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李清照的《漱玉词》四九首,其中提到"酒"的有二十一首;《李清照全集(》王步高、刘林辑汇评)收集六十五首词,其中写到"词"的作品有二十八首。作为一代女性词人,李清照不仅具有宋代文人士大夫"诗酒趁年华"的雅趣,而且其爱酒之深在女子中罕见。李清照的酒词,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本文试结合李清照的生平、作品,谈谈对其酒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人墨客钟情吟咏的意象。"酒"给文人带来了创作灵感,也成了文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桥梁。在词的兴盛上,酒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对酒的喜爱之情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她的词常常以"酒"意象来抒情遣怀。李清照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为,有的含恨而作。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李清照词中所表达的愁情意绪都离不开"酒"这个意象。酒赋予李清照无限的创作灵感,而词则为李清照的饮酒增添了高雅的情趣。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著名的女词人,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其词作中多处提及"酒"这一物象。但面对同样的"酒",词人却写下了表现不同情怀的词作,这跟词人自身的人生经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通过从诗酒文化中"人"的境界,来阐释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女作家,她能诗擅文,尤精于词。李清照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宋元及明初、明中时期她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晚明清初时因为当时的词学主情说和才女文化的发展,李清照作为词人被关注,被认为是才女中的翘楚,而且可以与秦观、周邦彦等男性文人相匹敌,并被尊为"词之正宗"、"词家大宗",从边缘地位人物上升到中心人物之一,成为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5.
丁玲 《考试周刊》2011,(82):35-36
李清照的诗词里透射着凄冷到极致的美,黄昏的疏雨,云中的雁阵,湖上的兰舟,西楼的明月,水上的落花,仿佛所有的山川风物,花鸟鱼虫,都能在她的点化下化为忧柔凄美月亮般明亮的千古绝响。而对李清照的解读与研究,岂能"一个愁字了得"。其实,李清照在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也曾经拥有欢乐,更多的是悲情。而她的人生是戏剧的,可以概括为"悲"与"酒",她的词正是她"悲酒"人生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孔子创立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并予以实践,给予我们诸多启示。"诗教"实为人文素质教育之必要手段;其内容要思想性、艺术性并重;"诗教"在方法上"要"温柔敦厚而不愚",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  相似文献   

7.
诗仙与酒     
李白素有“诗仙”之雅称,他的这一雅号的获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浮雕般地刻画了李白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斗酒诗百篇,虽有夸张意味,却真实地揭示了酒与李白诗二者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曹操于建安元年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从此以后,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南征北讨,为恢复国家统一竭力尽智。《短歌行·对酒当歌》一诗当写于赤壁之战前后,此时的曹操已是烈士暮年,自然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为不能有更多的贤士来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中巧用比喻,反复倾诉了一位政治家求贤若渴的复杂...  相似文献   

9.
从诗意的都市日常生活书写到对都市人"存在"的沉思,于坚敏锐地捕捉并用独特的话语方式呈现着改革开放历史变迁中城市的物质膨胀与城市人的精神阵痛。于坚的城市诗是中国当代城市历史变迁的诗性记录。从20世纪80年代诗意的都市日常生活的书写到90年代对世俗化的都市人"存在"的沉思,于坚在诗人和诗歌生存日益艰难的语境下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坚持着诗歌的"原始承诺",坚信"诗是存在之舌",以独特的话语方式思索着当下城市平民的生存状况,挖掘着城市的精神内核,努力实现着从"地理"意义上的城市诗到"心理"意义上的城市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古代酒器、兵器、农具、家具注商五则周照明一。"斗后酒"的"斗后"应如何理解?高二册《鸿门宴):"奉尾酒为寿"。课本注"尾酒"为"一杯酒"。《教参》的译文是"一大杯酒"。"则与斗后酒"。课本注:";!-,大的酒器。"《教参)仍译为"一大拓调"。而对樊啥...  相似文献   

11.
张栻提出"学者之诗"的概念,并站在鉴赏的角度,描述了"学者之诗"的美学效果:"读着似质";"有无限滋味,涵泳愈久,愈觉深长"。通过探索这些提法潜藏的诗学观念,可以发现,"学者之诗"根源于理学家所标举"道",以将"道"传达给读者为旨归,极力淡化诗歌本身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2.
词作"卓然一家"的李清照,在词作主张方面也卓有建树,大胆提出"词别一家"之说,为区分诗词之别立下界石,特别强调了词之为体的合乐特点和文学上的要求。在词作的内容上强调"主情致",在表现风格上强调"文雅",在表现技法上强调"铺叙""典重""故实""浑然"等法度。本文主要在词的形式和技法上,对李清照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对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维称"诗佛",诗作禅意盎然,存"思与境偕"之妙。其三首诗典型地显示了禅诗的三重:《过香积寺》观安禅之境、《终南别业》显骋怀之境和《山居秋暝》感至乐之境,诗中安禅向佛、骋怀参佛、入禅悟佛之致可观。  相似文献   

14.
所谓"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即"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是同光体代表诗人、近代著名诗论家陈衍的重要诗学观点,也被认为是同光体在诗学理论方面的标志性创见。但是,过去学者对此解读多有分歧。通过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内涵进行深入细微的分析,可以明晰陈衍提出此诗学观点的真实意图。同时,同光体作为近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学宋的大纛之下,其重要诗人诗学的具体路径,也各有差异,反映在"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上,其不相合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5.
春秋之际以诗言志的文学批评,自《尚书》提出"诗言志",《周礼》提出"诗六义",到吴三公子季札的"闻乐而论",再到孔子的"兴观群怨",孟子的"知人论世",庄子的"虚静物化"等等,先秦时期知名论者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而又宝贵、零散而又庞杂的关于文学批评的经典言说和著论,表明了对文学批评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批评的人文传统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阐释学资源,在面对阐释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上,同西方阐释学一样也一直存在着分野。或是"断章取义"、"诗无达诂",将阐释的主体因素发挥到极致,以致以比附或政治教化来曲解作品;或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作者本义角度去考证文本的意义,文本没有获得独立于作者之地位。相比之下,"出入说"提供了阐释者与文本关系的有益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18.
"兴"是原始思维或神话思维、巫术文化的遗存,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之"意味"因历史的变迁、民族心理的发展变化逐渐模糊和消融而使后人无法破解,但"形式"层面的思维方式却延续下来并在后人的实践中被不断强化。春秋战国赋诗引诗"断章取义",通过"引譬连类"、"托事于物"而"感发意志"甚至证事证理,这就是"诗可以兴",无非借人之酒杯浇我之块垒;而汉儒的解经活动及给"兴"的定义正渊源于《诗》"兴"的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那么典故亦可"兴",不论语典还是事典,只要进入文本,多言在此而意在彼,无法回避"兴"思维的浸染;典故作为历史的记忆,一旦在后人的追述中显现,其所负载的内涵必以其深厚的底蕴生发出更多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黄琴丹 《现代教学》2015,(Z1):112-113
说到诗,我们自然就会想起《诗经》。孔子以诗、书、礼、乐、施教,诗是孔门之教的首位。"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认为,诗对人的教化作用至关重要。历史上有许多诗人文豪受益于"诗教"。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显示了"诗童"的才气;曹植"七步成诗",取譬之妙,用语之巧,令人叹服;白居易五岁学诗,九岁识韵,十六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佳句;诗仙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其飘逸潇洒令人艳羡;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自小受到  相似文献   

20.
王红灿 《教师》2011,(10):127-127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论及王维山水田园诗,最著名的就是苏东坡的说法:"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王渔洋在《唐贤三昧集》里称王维为"诗佛",欣赏王维的诗,不单停留在诗中的诗情画意,从诗中的禅趣角度我们也许可以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