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及对外开放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生均值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最低要求理论上有差距;体育场馆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开放的形式主要以场馆租赁和紧缺场馆的有偿开放为主,没有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珠三角地区已开放学校为例,对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2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模式,以部分场馆无偿开放为主,部分场馆有偿开放和所有场馆免费开放为辅;场地开放时段依次为:双休日全天开放、节假日(寒暑假)开放、周1至周5早晚开放;对外开放对象以本校学生为主,其次是社区附近的居民;体育场馆开放主要由学校独立经营管理形式进行,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安全问题。建议:对外开放的学校应加强宣传,增强群众的安全、卫生意识;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入校锻炼人员的分类管理;体育场馆开放初期宜选择安全性高、易操作、好管理的模式;在有一定的场馆开放经验后,可适当增加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0%的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的对社会开放;对外开放的场馆类型中,有偿开放的多为室内场馆和游泳池(馆),无偿开放的则多为室外场地;在开放时间上,有偿开放的时间段多为下午和晚上,而无偿开放的时间段则多为早上和下午.影响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因素主要有领导和老师的思想意识、学校及设施的安全问题、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条件、高校本身的条件、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九个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是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为有偿向所有人开放,开放时间大部分为全年开放,服务对象为中产阶级;管理体制正向事业单位编制和企业化管理的双重格局发展;场馆规模和功能、收支失衡、体育消费水平、政府扶持政策等是影响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西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与经营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西安35所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西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严重短缺;西安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没有融入社会,经营的立体规模有限;经营效益较差。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资金应积极向社会融资,以弥补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投资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九个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是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为有偿向所有人开放,开放时间大部分为全年开放,服务对象为中产阶级;管理体制正向事业单位编制和企业化管理的双重格局发展;场馆规模和功能、收支失衡、体育消费水平、政府扶持政策等是影响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推行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影响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赢利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影响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赢利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场馆条件和经营思想两方面,稀缺性场馆能较好赢利,采用一定的科学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学校也能较好赢利。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赢利效果既需要场馆条件作基础,更需要科学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作保障。  相似文献   

9.
谭刚 《体育世界》2008,(3):42-4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南昌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现状。并结合理论分析高校场馆的开发利用的形式,从而探索出一条高校场馆资源有偿开放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晋中市5所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有偿开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与场馆的地理位置、开设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消费观念有关。文章试图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高校体育场馆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国主要的6所体育院校场馆的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得知这些场馆在课余时间都进行了无偿或有偿开放。但是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如:外来人员大量进入学校场馆并与学生竞争,挤占了学生本该享有的体育资源,使得在校学生使用场馆的正常时间得不到保障;一些有偿开放的场馆不但对社会人员收费,也对在校学生收费,这样就加重了后者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在校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同时社会人员大量进入体育院校,也为在校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结合体育院校专业特殊性,笔者认为体育院校场馆应该有别于其他院校,除寒暑假外,应适当减少对外开放时间,优先满足在校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功能是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场地和设施,同时也可向社会开放以满足社会民众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以及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作为校市共建的体育场馆,面向学校内部和社会同时开放是运营管理的必然选择。可通过拓宽筹资渠道、走市场化经营模式、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经营的关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等方式加强对校市共建共享的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在保证高校教学与学生课余锻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是深化体育治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体育治理的空间逻辑。采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就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类型、评价与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公共体育场馆体制机制改革最根本的是治理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的治理实质上是关于政府、主管部门、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安排,两权分离与委托代理是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研究问题的源起;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的实践,分为决策权上位型、决策权中位型、决策权下位型三种治理模式,三种模式在治理结构和机制方面有明显区别;从国家、社会与市场视角建立法人治理模式评价的九个维度,对我国三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探讨中国公立体育场馆法人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决策中位型模式下公共体育场馆内部治理结构构建路径,重点从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部治理机制构建、外部治理机制构建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场馆设施标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保证赛事的顺利运转,创建国际化大都市无障碍语言环境,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水平服务,所有奥运场馆及公共设施都应配备大量的符合国际规范标准的中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标志。参照以往奥运会举办城市公共标志系统的应用实例以及国家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相关标准,探讨了北京奥运会场馆设施中的公共标识系统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揭示福建省体育系统所属公共体育场馆规模、开放项目、地理位置、场馆设施的现状以及场馆开放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放开的管理工作,在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隐患和社区体育俱乐部学校资源共享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了志愿者服务辅助管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社区体育俱乐部志愿者辅助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保护包括学校体育场地在内的学校财产。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态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情感,可以更好了解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态度。为了更好研究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情感,特选取了新浪微博这一新兴平台,截取2011年7~8月份新浪微博中所有包含"亚运场馆"的帖子,利用词频分析工具对微博内容进行主题词分析,提取出表达公众情感的高频词汇,引入情感价值论的分类方法,分析网民对亚运场馆的情感,并对网民情感分别与网民性别、网民使用媒介工具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蒋向华 《精武》2012,(33):65-66,68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体育事业产业化的推进,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各投各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公众开放的大环境下,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比例较高。但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随后,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运会以后,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有限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于此相对应的是学校占有大量的体育场地设施却对外开放不足,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运营模式与制约其对外开放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显鹏  刘云发 《体育科学》2005,25(12):12-16,27
对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标准、特点、经营与创收渠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我国未来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