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此文选自中译本《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第10~18页。作者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著名史学家、汉学家,曾任大阪《朝日新闻》记者,多次游历中国,是日本“支那学”开山祖、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国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论及中国文化史、史学史、美术史等,有《内藤湖南全集》(共14卷)行世。  相似文献   

2.
<正>一、唐宋变革说的最初提出今日海内外中国史研究者耳熟能详的"唐宋变革说"(欧美学界称之为"内藤假说"——NaitōHypothesis),本为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中国历史分期体系中最具独创性,甚至堪称内藤史学标识的"宋以后近世说"。1922年内藤公开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与地理》9-5),通常被认为是此说之最初提出。但该文实节选自此前内藤在京都大学连续讲授多次的"支那近代史"课程讲义。1947年该  相似文献   

3.
《庐山记》是宋代陈舜俞撰写的一部山志,本为五卷八篇,自明代以来惟存三篇。1900年,日本内藤湖南发现元禄十年刻足本《庐山记》并题写了跋语;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文库藏宋本足本和元禄十年刻足本,并分别于1917年和1928年将此二书印行,促进了此书在学术界的传播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一、小引 “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天津举行,我想起自己的专业,想起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这本著名的书,而且有了现成的翻译本。不妨就借这一翻译过来的本子,从一个中国史学史研究者的视角,谈几点感想。不对的地方,敬请诸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内藤湖南曾明确地指示过《诗经》研究的努力方向。由他提出来的唐宋变革说业已成为宋研究的革命性原动力。在我国近年来国学有复苏之趋势。宫崎市定之学问已对中国当代的学术建设起到了触媒作用,中国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得益于其中国史观。由此上溯,其理论根基必及于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对内藤湖南中国史观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学术之建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亦有助于亚洲各国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且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也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在中日文化关系论等方面,他主张"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可以说他的思想曾对日本人的中国观以及日本的对华政策都产生过实际的影响.本文从内藤湖南的"中日文化统一体"和"文化中心移动说"中所出现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论述内藤湖南"文化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李欣  赵俊槐 《教师》2010,(22):127-128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且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也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在中日文化关系论等方面,他主张“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可以说他的思想曾对日本人的中国观以及日本的对华政策都产生过实际的影响。本文从内藤湖南的“中日文化统一体”和“文化中心移动说”中所出现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论述内藤湖南“文化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湖南教育》2014,(12):F0002-F0002
傅端良,娄底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蓝田画院副院长。字定义,号清河堂人,湖南湘乡人,大学文化,九三学社社员。作品先后入选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区展览,获得湖南省首届花鸟画优秀奖、第三届花鸟画银奖、湖南美术作品群星奖,在《中国美术博览》《人民美术》《书画艺苑》《湖南工人报》《河北书画》《娄底日报》等20多家刊物发表。多幅作品被政府部门及企业收藏,并作为礼品送给重要客人。2012年4月在麓山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2005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水墨淋流漓·傅端良》,2012年出版《自在清风·傅端良国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日本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中表现出了露骨的侵华图谋,他们极力在中国史研究中寻找侵略中国的理论根据,将日本对华侵略合理化、合法化,为侵华献计献策。此类所谓的“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事实上已经堕落为侵华的史学。这些都在日本“支那史”、“东洋史”研究的主要人物,如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桑原骘藏、服部宇之吉、矢野仁一、有高岩、秋泽修二等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内藤湖南的“内藤史学”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1.
占正帮 《湖南教育》2010,(10):63-63
三十多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当时的我只有初中学历,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无知青年。三十年后,我成长为小学高级教师,成长为一个在《湖南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浙江日报》《山西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和上千个幽默笑话的"学者型"教师。所有这些,与《湖南教育》这位老师对我的引领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白岩松档案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任《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感动中国2008》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相似文献   

13.
钱穆是20世纪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史学大师;内藤湖南是日本研究中国史方面“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二人都在中国史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仔细比较后发现,二人的生平,治学之路,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对文化史的研究,对历史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以《国史大纲》和《中国史通论》为例,比较二人治学的异同,对更好的把握历史和研究历史很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黎锦熙先生(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祖籍湖南湘潭县。他自幼聪颖好学,四岁读《诗经》,十来岁作诗、刻印、绘画,十一岁已读完《十三经》等古籍,十五岁考中秀才,廿二岁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毕业后,即  相似文献   

15.
《教师》2019,(17):F0004-F0004
刘应雄,号九嶷山人、枫林斋主,1963年生于湖南宁远。自幼酷爱绘画、书法。1985年毕业于湘南学院美术系,曾任报社美术编辑、记者。1986年开始从事山水画创作和中西美术理论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画作以“新潇湘八景”为主题,作話曾在《美术》《美术报》《文艺学习》《文艺报》《1991—1992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中国美术家》等全国重要艮刊发表,部分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及其他国家机构、收藏家收藏。出版有《刘应雄山水画集》《湘山湘水湘情——刘应雄水墨写生画集》《刘应雄潇湘八景国画系列作品》《永远的明灯》等个人画集及美术理论专著。2010年获得“湖湘画坛十大年度人物”第一名。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直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九歌书画院副秘书长,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文萃报美术馆馆长。  相似文献   

16.
朱德发教授在山东师范大学近30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80年代的十年是他学术研究获得大丰收的十年,也是他终于发展成著名学者的关键的十年。1984年以来,他的科研成果连续获得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1979年到1989年十年间,朱德发教授的著述:著作25部,其中包括个人学术专著7部(含二三人的著述),主编文学史及参考书5部,参与编撰的13部,其中有不少还担负了通稿和定稿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发表: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茅盾研究》等全国数十家杂志上的80多篇学术论文。总计400万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教育学刊》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自我教育与素质全面协同自主发展》课题组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研讨会”于2004年5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北京、天津、湖南、浙江、广州、深圳、珠海等省市160所中小学和科研单位的二百七十多人出席了会议。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就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苏州,保留着姑苏传统风物,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了新文化,是具有双重文化特质的魅力之都。自明治维新以来,大批日本文人慕名而来,游览苏州风光,并写下了很多以苏州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本文以明治时期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大正时期谷崎润一郎的《苏州纪行》、昭和时期水上勉的《虎丘灵岩寺》为中心,着眼于作家的苏州体验,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探讨作家笔下的苏州形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妇女解放的高度重视与深情关注,讴歌了中华女儿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本文侧重分析了《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中所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的光辉形象,并结合毛泽东为1919年长沙少女赵五贞反抗包办婚姻自刎于彩舆中的撼人事件所写的系列文章及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等文中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剖析了毛泽东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20.
<正>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曾有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等称号。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城南书院院长。在任组织学人集体从事古籍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曾校刻《皇清经解续编》,并编有《十朝东华录》、《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