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著名作家张炜月在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时,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禁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旧事,  相似文献   

2.
魏琼 《新课程研究》2007,(12):38-39
苏教版第8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难点是引领学生感悟母爱,学会孝敬。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起先是随意一抱,发现母亲竟如此的轻,发现自己竟如此的不了解母亲……这一抱,抱出了万般感慨。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一抱,好好地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这一抱,抱出了动人的世间亲情。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抱母亲》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从标题来看,"抱"是一个很温暖的动作。"第一次"说明了"我"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是第一次爱的表达。母亲把我们抱大,我们却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这第一次的"抱"凝聚着"我"的歉意、愧疚以及感恩之心。课文先写母亲身体的"轻",再转到母亲用弱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我"两次抱了母亲,但这两次抱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是因为护士要"换床单","我"抱起母亲,察觉到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第二次抱是"报母恩",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显然,同样都是抱,母亲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一个字——爱。没有什么比母亲的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中的情节来认识母爱。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三篇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和《第一次抱母亲》,这三篇文章都是着重歌颂人间真情的. 虽然三篇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但这篇文章更倾向于对爱的反思,它以作者第一次抱母亲这件事为引子,唤起作者及人们对爱的思考:母亲对子女付出多少爱,孩子又给予母亲多少关心,从而激发了作者再次抱母亲入睡这样一种感恩的行为.所以说,这是一篇爱的反思性的文学作品,它引发了所有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对于爱的反思.此文是当前中小学感恩教育的典型素材.  相似文献   

7.
一、在"读"中品味"感恩"1.重点反复。《第一次抱母亲》重点写"我"守护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她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眼里流出了泪水。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母爱,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叙述,不需要华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内容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应注重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刘飞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融乐、诗、画三位于一体,营造出了情意浓浓的学习氛围,达到了作者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市科学公开教学评比中,我执教的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降落伞》。课堂教学进行很顺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伞面大小对降落伞下降快慢影响"的实验,下一个环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相似文献   

12.
一、名师的风采前不久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饱含亲情的美文——《第一次抱母亲》。于老师用完整的两课时向听课老师生动、具体地诠释了苏版教材所提出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八字方针,其中的一处朗读指导更给在场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面包发霉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为了迎接一次赛课,我信心十足地做了准备。第一次试上,我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方式,提前一周让学生回家做实验。一周后试上时,实验结果大多数所见到的却不是"面包发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恩情》是我参加江苏省仪征市第二届"真州春耘"课堂教学竞赛的课文。这一课的教学历经"三教",使我在一次次的自我改变中成长。一教:目标偏离教不好《母亲的恩情》(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篇"文包诗"课文。课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不管是"文"还是"诗",都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和游子的感恩之情。备课伊始,我深深地  相似文献   

15.
汪娟 《福建教育》2007,(1):14-15
【案例回放】市里组织的阅读教学优质课竞赛是在一所城郊小学进行的,我执教班级的学生都是近两年从农村转学来的,显得比较腼腆。 比赛前,我带着学生来到这所学校的六楼多功能教室,一口气爬上六楼,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比赛开始了,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学习“翻山越岭”一词时,我启发学生根据旅游爬山的经历理解这个词。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课文《怀念母亲》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这是继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之后,学生再一次学习季先生的文章。对于季老的生平成就,学生并不陌生了。相对于其他课文,《怀念母亲》比较特别。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没有了母亲,我可以换一个文题吗?”上完鲁迅的《藤野先生》、胡适的《我的母亲》及第一单元(八年级下册)的其他写人的文章之后,我给学生命了一个作文题——“我的母亲”。板书文题之后,我正准备让学生来谈谈写人文章的思路及方法,没想到已有学生从另外的角度发问了。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抱母亲》写"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在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感觉到母亲是那样轻。由此回想起母亲用弱小的身体挑起家庭全部生活重担的往事,心里难过而愧疚。全文以对话展开,在"身轻"与"担重"的相互比较中,在"过去"与"现在"的前后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市科学公开教学评比中,我执教的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降落伞》.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饱含亲情的美文——《第一次抱母亲》。于老师用完整的两课时向听课老师生动、具体地诠释了苏版教材所提出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八字方针。其中的一处朗读指导更给在场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