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锋  周玲 《江西教育》2006,(6):46-47
《美丽的教育》是孙蒲远老师集毕生心血之作,在未出版之前,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阅读了全书,深受感动,并欣然挥笔作序。他在序中写道:“面对孙蒲远老师,我心里涌动一种崇高的敬意和巨大的好奇,使我无法拒绝这本书的强烈诱惑。”而我,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自从拿到这本书,它就陪我度过了一个个宁静的夜晚,带给我的是久违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2.
看完全书,我有很多话想说,但我只能像沙培宁老师那样,引用另一个人的话来评价这本书:“李老师的文章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泉里流淌出来的。”打开这本书,你首先听到的是“未来班”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激昂的旋律。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首歌,凝聚着李老师与未来班所有学生的理想,凝聚着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词作家王健的爱心。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看到《反思教育习惯》这本书,我就被封面上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了。那是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所题写的“本书是一本有特别价值的书,有可能推进教学改革”。出于对“特别价值”的好奇,我仔细地拜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和时下很多教育改革成果书的区别在于它既没有很多的大道理,也没有缜密的实验推断。它是由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随笔组成,它的新意在于有些观点和流行的观点不太一致,而且在每一篇随笔的后面都有著名教育专家如孙云晓、吴昌顺等人的点评,对照点评及自己的看法,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会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一年级,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成了父母要面对的新挑战。让我们从故事里汲取智慧,学着做合格的小学生父母吧!孙蒲远老师1961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等荣誉。她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退休,把自己摸索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钱理群老师巡回五地,连续15次演讲的教育演讲稿合集。“梦想”正是钱理群老师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  相似文献   

6.
法勇青是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幼儿园的教师,曾被评为黄浦区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等。法老师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受同行赞赏、幼儿和家长喜爱的教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法老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一研究”。下面撷取四个典型的研究片断。让孩子成为常规的捍...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教育     
我在《传递幸福》这本书里,用一个章节的篇幅来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这是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的最好的教育。”我在书中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对贾老师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错误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上《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他在板书过程中把“匣”字写成“箱”字了。当时有学生举手提出:“老师。你把‘匣’字写错了。”老师听后连忙对学生说:“同学们.这‘箱’字是老师故意写的.我想看看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之后.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注视着黑板。整节课气氛沉闷。课后.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经常这样.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就说考考我们。真没劲!”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中旬,我在合肥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优质课展示与教学研讨会”期间,观摩了几节示范课,其中对北京市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的课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0.
我读过一个故事:在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一位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开始接受他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说道:“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故事。“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书。”教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家有一个爸爸,有一个妈妈,还…  相似文献   

11.
正感恩教育要从感恩父母开始,而实施的途径就是讲好故事,不仅要给孩子讲好感恩故事,父母与孩子之间也要讲好故事,让爱相互发生,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育一直是学校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而孙蒲远老师正是一位在学校里和孩子们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孙老师从1961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等荣誉。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退休后,孙老师还一直被学校邀请给年轻教师分享教育智慧。她是如何看待感恩教育并在学校中践行的呢?  相似文献   

12.
简单的教育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  相似文献   

13.
正同学们在写作时,越来越多地面对一个字——"细"。那么应该如何把话说细?这堂课大猫老师要和同学们来说说"细致"。首先,大猫老师亮出了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书籍——《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在许多大人眼中是荒诞不经的闲书,却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喜爱。这本书和这堂课的主题"细致描写"有什么关联,我们看看便知。大猫老师挑选了《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一个片段——《我的五个得力助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1997,(1)
郝国荣 37岁,河南省新密市下牛中心小学副校长,自然教师。大学表科毕业,先后出版过四本书和20多篇教学论文,其中有一篇获全国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他辅导的学生在全国自然学科智力竞赛中获一、二等奖。郝国荣老师还多次获市优秀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5.
作家零距离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4,(10):F0002-F0002
大朋友档案 徐玲:从小向往做老师,长大做了老师希望可以成为教育专家,第一本书是20字的教育专著,却又爱上给孩子们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至今出版了40多本书。最喜欢听见孩子们说,徐老师我好喜欢你写的书!  相似文献   

16.
汪庆荣 《师道》2021,(4):39-39
2021年2月25日,天津市的一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这位教师的言语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歧视与轻蔑。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教育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很多老师听了这话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7.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每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18.
陈万清 《江西教育》2005,(10):46-47
我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感受比较独特:其一,这是一本“手记”,不同于同时读的其他一些理论性很强的专著,读这本书可以放松心情;其二,这是唯一让我眼角湿润了几次的书,在这个“呼唤真情”的年代,又是快不惑之年的人,我真的已经很少有什么泪水了;其三,这本书常常让我读着  相似文献   

19.
有个叫麦克的老头发明了一台“时光隧道机” ,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试验者 ,第一个到达十年后的地球。这时的我 ,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新任校长。新官上任 ,便去听了一堂数学示范课。数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用圆规划了一个圆圈 ,然后对大家说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话音刚落 ,有个同学就举起手来大声说 :“不对 ,老师 ,是英文字母‘O’!”接着又有一位同学大声说道 :“老师 ,他说得不对 ,这是‘零’ !”“不对 ,这是氧气 !”“不对 ,不对 ,你们都说错了 ,这是一个句号 !”接下来 ,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不对 ,这是……”“不…  相似文献   

20.
教育随笔     
我碰过这样的“钉子”:有一次,我检查一个学生的作文是否重抄,不料打开本子一看,这个学生在我的批语旁边写了两个字:“你呢?”我一时不得其解。我的批语最后一句是“字迹潦草,重抄一遍,把字写端正。”我仔细揣摸了一会,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学生的意思:“老师的字不也潦草吗?”我顿时感到刺芒在背,十分内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