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挺凯 《科教文汇》2013,(3):207-208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本文归纳了海洋资源的分类及基本特点,分析了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指导,合理开发,以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在近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环境的恶化也对资源的开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发展更是如此。在近海很多区域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海洋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导致海洋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发,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前景堪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远离岸边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到深海大洋寻求更多的资源,同时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海洋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解决相关的科技支撑问题,实现综合管控海洋的目标 。  相似文献   

3.
彭飞  富宁宁  胡伟  胡锦琳 《资源科学》2020,42(11):2047-2061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强国建设。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海洋资源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的分析,总结2000—2019年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①国外对于海洋资源研究的关注远大于国内,且国家(地区)间合作发文密切的主要是欧美海洋经济强国;国内海洋资源研究主体主要以沿海地区涉海院校为主,网络图谱结构松散,跨区域跨机构交流有待加强。②国外关注海洋资源研究的学科聚焦于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国际关系、地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国内主要集中在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经济地理、国际关系及政治学等学科。③国外海洋资源研究视角呈多元化发展,对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深远海资源探索等议题关注较多;国内海洋资源的阶段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空间治理等主题成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提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具有大局观与全球视野、重视海洋资源基础性研究与实践、加快人海关系框架下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转换及加强海洋资源理论研究等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4.
宋树友 《金秋科苑》2013,(24):7-10,F0002
21世纪是全面进入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时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己成为解决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和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世界许多沿海国家己把海洋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而海洋农业,在海洋开发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发展海洋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已经成为各国之间争夺的焦点。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各国对海洋利益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对于中国来说,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尤为切  相似文献   

6.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大战略之一.然而,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腐蚀问题越来越凸显.文章介绍了我国海洋腐蚀领域相关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专利地图和T RIZ理论,依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公布的大量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海洋腐蚀领域专利技术研究状况,并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是人类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与责任。《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而我国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修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海洋观测探测技术是认识海洋的基本手段,是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权益维护的重要基础。文章回顾了全球和我国海洋观测探测计划和观测网络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构建的实践,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展望。构建自立自强的海洋科学观测探测技术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问题“双引擎”;强化科技攻关,瞄准最紧急、最紧迫的关键问题持续发力;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现,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使得资源日趋枯竭,为了能够满足国家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巨大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得以大力开发,同时海洋资源中富含多种可再生资源,通过自然力量及机械设施的运用,将海洋能量转化为人们需要的各类资源,例如潮汐能、波浪能、水温能、盐度差能等。然而,随着海洋经济及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海洋资源出现过度开发及浪费严重的现象,进而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渐严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稳固性减退。因此,加强海洋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福州作为海洋大市,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州市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培育和构建福州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促进了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但发展中还存在规模偏小,产业偏弱,海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开发的科技含量不高,海洋人才匮乏,海洋综合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发展福州海洋科技产业的优势及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福州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凤 《未来与发展》2006,27(10):9-11
海洋开发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等的开发,二是利用海洋提供的便利通道进行国际贸易和交流。无论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还是便利的海上交通,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十一五"海洋资源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资源是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海洋资源科技是我国支撑和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先科技领域。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海洋资源科技发展和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就“十一五”期间海洋资源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优先选题、前沿技术等进行了讨论,就加强海洋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预测》1984,(Z2)
1、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外正在议论新的技术革命问题,认为海洋开发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特征之一,海洋资源开发对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3)
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不仅孕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更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21世纪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然将目光聚焦于海洋中的各种丰富资源。各种工农业产生的废弃污水及污染物的肆意排放以及针对海洋资源的大肆开发,极大的引发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若不及时修复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的平衡并影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中,作者基于调研,针对我国当前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修复海洋生态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对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淼  吕波 《资源科学》2006,28(5):102-107
海洋资源性资产属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国有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直接威胁到海洋事业发展的根基。因此,开展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给予了海洋资源性资产明确的界定,认为海洋资源性资产是指海洋范围内和沿海地带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能够产生效益的稀缺性海洋资源。然后,本文分析了海洋资源资产流失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流失隐蔽性、范围广泛性、原因复杂性、时空差异性等。接下来,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六种成因,指出每种成因都危害巨大。针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成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有加强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管理、建立其监督体系、强化政府在海洋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资产流失问题、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8,(2):88-89
海洋污损是人类在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中遇到的一个国际性难题,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将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用于海洋防污已成为必然,综述了近年来可降解高分子防污材料在海洋防污中的概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洋科技工作者,为了科学认识海洋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把自己的青春与汗水,默默地奉献给祖国的海疆.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最近,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王凡研究员.见证了科技工作者的严谨精神与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认知、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是海洋进入、海洋探测的必备设施,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着技术保障,是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抓手。然而,受限于当前能源供给水平,水下装备存在作业能力单一、单次续航时间短等问题,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长期运行的需求。随着世界各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疆防卫日趋白热化,“透明海洋”工程和海底工厂建设迫切需要建造智能化水下装备集群,亟须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的能源动力支撑。因此,我们要创新水下能源供给模式,构建“发、储、输、用”多能互补的强大的水下能源基站,攻克水下能源供给技术瓶颈,为智能化、集群化水下装备提供充足的能源动力,以更好地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余国辉 《科技通报》1992,8(6):321-325
21世纪将进入“海洋开发时代”,应当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挥浙江省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渔业、港口、能源、海涂、景观等海洋资源,以促进和推动浙江省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阐述了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认真对待的诸如电力、交通、淡水等几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婷婷  褚晓光 《科学中国人》2012,(22):38-41,1,2
茫茫大海,碧波千顷、视通万里,风景迷人,资源丰富,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加快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步伐,"科技兴海"更是成为我国大规模"进军"海洋的重要战略,大大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科技兴海"的战略号角一经吹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到海洋,为这片蓝色疆域谱写出华丽的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