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服务对深化学科馆员服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服务和学科馆员是信息时代呼唤的结果,知识服务方式对学科馆员工作有促进作用.知识服务是对文献服务的深化;知识服务推动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知识服务推动学科馆员服务融入科研活动;知识服务促进学科馆员的素质提升;知识服务还能促进学科馆员隐}生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对学科馆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科馆员知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科馆员服务是图书馆为适应读者信息需求变化所推出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将知识地图这种知识管理工具引入学科馆员服务,介绍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功能,学科馆员知识地图模型构建的要素、原则、流程,以及知识地图模型在学科馆员合作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学科馆员的知识特性影响着学科服务知识整合的深度和广度。文章从知识特性和知识整合的视角,构建了学科馆员的知识特性对学科服务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构模型,详细剖析了该模型中诸要素间的彼此作用机理,揭示了学科馆员的知识特性、学科服务知识整合和知识交流共享三者对学科服务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影响,再现了知识管理对提高学科服务创新绩效的重要性,为提升学科服务创新绩效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同时,学科服务组织可从适当的授权与支持、有效的激励、多样性的可行方式等方面着手,降低学科馆员的知识特性对学科服务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是学科馆员的一种创造性知识活动,研究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对学科馆员创新行为 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分析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三者内涵的基础 上,构建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对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剖析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 的跨层次关系。这一研究框架结论说明,学科服务团队通过营造良好的团队创新氛围,增进学科馆员知识分享意愿, 培育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等方面着手,可以实现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的跨层次机制。  相似文献   

6.
贾萍 《图书馆学刊》2012,(1):110-1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越来越重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演变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分析了知识服务的工作流程和学科馆员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论证和表述了学科馆员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并提出了学科馆员的知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探讨了E-Science环境下知识服务的特点,分析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所扮演的"角色";然后阐述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内容的新变化;最后讨论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集成服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概述了“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集成服务;介绍了“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集成流程、知识集成方式,并详细论述了“学科馆员”融于重点学科用户教学、科研、实践、管理、创新全过程的知识集成服务系统体系结构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科馆员知识组织与知识导航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高校重点学科信息服务实践,简述了学科馆员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通过研究学科馆员知识组织过程,并结合南通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实践,提出了基于WEB的学科馆员对重点学科知识导航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145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在我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馆员服务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组织各类型图书馆分享学科馆员服务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科馆员服务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推动图书馆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社会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学科馆员服务的原则以及学科馆员开展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对学科馆员工作的宏观理论探索为主,从对关键概念的辨析入手,指出学科服务的本质是整个学科馆员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和基础。通过对知识服务及其理念的详细阐述及深入分析,认为学科服务在本质上属于知识服务,它所呈现出的"学科服务三原则"体现着知识服务的特点,而学科馆员则在宏观上扮演着知识服务践行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合分析了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高校图书馆施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学科馆员服务的特点及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学科馆员制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必须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它的的存在应立足于其知识性,而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性质与定位、素质与要求、岗位与职责等重要问题,从而论证了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构建学科馆员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馆员文化是数字环境与知识服务浪潮下图书馆文化的创新,是图书馆先进的服务文化.本文阐述了学科馆员文化的起源及其内涵,提出了构建学科馆员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科馆员-教师协同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尝试界定了协同学科知识服务的概念,构建了学科馆员-教师协同知识服务模式,分析了学科馆员-教师协同知识服务模式的实施步骤,提出了实施这一模式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方宁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81-83,64
论文简述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把知识服务嵌入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体系、融入教学科研的实践探索,以及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信息环境日益复杂化,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团队制成为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学科馆员服务质量,学科用户与学科馆员需要共建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以考核学科馆员服务而不是以考核学科馆员为落脚点的评估机制.图书馆在构建学科馆员制度的组织架构时需要处理好学科馆员团队之间、学科馆员团队与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冬梅 《图书馆学研究》2011,(10):97-100,F0003,69
利用网络直接检索法调查全国"211工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馆员岗位职责不断扩展;服务方式多样化,学科博客成为新宠;实施模式以学科馆员对口负责为主。同时提出应该从完善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建立学科馆员考核评价体系;拓展学科馆员服务深度,加强重点学科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激发用户价值,建设用户关系资源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2.0的信息和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趋向多元,学科用户的需求更加专业和深广,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重点也从文献服务转移到知识服务上来,学科馆员的知识整合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豆瓣网站思路的解析,讨论了网络新载体在学科馆员知识整合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