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此文对2008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中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巴西、意大利、美国3支队伍中比赛中的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接应二传在进攻过程中总体的进攻效果以及在不同位置的进攻效果,并将中国队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与其他3个国家的接应二传的进攻效果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今后中国女子排球队接应二传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二传变换位置进攻战术打法是指二传队员站在3号位,一传有意识把球垫到2———3号位或3———4号位之间组织“正、反边一二”的进攻战术打法。由于二传位置的改变,能有效缩短二传队员跑动路线并赢得时间,提高二传队员的组织进攻能力,并能增加二传队员组织进攻的灵活性、隐蔽性和突然性,也能为右手进攻性二传手开辟二次球进攻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现阶段我国5名高水平男排二传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访谈、实地调查、比赛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男排二传专项体能体能训练现状、重点对二传运动员身体形态、在比赛中的运动方式、能量供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男排二传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体。  相似文献   

4.
对200眸男排世锦赛优秀接应二传与我国接应二传在身体基衣特征以及发球、扣球、拦网、一传、二传和防守等各项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接应二传在身高、体重、年龄等身体基本特征以及主动进攻得分能力上均低于世界优秀接应二传队员;而在非得分技术能力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二传分配球是组织进攻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世界强队都非常重视提高二传分配球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第11届女排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与其他4支强队(意大利、美国、日本、巴西)的4场比赛进行二传分配球技术统计分析,结合国际排联公布的数据,对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在世界杯赛中的分配球进行分析,并与其他4支队伍的二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优势及不足,为完善发展二传训练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排球二传技术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辨证地分析指出了现代排球运动二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排球二传的现状及特点,找出了我国排球二传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排球二传水平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二传及二传手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二传在比赛中的地位与作用二传的任务在于对一传(或拦起、防起的球)进行调整,以便组织各种进攻战术。一个队的攻击力量能否充分发挥,进攻战术能否成功运用,主要取决于二传能否做到得心应手,恰到好处。现代排球进攻战术趋于快速多变,拦网高度和拦网技术日益加强,这对二传队员的动作技巧、战术意识及其组织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8.
二传队员在排球比赛中起着桥梁和核心的作用。一个队或一个队员的攻击力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传队员的强弱,现代排球战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快速多变,这对二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二传队员所必须具备的力量是哪些呢? 日本丰田博教练认为:一个优秀的二传队员一是要具备能把球既稳又准地调整起来  相似文献   

9.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基本情况、得分手段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平均年龄正处于竞技排球黄金阶段,身体形态、网上高度及绝对弹跳力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均具有优势。发球上,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得分均是采用跳飘及上手飘,但得分效果不及交手队;拦网上,得分均是来自拦前排强攻的球;扣球上,快攻是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得分的主要手段,而交手队主要以前排强攻得分为主,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前排强攻得分效果与交手队相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六支队伍的主力二传的年龄、体重、身高、弹跳高度和克托莱指数以及传球动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找出中国女排二传与世界强队二传之间存在的专位竞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1.
魏倩  郭开强  谌之道  熊灵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47-248,F0003
通过调研2008年女排比赛38场录像,就国内外参赛各队主力二传手的技能运用效果,攻击得分能力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比较检验出各国女排二传手的差距与不足,并提出了我国女排二传手培养方向、创新思路、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加强二传队员的攻击能力在比赛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新时期二传应如何选材,以及为攻击型二传手的培养和训练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排球二传手的选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排球运动不断发展,二传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排球二传手的培养和选材是排球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应根据本队的特点,培养具有本队特色的二传队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青年男排二传手和攻手情绪、反应特征的分析,发现二传手在动作稳定性、复杂反应时、肌肉用力感、情绪控制力等方面优于攻手,这可为二传手和攻手的心理训练、赛前调整及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甲A男排二传组织进攻特点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兰君  高丽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316-318,321
通过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排预选赛(武汉赛区)的7轮比赛进行现场观察与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甲A男排二传组织进攻的现状,并指出了二传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甲A男排二传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辛骥  赵凯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4):82-84,9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波兰、德国、意大利、巴西、荷兰六支球队的进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同位置对手进攻间的差距,以及在扣球进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提高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优秀女排二传手为研究对象,结合比赛录像,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其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客观准确的优秀女排二传手临场竞技水平的评价体系,并配套研制了相应的评价软件,经过多次检验,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主力二传手各方面能力的调查分析,寻求培养主力二传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不同位置优秀女排运动员非技术因素指标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主攻队员、副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五项非技术因素指标上的差异性不大,二传队员、自由人和其他位置队员相比在非技术因素指标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选材要根据不同位置队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和技术特征来进行;训练要根据不同位置的技战术要求进行专项训练,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