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它是进行任何一项工作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本文作者尝试将“PDCA”循环的基本思想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结果表明“PDCA”循环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介绍了信息管理软件──“体育院系教学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特点及其在加强体育院系素质教育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体育院系教学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进行体育教学管理、分析与决策的基于ASP.Net和C#的三层数据库的网络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科研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任务的二重性,对体育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高等学校体育科研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并就高校体育科研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贾爱萍 《体育与科学》1995,(5):14-15,F003
1 引言 按一般划分,体育分用三大类,即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或称大众体育、社会体育),依据,“体育学”的概念范畴亦分出“竞技运动和训练”、“学校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其实社会体育不是一个定义性的概念,只是限定性、界定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人”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电视人”等概念的提出和体育实践为“体育人”的提出提供了条件。历史上的“体育人”具有运动和体育、技术和科学、体力和智力等内在矛盾。“体育人”在当前中国体育分析中是一块理论基石,现代中国“体育人”的特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体育效益、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法等课程已有六十年历史。解放前,我国的体育系科都开设了“体育教学法”或“体育教材教法”。新中国建立之初,体育系科仍然设有这门课程。一九五六年苏联体育理论专家凯里舍夫来华讲学,自此,我国以“体育理论”课程取代了以前的“体育原理”、“体育教学法”,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的逻辑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探讨了“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的科学性。认为:“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区分开来;从逻辑学角度分析了目前“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存在的缺陷,并对“学校体”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进行了再定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专著、报刊、杂志的基础上,将有关体育经纪市场的理论与在实践操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及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我国目前体育经纪行为,对如何规范体育经纪市场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体育与文学的关系谈"体育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历史起源、哲学基础、心理功能三个方面阐释了“体育”与”文 学”的密切联系,并结合“体育文学”的发展,提出了“体育文学”的概念及未来“体育文学”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期能以全新 的思维理念引起人们对“体育”与“文学”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进一步促进“体育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探索型”、“传授型”、“发展型”、“综合型”教学模式产生的思想根源及这几种教学模式的进步意义和存在不足后,指出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未冲出原有教学模式的包围圈,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改苹均带有各类型教学模式的“烙印”,并就体育教学模式的统一与多样、体育教学怎样为终身体育服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概念体育”的提出、沿革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解读“概念体育”的实质与内涵。研究认为,借鉴美国“概念体育”教学理论的经验,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进行调整,坚持运动实践和活动教育,但重点转向“运动的人本价值”而非运动技能本身,使学生明了“运动对人和人的生存与生活如同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努力实现体育课程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构建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学校体育价值长远有效,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迈上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与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的体育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正在逐步形成。从“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与构建思路,为全民健身铺路,为体育决策者提供可操作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确定体育概念前提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对体育概念的讨论,其注意点首先应置于对“非体育”的确认。只有在“非体育”被定位的前提下,“体育”自身才能显现出来。“非体育”是指与“体育”成并列关系的对象和作为“体育”上位概念的那个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等方法,综述海洋体育学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海洋体育”与“滨海体育”的区别,界定海洋体育的概念;研究表明:海洋体育可划分为“滨海体育”、“近海体育”和“远洋体育”;海洋体育发展特征具有:复杂性与简单性、多元性与运动性、交叉性和本源性、学术性与应用性;海洋体育的发展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促进了人们对生命过程的质量追求,丰富的休闲方式向着海洋体育休闲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素质薄弱生”得到转化;学校体育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体育尖子生”、“体育素质薄弱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卫 《体育学刊》2003,10(4):1-3
采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理念的讨论和理解,认为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体育实践有其局限性。主要观点:体育是人产物,应“以人为本”。“人体育观”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和人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意识。在进一步认识体育和对现代体育“异化”的批判中,都需要有一种人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人体育观的渐入。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大力发展社会体育,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统一在“生涯体育”的体系中,重视“生涯体育环境”的充实完善,注重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我国现阶段应从发展“终身体育”的高度,重视“终身体育环境”的充实完善,重视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努力发展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18.
“和乐体育”教学思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乐体育”是在挖掘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论及“终身体育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本文从“和乐体育”思想渊源、含义和教学模式入手,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中营造“和乐”情境,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树立“终身体育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梳理我国终身体育理论研究现状,提出终身体育研究要跳出工具价值,重塑终身体育意义价值;跳出学校教育领域,构建终身体育体系。身体素养理念为终身体育确立了从“离身”到“具身”、从“表现”到“体验”、从“割裂”到“整合”的价值取向。构建“双全—双生”终身体育个体发展理论,以情感、身体、认知、行为4个维度作为终身体育的个体全面发展要素,以全生命周期为参与时间,指向生命体验的获得,以形成生活体育文化为价值追求。构建“融通—共生”的终身体育体系发展理论,认为终身体育体系应包含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面对3类体育形态发展目标有分歧、认识定位有偏差及协同合作有壁垒的问题,提出通过以身体素养培育为目标促进各形态体育融通,以终身体育体系化发展为路径促进各形态体育共生来破解。  相似文献   

20.
浅谈“快乐体育”之不快乐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玲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114-115,119
“快乐体育”表面上看似一句口号,但实质上却有着极其丰富的理性内涵和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因此,“快乐体育”口号的提出是严肃的、沉重的。“快乐体育”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不是教学的手段,它应当是“体育”与“快乐”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