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的尴尬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  相似文献   

2.
莫须有老师的学生都变成木偶了,太可怕了!他们不会动,不会笑,不会说话,他们能复活吗?还是莫老师有办法,他有一句《木偶人的咒语》,能让学生们苏醒呢!考试时你紧张吗?你冒虚汗吗?你心里打小鼓吗?别怕,倩倩教你《八字秘诀》。心爱的小狗被妈妈送人了,竟然没有通知我,我能不伤心吗?后来呢,后来我的狗又回来了,我又乐了!请看读者点发故事《让我伤心让我乐》!植物疯狂起来会怎么样?会咬人吗?会,会的!别怕,人们可是有办法的!看看《疯狂薇甘菊》,你就知道了!本期重点提示  相似文献   

3.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4.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5.
“怪”表哥     
……表哥无奈地摇摇头,开口说道:“我是机器人,所以不需要睡觉。”明明被表哥的话吓了一跳,他继续追问:“机器人?你怎么可能是机器人呢?”“明明你先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讲。去年,我得了一种不治之症,医生说我只能活30天。就在这之后第二十九天的晚上,有一个飞碟停在我家窗外。从里面走出一个外星人,对我说,如果不想点办法,到明天一早我就得死。可是我不想死!我还要学习,我还想做许多自己喜欢做的事。听了我的话,他平静地告诉我,必须跟他上飞碟。没办法,我就跟着他上了飞碟。外星人给我打了一针,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6.
小刚中班时转到我园。当t时,他任性、执拗,想干什么就于什么,只要一到了户外,就很难把他叫回班。他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甚至打老师、咬老师,对小朋友就更甭提了。一次,他又咬了一个小朋友。带班的年轻老师对他没办法,就把他送到教师备课室,让老师们给他讲道理。这边老师讲,他把头扭向那边,那边老师讲,他又把头扭回这边。我试探着对他说:“如果别人咬了你,你爸爸该多心疼啊!”他却狠狠地说:“我爸爸死了!”我说:“早上我还看见你爸爸送你上幼儿园呢。”他说:“送完我他就死了。”可见,他与人的关系比较僵,逆反情绪很大…  相似文献   

7.
张金保 《今日教育》2006,(7S):56-57
说起课程改革.马上就有教师会说:“不是我不想改,你改了,考试考不好,学校、家长马上就会来责怪你了,我敢改吗?”一副委屈的样子,有的甚至举出一些“改革失败”的实例:你看,某某教师上课不讲,让学生自己学的,结果怎么样。考得一塌糊涂。总之,似乎进行教学改革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确有少数教师。课改意识还是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情绪饱满,可不知为什么考试成绩却不如人意,这难道是课改带来的不良后果吗?  相似文献   

8.
某老师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准备“教育”一番,岂料学生出语惊人:“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吗?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我学得好。”老师当时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连连感叹当今的孩子太不懂事。  相似文献   

9.
许多老师感叹毕业后的聋生对自己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只要你一不给他上课,他就对你不理不睬;平时老师好心借给学生的钱物,只要你不要,他就当没这回事。通过调查也发现很多聋生存在不体谅父母、爱慕虚荣,自私、任性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老师寒心,父母痛心的现象?我认为主要就是聋生的品德教育中缺少了重要一环——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生本教育是发动学生学习的教育 哪个老师敢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 几个月前,我刚到这所学校工作,令我感到头痛的是:学困生太多,很多学生厌学或者根本不学.一个班如果只有小四个学生上课睡觉,我就非常欣慰了.有一次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我说:“哪个老师敢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我望着大家,许多老师低下了头.突然,一位老师小声说:“我可以!”全场哄堂大笑,原来他是体育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12.
做了好多年的教师了,对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忘记了是哪个好心的师兄教的,方法是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哪个学生站起来说他(她)的名字没有点到,教师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个方法在教师"圈"内是一个真实的谎言.我一直认为,它很老套,也很实用--直到我最近听说了下面两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幽默八则     
紧张的原因“您能告诉我,您为什么从手术室里跑出来吗?”院长问一个万分紧张的病人。“那位护士小姐说:‘勇敢点,阑尾炎手术很简单!’”“这话难道不对吗?”“唉!但这话是对那个准备给我做手术的医生说的!”一份礼物毕业前,学生们给老师送小礼物表达谢意。查理的爸爸是卖酒的。他带来一个大盒子。老师看到盒子在漏液体,就用手指沾了一滴放在嘴里尝。老师:“是香槟?”“白兰地?”“不是。”最后,老师说:“我不尝了,你说你带来了什么?”查理小声说:“一只小狗!”李白近视老师问学生:“你们读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相似文献   

15.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有一个小的话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说有一名学生,上课喜欢讲话,老师很生气,下课后把他带回办公室,准备批评、教育他一番。想不到,老师还没有讲话,学生倒抢先讲起来了:“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因为我学得好。”我们在感叹这名学生“无礼”的同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到底好成绩是不是教出来的?笔者认为,好成绩是教出来的,但好成绩不完全是教出来的。同理,对于德…  相似文献   

17.
等待的魅力     
踏着鼓号声,我来到教室,只见晓正对着教音乐的路老师吼着:“我不想复习音乐,你管得着吗?”我知道晓的犟脾气,走近他,拍着他的肩膀问:“怎么回事?挺有个性的嘛!”路老师见了我这个班主任,就心急火燎地讲开了……  相似文献   

18.
打喷嚏     
课堂上,他如坐针毡,低着头,用手使劲揉捏着鼻子。一个喷嚏在他的鼻腔里憋了很久了。要是在课余时间,他非要仰起头来,打个痛快不可。可是,这时候他不敢——他知道,打出来肯定要出事的!他是一个差生,老师都这样讲。在老师眼中,他成了“坏”的同义词——尽管他平时很守纪律,也关心集体。前天,只有他一个人在班上。他看见一张板凳的一条腿散了,就去拾起来,想把它重新装好——就在这时,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你干什么?好端端的一张凳子,被你搞得不像样子了!……”老师非常恼火。他也有些恼火——“不,这不是我搞坏的!”但是…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如上海的朱震国老师在教授《白色方糖》一课时,当有学生提出问题:“(老人)‘不愿意去’就说明女儿很想他去,他能喝咖啡就说明能去美国.他为什么不去呢?”其他学生回答“不想给女儿添麻烦”“人生地不熟”时.朱老师追问道:“如果是你,你现在也能喝咖啡.不会英语.也不认识周围那么多的人,你会去吗?”学生若有所悟地答道:“他喝咖啡就是思恋美国的女儿。”  相似文献   

20.
开学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新三年级要重新编班。那天早晨,学生们早早到了教室,都在座位上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当我走进教室,刚想对学生们说点什么时,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周诚突然走到我面前,局促地、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对我说:“徐老师,我还能分到你班吗?”我有点吃惊,以前,他可是班里最调皮的一个男生,脾气特倔,没少挨我的批评。“怎么,还愿意我教你吗?”“嗯。”声音重重的。“我老批评你,你不嫌烦?”我不由得笑起来,摸了摸他的小脑瓜。“不!不!”他的脸红起来,有点急了,“老师,您批评我,其实我很乐意听,就是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