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缅甸语语音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较好的认识和掌握缅甸语语音构成、发音要领、拼读和书写、基本构词法和简单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初步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深入后续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母语干扰是影响学生正确掌握英语语音的主要障碍。对英汉的元音、辅音、节奏、语调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汉语语音干扰英语语音学习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把汉满语音作了系统的对比,并得出了一些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即运用国际音标把母语和目的语(汉语)语音联系起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母语中接近目的语(汉语)的语音以改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方式进行加工,再教授给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而促进其母语语音在目的语(汉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接触研究表明,目标语学习会受到母语的"转用干扰"。在苗汉杂居区,苗族说普通话会受到苗语母语和汉语方言的双重干扰,形成特有的语音偏误现象。分析苗语、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关系,梳理苗族说普通话的语音偏误类型,有利于认识苗族学习普通话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出解决苗族普通话语音偏误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音系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语调不容易学是学习外语的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学习外语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受自己母语发音的干扰和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发音习惯用在学习外语中去,错误地用母语相近似的音位去代替外国语的音位。这主要是对母语及所学外国语音位的某些不同特点不了解的原因造成的。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当然他们语音方面也就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有共性的,恰当地运用母语的正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文章通过分析英汉语音共性,旨在探讨英语学习中,英汉语音共性现象对英语语音习得的正效应,最大限度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影响,促进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从而使英语语音教学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有共性的,恰当地运用母语的正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文章通过分析英汉语音共性,旨在探讨英语学习中,英汉语音共性现象对英语语音习得的正效应,最大限度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影响,促进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从而使英语语音教学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语音教学贯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干扰”而在语音学习阶段遇到困难。文章将韩国语语音教学划分为提示、练习、生成三个阶段,并提出韩国语音节、收音以及语音变化教学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辅以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扎实训练,将对学生顺利跨过韩国语语音难关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减少母语干扰和语音缺陷对韩国语语音学习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母语——汉语语音的干扰,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语音问题.为了更高效地学习,必须了解、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了学生在语音学习方面存在的六个问题,并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逐一分析,认为充分利用母语知识,合理利用普通话发音来学英语语音,运用正确的发音规则,是突破英语语音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等方式,对缅甸语教学现状、现存问题等进行细化分析,重点结合缅甸语毕业生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缅甸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对策。认为缅甸语教学改革要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课堂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情商教育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缅甸语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缅甸语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缅甸语同属汉藏语系,有发生上的关系,上古汉语和缅文时代的缅语都有长短元音的区别。但通过比较可看出,缅文以至整个缅语族的长短元音和汉语的长短元音是不同的,汉藏语系各语言的长短元音可能没有发生学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ccess to Malaysian government schools is prohibited for refugee children, and hidden refugee schools only reach a minority of Burmese students in Malaysia. This study used a participatory culture-specific consultation (PCSC)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perspectives of Burmese refugee teachers on Burmese refugee student socioemotional issue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using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 preliminary refugee teacher focus group (N = 10: 4 men, 6 women; M age = 26 years), and a primary focus group with refugee teachers who were Burmese refugees (N = 9: 6 men, 3 women; M age = 30 years). First, themes suggested that societal pressures have an effect o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Second, refugee student behavior and emotions ranged from externalizing to internalizing. Third, refugee teachers relied on traditional Burmese methods for managing serious misbehavior. Fourth, with mild misbehaviors, teachers employed more “modern,” student-centered methods. Results inform culture-specific consultation designed to meet refugee education needs.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山学院选修课缅甸语教学反馈情况做分析。问卷设立了15个参照变量,搜集学生的自我反馈信息,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缅甸语的客观因素,为教师更好地教学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提出了优化缅甸语教学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试论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英国入侵缅甸在教育方面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奠定了缅甸现代教育的基础,培养了一批近代知识分子,促进了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英殖民者的教育体制是奴化性的,制约了缅甸教育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资源可以为缅甸语教学提供大量即时性阅读材料、丰富的真实性视听材料,通过在线交流类资源优化缅甸语教学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阅读量,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与口语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缅甸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是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人互相之间称谓的用语。社会交际用语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称呼方式叫做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而这种称呼现象也存在于缅甸语中。试图从缅甸语亲属称谓语外化用法的特点、原因等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边民跨境通婚状况调查——以云南中缅边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缅边境边民跨境通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且被边缘化的群体——"无国籍女性"。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探索新形势下,中缅边境边民跨境通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客观分析"无国籍女性"的婚姻家庭现状,将有利于边境沿线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上,汉语的语词输出,丰富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的语言。东南亚各国语言中汉源借词的借用途径、借用方式以及时间层次都很不相同。文章针对泰语、越语及缅语中的汉语方言借词。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基本语义特点初步尝试对比分析,并简要讨论汉语方言借词在三个语种借词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以及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s of 15 Burm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emporarily studying at two international colleges in suburban Bangkok, Thailand and compares their impressions of and reaction to history with 10 Thai students studying at the same international colleges. This ethnographic exploration of Burmese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to Thai international programs aims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causes of the present day tensio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of the affected student groups.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causation and the student response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neighbor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