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亦老师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他的身上最具有仁爱慈祥的特质,他以他的仁爱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需要情感贯穿于始终的心理体验。罗素说过“凡是缺乏教师的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爱是情感的基础与表现。没有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就不可能会有成功的教育与教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因此。让情感充溢于英语教学之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身上的有着宽厚的仁爱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处世方式和文学创作,也集中的体现了我们民族可贵精神。在柳宗元的一生中,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始终没有忘记的是仁爱和忧患。在他的创作中,无论是何种体裁,无论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贯穿始终的主线都是爱与忧。仁爱和忧患在柳宗元身上,又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因仁爱,忧患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因忧患,仁爱表现得更为宽厚。他的人生悲剧,可以说,是仁爱和忧患的悲剧。他的不朽,也是仁爱和忧患精神的不朽,是民族精神的不朽。  相似文献   

4.
正仁者管建刚管老师待人、做事,实实在在,不矫情,不浮夸,能帮的他会帮,需引领的,他义不容辞。同事胡老师参加省里音乐赛课,得了一等奖,评委让写个反思,推荐给《江苏教育》,胡老师请管老师帮忙。管老师不懂音乐,没关系,他有写作的经验,依着胡老师的内容,列提纲,提问题,反复多次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章发表了"。别人看来,何必做这些"分外事",多累呀,有时还会"吃亏",而他说出了心里话:"这些‘分外事’,正是一个人肩负更大的责任,正是将自己的事业、学术撑大的时候。"管老师成功的秘密,这应是其一。管老师用"仁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喜爱,  相似文献   

5.
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恪尽职守,成就一种高度。他就是‘恪尽职守’的戚广亮老师。"三十年风雨教育路,润物无声,洒下一片青葱。她用三十年的光阴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教师的仁爱、责任、奉献。她就是‘默默奉献’的华小平老师。"机会总是垂青随时准备拼搏的人,成功总是伴随孜孜求索的人。  相似文献   

6.
在风景秀丽的泰山脚下,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看不见绚丽的花朵.但能倾听春光的呼唤:虽然他们看不见湛蓝的天空.但能触摸阳光的温暖:虽然他们看不见老师慈祥的面孔,但能感受无私的关爱:虽然看不见同学的笑脸,但他们却能互帮互助,情同手足。虽然他们是残中之残,但在泰安盲校这样一个以“以仁爱之心育仁爱之人”为办学宗旨的特殊校园里.他们却在用非凡的毅力和精神构筑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仁爱之道     
于丹  黎义全 《课外阅读》2008,(10):60-61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他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于丹认为,仁爱不  相似文献   

8.
林肯--“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世人敬佩,不仅在于他对国家的贡献,更在于他始终闪耀着“人”的光辉品质--宽容大度,仁爱,正义,谦逊,智慧。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笔者发现要想教好学生,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做好以下两点:一、真爱学生、宽容大度.  相似文献   

9.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不仅是医学家也是思想家。他一生行医济世、治病救人,他的《伤寒杂病论》成为医学经典。他坚持勿求名利、众生平等、追求真理的"仁爱"观,高尚的人格,精湛的医术,博大精深的"仁爱"思想不仅成就了"医圣"之名,同时对后世医学家优秀医德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仁爱"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弘扬张仲景的"仁爱"思想,有利于推动正确义利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老师:博博是小班第二学期从外地转到我班的;他是一个特别不爱说话的男孩儿.从来不向老师打招呼,即使老师主动与他打招呼.他也不说话.这使他的父母和我们老师都感到很尴尬。我更是感到惭愧.因为我没能帮助他,我是他的老师,我有责任帮助他.如果我不能帮助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我还配做一个高级教师吗?于是我向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并请他们配合.以免对他的今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高三以后.张放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像以前那样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儿子了,他不如原来听话了.还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去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也反映说张放在学校经常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老师批评他,他还认为自己有理。家长和老师都说张放变了。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2011,(9):5-5
俞敏洪:老师一句话能改变孩子一辈子的命运。老师要给孩子梦想,不管碰到怎样落后的孩子.都应该鼓励他.老师可以用纪律约束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侮辱他.把他看得一无是处。在我生命中最喜欢的老师就是能够鼓励我推动我前行的老师。不管在什么状态上.你都受到鼓励.这样的老师就了不起。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69):190-191
<正>时光飞逝,一转眼我从事幼教工作已经四年了。2014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我至今还记得,他在会上谆谆告诫老师们一定要做"四好"老师。即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根据这四点要求,我在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四好"老师,因此,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此阐述。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巴特尔说:“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拥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教育就是爱,唯有爱才能改变一个人。教育离不开爱心.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另外.人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幼儿时模仿父母,在学校模仿老师。学生在教师给予的关心、热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如何待人。同时.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的是学生对这个世界的爱。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低沉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业务出色的李医生,因为病人的意外去世而深深自责,虽然在法律上,他并没有责任。为了良心,在责任和道义面前.他没有退避,而是避轻就重地选择了连续十多年资助病人的孩子。妙手是技术.仁心才是美德。他纯洁的仁爱和长大的孩子告诉我们.给他人一份帮助.定会收获一个美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6.
喜子 《小读者》2011,(1):47-47
10年前.一个山村中学的少年,随老师到县城参加全县中学生数学竞赛。考试开始后,少年心中窃喜,因为考场的监考老师恰好是他的老师。他想:在关键时候.老师一定会照顾他的。  相似文献   

17.
张凯 《江西教育》2010,(1):87-88
小赵老师刚毕业走上讲台。去年,学校领导让他接手初二(5)班。对于这个班级.大家都心照不宣,这是整个年级里纪律最差的班.课堂上经常乱哄哄的.学生迟到更创造了学校通报批评次数之最。这个班原来的班主任梅老师主动要求换岗.他说他承认自己败给了这个班。学校老师都想看看.这个小赵老师怎么“对付”这个班。原来的梅老师也算是老教师了,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上.学生小A当场指出语文老师把词语“尴尬”的偏旁写错,使老师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老师当时也满脸堆笑表扬了小A.但在以后的语文课上.老师就开始对他视而不见,再也不喊他发言了。刚开始,小A对此还不以为然,照样举手,但时间久了,老师还是不叫他.小A终于泄气了。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小A整个人也变了,原来活泼开朗的他变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语文成绩也开始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9.
黄爱松 《师道》2013,(12):16-17
李镇西老师是我崇拜的老师.我经常读他的博客他的书,他的很多言论都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他的这段话对我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最近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一个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必交于一点.老师还说当年爱因斯坦上中学时,因为他的老师介绍了这个结论后,他觉得很有趣,从而使他渐渐地迷上了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