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2年的中国武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02年2月6日,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举行了迎新春新闻通气会。会上,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杰先生向新闻界通报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武术协会围绕着中国武术进军奥运会这一重中之重的大事所做的工作,并通报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力争将8个竞技武术个人套路项目推进奥运会的进展情况除此之外,李杰先生还通报了今年中国武术协会将要开展的工作以及工作重点。万事俱备,东风已起。2002年的中国武术,乘着进军奥运的东风,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姜惠  赵敏 《武当》2004,(12):57-57
由国际武联、中国武协主办,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论文报告会,于2004年10月18日在郑州市召开。本次论文报告会是本届传统武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武术传统的过去、现在、未来”,出席本次报告会主席团的有原亚武联主席徐才先生、郑州人民政府副市长龚立群、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韩时英、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王筱麟、科研学术部部长康戈武等人。  相似文献   

3.
朱修林 《武当》2000,(12):45-47
二十年之前,拳友借给我一本抄本,名日《气功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作者周潜川),我一口气复写了三本,边抄边学,由此“习文学武”开始了。不觉数十年过去了.无形中成了周潜川先生的间接门生,“破译天书(无插图),继承祖业,以文化图,造福人类”,成了我的宿愿。  相似文献   

4.
略论“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瑰宝,对中国、对东方甚至对世界的体育运动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其发展历程中,中国武术不仅汲取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料,而且汲取过外来文化的养料,特别是在近代,因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才逐渐形成了近代体育的形式,具备了近代体育的特征,从而得以走向世界。因此,进行“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这一历史现象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武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5.
徐明军 《武当》2000,(6):35-36
1989年国家体委决定把包括中国武术协会、中国足球协会在内的六个单位实体化,允许进行经营开发,可以搞经济实体。十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如果以经济领域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足球的实体化改革无疑取  相似文献   

6.
期望武术走进孔子学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和中外交流的发展,中国武术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而来的逸闻趣事也越来越多。三年以前,在美国纽约,我国一位留学生因访友回宿舍晚了一些,在僻静的街道上遇到了两个持刀劫道的青年。他灵机一动,亮出一个武术动作,迅雷不及掩耳地向他们直扑过去。两个歹人一见,大声惊呼:“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吓得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7.
王承磊 《精武》2003,(1):17-17
我既是《精武》的忠实读者,又是一位功夫习练者。想当初,师父教武,除了基本功训练没有别的。六年多过去,我却从中获益匪浅,感慨之余写下此文,以告诫众多功夫爱好者:“最高深的招式,亦是最简单的。”  相似文献   

8.
榆林 《中华武术》2006,(8):0-11
多年过去却岁月无痕,吴京仍然是可爱的大男孩模样,笑起来有点儿坏。马不停蹄拍戏、飞来飞去宣传的吴京最近回到了北京。终于有机会感受到他最近这几年的心情转变,听他畅谈各地见闻和拍戏的感受,听他分析解剖近期饰演的影视  相似文献   

9.
文龙 《精武》2005,(1):52-54
韩先楚将军幼时顽皮好动,而且胆子很大。乡里拳师杨鸣河见他是块练武的坯子,便教授他少林拳法。韩先楚很感兴趣,日夜苦练不辍,进步很快。  相似文献   

10.
刘绥滨 《精武》2003,(1):24-26
看了此文题目的读者,一定会以为很可笑。谁不知道武术呢,恐怕连三岁孩童都能舞拳弄脚,毕竟现在电视上的武打片太多,连张艺谋这样的大牌导演都对武打片青睐有加。过去,武侠、武打都上不了台面啊。可是。人们真的对武术很了解吗?待你读罢此文。你就觉得此文题目一点也不可笑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25日,北京武术界的老字号——北京四民武术研究社为他们的老社长牛宝贵先生举行了七十寿辰庆典,表彰了老人五十年来为武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继承、发展、振兴四民武术社这个百年老社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于志钧 《武当》2003,(3):29-31
一、是个人攻讦,还是原则性争论 2001年《武当》7、9两期连续刊载周伟良先生的文章“这是学术讨论吗?——简析于志钧对拙著的三篇评论文章”,说我对周先生的文章“断章取义”,“撒泼中伤”。周先生把关于中国武  相似文献   

13.
史明 《武当》2007,(8):24-27
龙形八卦推手是著名武术技击家傅振嵩(1881-1953)前辈生前所创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其长子傅永辉(1913-1993年)先生将其整理成文献给国家的。二十年过去了,笔者曾走访了许多地方,可惜的是知者不多,练者更少。为不使这一八卦门绝技免于  相似文献   

14.
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传承福建南少林雄风的中国福建泉州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于2004年12月18~20日在古城泉州举行。今年福建省的武术活动颇为频繁,据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阮宝翔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3年,福建省举办过4个全国性的武术活动,而2004年一年就举办了6个,仅泉州就承办了三项活动:9月的全国武术散打俱乐部比赛预赛、12月的决赛和12月的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难怪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龙开玩笑:“2004年的武术可以说是福建年,12月是泉州月。”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23日,美国纽约国际机场上彩旗招展,鼓乐齐鸣。美国国术总会会长钟万年先生和中国驻纽约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守候在停机坪上,等待着一位中国客人的到来。美国当地时间上午10时30分,一架银白色的波音757客机缓缓地降落在机场。当太极名家陈庆洲先生在随从人员的陪同下走出机舱时,在众多的迎接人员中,有一位金发碧眼名叫艾克特的美国女记者兴奋地跑过去紧紧地拥抱陈庆洲,不停地亲吻他的面颊,哽咽着说:“陈师父,弟子总算把你盼来了。”  相似文献   

16.
宋栓柱 《武当》2004,(5):34-34
一代宗师陶宝立先生系河南长垣县马道村人,居住洛阳涧西,生于1903年,卒于1994年,享年91岁。陶老先生酷爱武术,一生修真,留下谱论,传与习武君子,专心细玩,以思其理。  相似文献   

17.
20人说20年     
《中华武术》2002,(11):4-5
中华武术魅力无穷。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武术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武术。你们有幸从事武术的宣传报道是很光荣的,任务也很艰巨。 《中华武术》杂志作为传播武术的专业媒体在过去20年中发挥了特殊作用。由于你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华武术》已成为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最喜爱的刊物之一。作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贵刊的普通读者,我衷心祝愿《中华武术》越办越好,在挖掘传统武术、全民健身、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创造新的业绩。在武术进入奥运会、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李梦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名誉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8.
武管 《武当》2004,(12):60-62
一九五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一九五二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书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人们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等。  相似文献   

19.
形意十三式     
刘敬尧  王庚魁 《精武》2005,(9):20-25
形意新十三式是打人的功夫,练之纯熟,发手即伤人,所以过去师傅多择徒秘传,也因此,该功夫流传不广,今识其者不多,并有讹传。经方家斧正,现此功原貌与此。望习者慎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行将过去,迎来2006年,又是一个亚运年。从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到1994年第12届广岛亚运、1998年第13届曼谷亚运、2002年第14届釜山亚运,武术进入亚运会奥林匹克赛事,已整整4届。15年间,武术所走过的这一延绵连续的历程,是竞技武术不断发展,亚洲及国际武联乃至各国武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亚奥理事会的决策和决定当属功不可没,亚运会上增添了除奥运项目之外的亚洲特色项目,如武术、藤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