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工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这一现状,文章通过激光加工工训教学的改革和成效,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实践教学对工程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参与国际交流的需要,更是实现工程学位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物反应工程课程在工科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生物反应工程课程改革,通过探索性实践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工程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卓越工程师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该课程的在工科高校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创新训练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工程科学方面的原创性创新成果较少,工程技术上的模仿性创新也不够,而高等工科院校毕业生是工程师的主要来源,因此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成,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开展创新训练。如何在工程训练过程中通过创新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一、传统金工实习与现代工程训练现代工程训练着眼于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使学生能够毕业…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大学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电气信息类和自动化专业的工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开设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综合论文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4个层次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做到自主创新。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整体上对教学效果十分认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等工程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出高质量工程师,而工科高校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的毕业生严重缺乏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很多高校基于CDIO(构思、设计、实施、操作)理念推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倡导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将案例教学法试用于《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中,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进行了改革与转型,结合新工科发展的需求,将全过程教育(TEE)理念与CDIO四阶段教育模式融入到本科生毕业设计改革中,把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能力培养分散到大学四年,旨为本科毕业生能多角度、多学科、多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新的改革探索模式下,学生与指导教师均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显示足够的灵活性、思辨性与创新性。因此,基于TEE-CDIO理念的新工科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将更加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7.
工程师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对工程实践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进行沟通与协调,当前全球经济合作和新媒介的出现对工程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著名工科高校都把沟通能力课程纳入工科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践证明沟通能力课程能够促进工科学生专业成长。美国高校沟通能力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在通识课程中开设沟通能力课程和在专业课程中开设沟通强化课程。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势与局限,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可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宁波工程学院光电子专业着手,剖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专业意识淡薄,实践动手能力差,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师培养三个方面探索工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实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无缝链接。通过学习德国工科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及自身的教学实际,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五点建议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6所研究型大学大四工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揭示社会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536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促进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性总体不强;学生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在于,课程应加强创新与综合等工程思维的培养,弥补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这一薄弱环节,设计归纳式的工程学习经验,配置真实的工程学习场所。该调查结果可为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是工科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加强课程团队建设,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使该课程教学方案更适应"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电气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工程力学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力学作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目前的工程力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适应国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所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考核体系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课程为例,分享了为满足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在如何"正确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引导学生自学;紧密围绕新工科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进行的思考,期望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推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我国工科院校学生在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发展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提出采用“一去三来”的教育方法,让国内师生“走出去”,将教育模式与国际平台“连起来”,将国际知名专家及其课程“引进来”,形成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为核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将年轻的教师与国际知名专家紧密“接起来”,强化国际化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一流”建设驱动下工科类专业的国际化教育新模式,将学生的国际化教育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国内高等院校师生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过程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对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对过程控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能力等措施,提高过程控制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工科专业课考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工科专业课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应大力进行考试改革,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针时单一的卷面考试对工科专业课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工科专业课考试应积极应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应体现出汁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重视;阐述了"大跨空间结构"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相似文献   

16.
李正 《中国大学教学》2012,(3):12-14,56
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工科课程体系要采用贯通式课程设计思想,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强化学生素质;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改革课程体系结构、优化课程总体设计来带动和推进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面向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按照体验式教学方法,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创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更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汪源  周密  王连胜  姚婧 《教师》2013,(29):19-20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指导下,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工科教育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工程领域对可塑性人才的需求,对大学工科教育在课程设置、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责任心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论述,强调了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培养具有执业能力毕业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师范类物理教育专业开设金工课程,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工程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理工科之间的良性渗透,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为适应形势需要,物理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安排,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否则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毗邻广东,毕业生进入广东的人才市场,与兄弟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机械、电子、计算机三分天下”的特点,结合物理教育专业的现状,学校重点引进了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