是抱单腿摔、抱双腿摔和压颈转移,跪撑的主要技术是滚桥和骑缠接滚桥,其次是交叉握小腿。鉴于我国运动员被判消极和被警告次数过多,建议平时加大体能训练的力度,加大国内比赛裁判员执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摔跤比赛更加趋向紧张激烈,技战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水平相差不多,正面的进攻得分率低,而侧面进攻受大多运动员的重视。通过对比赛的技术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抱单腿转移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次数之多,成功率之高,更说明抱单腿技术的重要性。它的优点在于,进攻手法变化多、速度快、隐蔽性强、危险性小,并具有不易被对手反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桑劼式摔跤     
桑勃式摔跤起源于苏联。桑勃是三个俄文字母(SAMBC)的缩写,意思是徒手自卫。它是苏联人在本国民族摔跤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擒拿自卫技术而创立的一种摔跤。桑勃式摔跤可以应用中国式摔跤技术,也可以运用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和柔道的站立技术,它把这几种摔跤技术的长处,融为—体,桑勃式摔跤以摔为主,比赛时可以抓上衣和腰带,抱头颈,躯干和四肢,允许用腿使绊,把对手摔倒。比赛是在一个直径为九米的圆形地毯上进行。一场比赛分为两局,每局时间为三分钟,两局之间有—分钟的休息时间。运动员按体重分为十个级别。比赛设有团体赛和单项赛(个人赛)两种比赛形式。比赛分为“完全胜利”,“优势胜利”,“得分胜利”和“对方受警告被取消比赛资格而胜利”。运动员使对手身体腾空后背部全部着地,而自己仍然保持粒姿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