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对2010-201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五个赛季的进球数和助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如下:国内球员的进球数逐年减少,外援球员的进球数逐年增多,外援球员的进球人数正逐渐赶超国内球员;国内球员的进球比例和人均进球数远远落后于外援球员;国内球员的助攻能力有所提升,但优势正在缩小,有被外援球员赶超的可能。建议适当的减少锋线位置外援球员,增加国内球员的上场机会;增加防守能力强的外援球员人数;加强防守球员的身体素质锻炼,提升对抗能力;充分调动国内球员场上进攻积极性,增加进球机会。  相似文献   

2.
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114-115
对2008年举行的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A区和C区是射门得分的主要区域,下半场的进球数明显高于上半场,直接射门是进球的主要技术,各支球队在进攻中多采用快攻和反击战术断后组织有效进攻。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总进球数量及场均进球数、进球时间、进球前进攻战术形式、进球前最后1传方式、进球方式以及进球区域6个指标对2021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2阶段争冠组8支球队共32场比赛73个进球进行特征分析,得出争冠组中8支球队的进球特征,为中超其他球队发展进攻与防守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高水平足球比赛进球时段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献资料法,对2002年第17届世界杯32支球队的64场比赛和2002年度欧洲冠军联赛32支球队的144场比赛进球时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中,下半时进球数大大多于上半时;在6个进球时段中76~90min时间段进球数最多,占总进球数的19.9%;16~30min时间段进球数最少,占总进球数的12.7%。结果提示,在比赛中合理利用比赛时间,有效把握得分重点时段.控制失分重点时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创造进球的进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进球情况表明,阵地进攻和快速反击的进攻方式仍是主要的进攻方式;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除主要集中在中路外,各支队伍更注重边路进攻;肋传中是仅次于边路传中破门的战术方法;虽然定位球战术的进球数和进球率都低于上届,但仍是破门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徐洋 《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26-27,4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只球队的7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西班牙队一共打入12粒进球,场均两球,场均进球数列各队之首,进球数与成绩排名相关性不显著;西班牙的射门区域集中在罚球区,其中球门下部是进球的主要区域;由中场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下半场进球率高于上半场,其中最后15分钟进球数最多;中场是西班牙队进攻的主要发动区域;抢点脚射是西班牙队射门的主要方式,脚内侧技术运用较多;进球前传球三次以内进球数最多,三次传递以上无进球。  相似文献   

7.
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122粒进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总进球数、得失球、进球时间、方式、部位、区域、进球队员位置以及先进球方胜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为:场均进球低于前两届水平;伊朗,韩国和日本得失球小;进球数最多在76min以上;先进球方胜率75.9%;进球方式最多的为抢点脚射;定位球进球占比高;右脚威胁性最大;2区占总进球数62.3%;前锋是进球主要功臣。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等方法,对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中60场比赛产生的122粒进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场均进球2.03粒;“61-75min”与“76-90min”2个时间段进球数量最多;前锋位置的球员进球数最多;抢点直接射门仍是最主要的射门得分方式;球门区和罚球点之间的7区是进球最多的区域;球门的E区进球数最多,球门C区进球数最少。  相似文献   

9.
对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支球队32场比赛的90个进球的进攻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阵地进攻进球数位列各进攻形式之首;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路线;进球前通过传切配合是进球数最多的技、战术手段;经过2次传球的进球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
第11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第11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支球队31场比赛的75个进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的进球数,且各时段的进球随比赛的进行逐渐上升。进球的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仍然以脚射进球为主,头球的数量有所增加,提高了足球的立体型技战术水平。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仍然是前锋队员,中场队员的进球数增加,后卫队员进球数最少。边路进攻是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定位球也是本届欧洲杯进球的另一种重要的进球方式。进球传球次数符合足球获胜公式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鲶鱼效应"在CBA联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利用"鲶鱼效应"可以使各球队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球员潜能,提升CBA联赛的商业价值;在运用"鲶鱼效应"的同时,"鲶鱼效应"也会带来过分依赖外援、忽略本土球员培养等负面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外结合"、培养新兴球员和改革引援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目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分析新赛季CBA联赛外援使用新政策对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带来的制约和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得到:在目前CBA联赛外援的制度下,各支球队过分依赖外援的发挥平均出场比赛时间达到了41.2分钟,大大缩减了年轻队员的比赛锻炼机会;在目前我国后备力量的培养模式下,这种制度非常不利于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女子篮球联赛的开展提供咨询。研究表明:我国女子职业篮球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提出了:加大联赛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完善球员转会机制,树立良好的形象;抓住体育全球化机遇,改变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篮球联赛竞技水平,加强后勤保障体系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我国女子篮球联赛中的比赛胜负是否受裁判员的影响。结果发现:裁判员的判罚行为受到来自主场的噪音等因素的影响,裁判员是我国女子篮球联赛中比赛胜负影响因素之一。提出了降低裁判员对联赛比赛胜负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陆广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291-292,29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近几个赛季CBA联赛中“问题外援”频繁出现的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就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把握引进关、建立球员档案、给予外援更多人文关怀与提高本土球员能力,减少对外援过分依赖等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汪超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274-277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CBA联赛赞助现状进行分析得出,CBA职业联赛的收入主要是赞助商的投入,在融资单一的情况下,各俱乐部以出售冠名权来充实资金。对赞助商的类型以及在保护赞助商的权益上进行了分析,其中赞助商的类型包括: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和官方供应商三类,在保护赞助商权益上主要以:赛场广告发布、门票、联赛专用服装装备、联赛指定用品这四种措施实施。最后提出对策:要构建稳定,资金财力大的赞助商群体和赢得国外赞助商的青睐来投入赞助,从而不断推动CBA联赛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排球联赛市场现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献资料法,对我国排球职业联赛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肯定了排球联赛市场6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排球联赛市场还存在着俱乐部有名无实,联赛冠名没有引进竞争,球队吸引资金困难且数量较小,收视率和现场观众数量少,球员转会市场冷淡,媒体对联赛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英足球联赛球员转会制度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足球职业联赛以来,其球员转会制度经历了自由转会、挂牌摘牌转会等变革,2005年又实行了新的转会规则,但仍未能有效遏制球员转会中的成功率低、球员利益没有保障等不合理现象。本文以英格兰成熟完善球员转会制度和已经形成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体育法规制度为参照,从转会制度、球员主体、联赛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我国足球转会制度更加合理、规范,使我国职业联赛能够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足球职业联赛以来,其球员转会制度经历了自由转会、挂牌摘牌转会等许多变革,2005年又实行了新的转会规则,但仍未能有效遏止球员转会中的成功率低、球员利益没有保障等不合理现象,本文从转会制度、球员主体、联赛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转会制度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quad management, injury and physical, tactical and technical match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n a professional soccer team across five consecutive league seasons (2008–2013, 190 league games) with specific focus on a championship-winning season (2010/11). For each player, match participation and time-loss injuries were recorded, the latter prospectively diagnosed by the team's physician. Defending and attacking tactical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vestigated included ball possession and possession in opponents' half, passes, forward passes, completed passes and forward passes, crosses and completed crosses, goal attempts and goal attempts on target, successful final third entries, free-kicks and 50/50 duels won/lost. Physical performance measures included total distance and distance covered at high-speeds (≥19.1 km/h).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2010/11 season, squad utilisation was lowest potentially owing to the observed lower match injury occurrence and working days lost to injury thereby increasing player availability. In 2010/11, the team won both its highest number of points and conceded its lowest number of goals especially over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season. The team also won its highest number of games directly via a goal from a substitute and scored and conceded a goal first on the highest and lowest number of occasions, respectively. Whil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 detec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me attacking and defensiv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cross the five seasons, these were generally not distinguishing factors in 2010/11. Similarly, univariate ANOVA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unning distances covered across seasons, but the trend was for less activity in 20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