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数(量)名"无定主语句是现代汉语无定主语句的典型形式,在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量汉语事实的分析显示了这类无定主语句以下几个语义语用特点:(1)它作为一个现实事件句,无论是动词性谓语句还是形容词性谓语句,其主谓语均统一于"有界"这一语义特征之下;(2)它作为一个有标记的焦点表达式,它的整个句子就是一个焦点,而且这个焦点所传递的正好是一个新信息,不过这种信息的新旧和是否成为焦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从主语与主题,形合与意合,物称与人称,主语省略与形式主语等方面探讨了英汉主语的差异,并提出了英译时确定主语的几种方法,包括主题句与主谓句的转换,不拘泥于字比句次,人称叙述与物称叙述的转换及主语的补充和被动语态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3.
"有界与无界"分为三个层面:客观实际层面、主观认知层面、语言语法层面,三个层面之间是参差互现的.宾语有界的方式也不局限于宾语为指示代词、专有名词、在宾语前面加数量词三种,还可以通过主语与宾语的关系、句意、乃至宾语本身来承担.汉语中为数不少的"V 了 宾语"格式不仅说明沈家煊先生关于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漏洞的,也说明"V 了 宾语为粘着结构"这一命题本身需要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4.
界定汉语主语,唯一可以凭借的语法特征就是语序。可是语序不仅包含语法信息,还包含语义和语用信息,因此,汉语主语的界定就成了一个难题。以Dixon(迪克森)的"普遍语义-句法元"理论为基础,区分(谓词的)论元和(谓语的)句元,并以论元在语句中的默认位置为依据,确定汉语的核心句,再通过将非核心句还原为核心句的办法,剔除语序中的话语信息和语义特征,从而证明,语序足以成为界定主语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无定主语的允准跟是否有成分满足话题需求有关.阶段层面谓词句可通过时空论元作阶段话题以满足话题的要求,所以可允准无定主语的存在;而个体层面谓词句没有时空论元,不能满足话题要求,所以不能允准无定主语的存在.对于将主语与话题等同的母语说话者来说,为阻止非类指的无定主语向话题位置移位,一般要求显性阶段话题与"有"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的双重主语句又名主谓谓语句,即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格式可用NP1+(NP2+VP)表示,NP1是全句主语,叫大主语;NP2是充当全句谓语的那个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叫小主语;VP则称之为小谓语。在这种句式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的占很大比重,因而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隐性的"NP1のNP2"关系。从语用上分析,一个句子通常有主题和述题两部分。主题是语用分析的重要概念,它与主语属于不同层面:主语是属于句法关系的概念,它是与谓语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主题是交谈双方共同的话题,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常以"は"代表旧的已知的信息,它是与评论(对主题的说明,即传递新的信息的部分)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语用成分。双重主语句也不例外,在语用层面上,大主语是主话题,小主语是次话题。这种关系也使得双重主语句在语用功能上存在很多不同于偏正型名词短语构成主谓句之处。  相似文献   

7.
大主语或小主语是受事的句子,是普通的动词性谓语句主-动-宾格式的变换形式,其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只是出于功能性调节的需要而对句中某些成分进行句法位置的变换,而不能称其为一种新的句式——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应该是在主谓基本句式的基础上增加与事成分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很丰富,既包括受事,也包括与事、结果等,还包括句中主语不是动词论元的参与者及主语为零的情况。受事充当被动句主语是被动句的典型,与事等其他语义角色充当主语及零主语的情况要受到更多的限制。被动句主语既可以是谓语动词的直接受影响者,也可以是间接受影响者,甚至可以不是谓语动词的受影响者。在被动句中,“被”字句可以蕴合弱影响,“叫”、“让”、“给”字句必须蕴含强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师给学生进行“分词和分词短语作状语”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常常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它的逻辑主语与句中主语要相一致。如果分词的逻辑主语与句中主语不一致,则算犯逻辑错误。但也有分词短语或分词与句中主语不一致的情况。这些情况在科技文章中尤为常见。下面是两...  相似文献   

10.
复句中的分句常有承前省略主语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句的主语而省。如“他常常扛着钓鱼竿,∨去河边钓鱼。”(《钓鱼》)(∨表示省略的主语)。但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主语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这也叫做“暗中更换主语”。它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小语课本中通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荀琳 《英语广场》2020,(13):49-51
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中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中英思维方式以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关于英语无灵主语的系统分类研究,主要涉及环境类、动作类和工具类等无灵名词,目前几乎没有对心理类抽象名词的系统分析研究。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突显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分析英语中以心理类抽象名词作主语的无灵主语句的形成原因,探究该类无灵主语的来源并总结句中动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大主语或小主语是受事的句子,是普通的动词性谓语句主.动.宾格式的变换形式,其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只是出于功能性调节的需要而对句中某些成分进行句法位置的变换,而不能称其为一种新的句式——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应该是在主谓基本句式的基础上增加与事成分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1-75
祁东方言中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非常丰富,既包括受事,也包括感事、工具、结果等,还包括句中主语不是动词论元的直接参与者,甚至还有主语没有出现的情况。参考袁毓林对动词语义角色的分类方法,对祁东方言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汉语有大量的主语省略句。本文拟从句法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比汉语主语省略句和对应的英语译文。汉语注重意合,允许主语省略,句间关系隐含。英语注重形合,一般不省略主语,句间关系明示。汉语主语省略句有衔接功能,其英译主要靠词汇手段衔接。翻译主语省略句时,译者应该充分意识到汉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无灵主语句的使用十分普遍,在汉语中也存在这一句子群体,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语中使用无灵主语句的现象相对较少。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尝试对汉语无灵主语句的存在进行探索,并且探讨汉语无灵主语句的形成基础以及根据汉语无灵主语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里的一种特殊句型——主谓主语句的主语特点、谓语性质和主谓关系,认为主谓主语语法形式上有一定特点,阐明了B、C类谓语的主谓主语句同相关句型的区别,并就表达角度论述了主谓主语的话题性质和不同谓语的述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主语     
主语是一个句子的主题,是一个句子所述说的主体。主语的位置一般在一句之首。(一)主语表示珐主语可以用下面的这些词或一组词来表示: 1.名词用作主语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语是生活斗争中的武器。Another rocket is going to be launched next week.下周将发射一枚新的火箭。2.代词用作主语Who is speaking,please?请问你是哪位? He told ajoke but it fell fiat.他说了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19.
刘忠华 《安康学院学报》2001,13(4):48-50,54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四:1、主谓结构与主语;2、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3、确定主语的基本原则;4、描写句和判断句主语的确定。论述了主谓结构是同时靠陈述者与被陈述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及位置建立的,要确定的主语与陈述内容(谓语)必须具有直接联系,确定主语的基本原则是同时考虑位置与语义关系,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出错。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管约论下空主语pro的特征和研究汉语空主语(pro)的意义,回顾和分析了众多语言学家围绕定式句与不定式句的激烈争论,论证了汉语中存在定式句与不定式句之分,并尝试提出了判定汉语不定式的标准,从而比较了英汉空主语(pro)存在理据的差异,进而比较了英汉空主语(pro)在约束机制和所指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