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篮球比赛中观众的干扰和罚球队员缺乏信心都会对罚球命中率产生影响。怎样使学生在比赛中提高罚球命中率呢2这里介绍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运用的一组行之有效的罚球练习方法。一、平时的练习方法 1.首先让队员选定最适合自己特点的投篮方法,然后进行多次的重复练习,使罚球动作形成一个巩固不变的动力定型。 2.对墙投篮练习。一人或多人一球,在墙上翘一个直径45厘米的圆圈,高度比球篮稍低进行罚球练习。 3.提高罚球准确性练习。在篮球场上两篮圈中同拉两根绳子或铁丝,距离与篮圈同宽,绳子两边地上  相似文献   

2.
童健 《体育教学》2003,(2):45-46
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初学者由于受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场地及器材等各方面影响,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快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正手攻球技术,编程序如下:激发动机与技术动作概念的形成———学习技术动作与技术的巩固和掌握———提高技术质量与各项技术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战术练习与比赛的运用。一、正手攻球教学中心理调节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一般来讲大多数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兴趣,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在学习正手攻球初期阶…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排球专项选修课程序教学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珂  李顶  王宏宇 《体育学刊》2007,14(1):102-104
针对传统的排球课教学存在着以竞技运动教学为重,不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随年级的增长被动选择课程难度,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问题,进行程序教学的实验,改变过去纵向单项技术的教学为适应教学比赛从易到难的横向技战术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比赛中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技术,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足球教学比赛是足球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形式。但以往足球教学比赛时常因人多场地少,达不到足够的运动量,学生不仅兴趣低,而且学习效果也差。对此,我进行了试验改革,采用“多人双球制”的比赛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 一、队员人数:每个队的人数为15-25人,参加一场比赛的双方队员为30-50人。二、球:在比赛时用二个不同颜色的球。三、裁判员:每场比赛设置二名主裁判员,用不  相似文献   

5.
穆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33-434
传球技术主要用于二传,在比赛中多数是将同伴垫来的球传起组织进攻,传球时往往需要改变球的方向和速度。提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传垫球技术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强化技术规格、增强场上意识、加强观察判断能力、提高运动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合理选用技术能力等几个方面,提高了学生传垫球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和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足球比赛中,比赛双方对时间与空间的争夺异常激烈,头顶球射门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运动员占据空间,又能争取时间。但由于训练不足,基层比赛中运动员运用得也不够多,经常出现头顶球射门的意识差、对高空球的处理不合理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现提出以下练习方法,和同行进行交流。一、"手足球"比赛(一)练习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5人,且每组各安排一名队员为守门员,在一块篮球场或者一块40米×30米的平整场地内设置两个球门,然后让其中的两组学生进行足球比赛。  相似文献   

7.
排球基本技术一般可分为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五大类,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等配合动作。在排球教学训练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在比赛实践中出现较多的技术动作的学习和训练,而对那些动作难度稍大或比赛中运用较少的技术却有所忽视。从理论上讲,最熟练的技术动作在比赛中运用最多。  相似文献   

8.
<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在适当时候,穿插运用一些教学比赛,无论从生理学或教育学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教学比赛可以起到提高兴奋性使大脑达到良性兴奋状态的作用,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战术水平,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和班级间的友谊,培养  相似文献   

9.
王应 《体育教学》2003,(5):49-49
拜读了本刊2003年第2期《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要素》一文,感到童健老师从正手攻球教学中的心理调节、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和教学比赛这三方面来谈正手攻球的教学训练,确实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牢固性和实践运用能力。但笔者就文中童健老师提出用击打悬吊球来体会正手攻球时又打又摩的感觉却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童健老师探讨。我们知道,攻球技术是各种类型打法、各种层次选手所必备的得分手段,其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应用范围广。它是进攻型选手的主要技术,更是衡量打球者实力和风格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排球技术存在的问题移动的目的是及时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以便完成击球技术。移动是排球比赛中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贯串各项排球技术的“链条”,比赛中任何一项技术的运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技术。移动技术是每一项技术的组成部分,正确而迅速地完成移动,是完成有球动作的必要前提,然而,移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又往往被教员和运动员所忽视。在教学训练中,尤其是在成年队的教学训练中,几乎没有安排专门的移动教学训练内容,即使在打防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11.
把足球运动的特点及战术意识作为教学的要点。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先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建立表相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过相应的实践后,由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因人施教,学习技术动作,然后通过自身的练习和比赛加以巩固,最终达到在比赛中应用自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严锋 《体育师友》2009,32(5):26-27
排球的自垫球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入门动作技术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抛——垫——接”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在尝试自己抛球、垫一次成功球、接住球的过程中,通过切身体会,逐个感受自垫球的动作要领,以初步形成自垫球能力。并在尝试连续垫多次成功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和巩固自垫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游戏比赛以其特有的竞争性、趣味性很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要借助游戏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运动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活跃课堂气氛,完成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教学任务。但是如果在游戏比赛赛出输赢、决出胜负时缺乏恰当的奖惩方式,则常常会使有趣的游戏大为失色,甚至使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设计目的、设计思路、教材与学情分析,单元计划等方面阐述水平四篮球简单进攻配合与比赛教学单元的想法和实施意见。本单元注重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的实际运用,让学生体验在对抗等多变环境下各种技术与简单战术的运用时机、运用效果以及运用价值,并在运用中检验、提高单个技战术与多个技战术的配合质量,检验与提高篮球意识,促进“人—球—人”关系感知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
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术或战术,一般称为前三板球或前三回合。前三板球的运用,自五十年代后期已为我国重视。中国乒乓球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球队很快就挤身世界乒坛前茅,并能保持二十年之久,技术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前三板球技术比外国人好。但是到了七十年  相似文献   

16.
在排球教学训练中,运用教法程序,使动作技术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建立系统的概念。有效地强化概念的理解和形成自控动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排球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教学方法,学习排球技术、掌握动作技能必须经过建立动作概念、简单条件下学习技术、复杂条件下学习提高以及在比赛中运用和巩固技术等4个教学程序阶段,才能掌握所学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足球比赛中队员在场上的传、接、运、顶及一切战术配合,都是为最后射门创造机会。射门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队技,战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射门是足球运动技术的关键。射门的脚法很多,在足球比赛中一般多采用正脚背射门。因为这种踢法,摆动腿的摆幅大,脚与球接触的面积大,因而踢出的球准确有力。因此,仅以正脚背踢定位球、地弯球射门为例,运用数理分析的力法,就球的运行轨迹、击球点、出球角度和在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学训练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借以提高射门技术的质量和教学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动作,快抹球就是其中的一种。快抹球技术动作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被广泛运用,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有的安排了专门的教学或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辽宁女排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在漳州的15场比赛中,运用这一技术,命中率达69.7%;其中,于晓菲在对北京队的一场比赛中,命中率达81.8%。80年7月,辽宁女排在哈尔滨排球锦标赛的9场比赛  相似文献   

19.
高校乒乓球实践课引入比赛激励机制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对比实验、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校乒乓球教学引入比赛激励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比赛激励机制教学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技术学习结果、比赛成绩的好坏,以及在比赛中技术的缺陷,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并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乒乓球技术学习动机;同时,在比赛中学生的裁判知识以及欣赏比赛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另外,在对学生上课表现以及课余健身娱乐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引入比赛激励机制教学后学生课堂、课后练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从单打比赛中运用平抽挡技术的频次、时机、回球落点、"双刃性"等方面对羽毛球单打比赛中平抽挡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期望研究能为平抽挡技术训练和运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单打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运用挑高球技术而形成平抽挡技术的频率最高;在运用平抽挡技术后,对手的回球主要是在挡网和挑后场上;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9~15分段时运用平抽挡技术最多;平抽挡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使自身技术趋于完善;可以节约体力;也可以变被动球为主动球;平抽挡技术可以带动场上速度。平抽挡技术的劣势在于:比赛中运用不当会变主动为被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