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科技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深深嵌入到每一个行业的核心,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去了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新的机遇。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融合,进一步拓宽了传统新闻媒介的发展渠道,引导新闻传播的智能化发展。本文集中阐述了利用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在现阶段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具体影响,同时阐述人工智能所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舆论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网络舆论环境日益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一现实背景,从认知规律出发,探索“善抓热点”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了顺应认知规律创新舆论传播内容及媒介、走群众路线找寻“流量密码”、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信息竞争力、吸纳和培育“圈层发言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舆论工作面临信息飞沫化、网络舆情危机常态化以及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化等严峻挑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把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网络舆论工作实践,探索现阶段网络舆论引导的可行路径,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网络舆论生态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基础层技术从信息流动、舆论主体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对舆论生态产生底层影响;交互层技术通过直接参与用户的信息收发与互动对舆论生态产生中介影响。文章探讨了智能技术在加速信息传播流动、促进表达多样化与跨圈层互动的同时所带来的虚拟舆论主体、舆论操纵、价值观失衡、智能区隔等风险。为此,文章建议利用区块链、人机协作和价值观植入算法等技术方案,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叶秀端 《东南传播》2020,(10):17-1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方向。通过5G移动网络重构与用户的连接,借助AI技术打造自动化内容生产模式,通过内容共享构建"价值共同体",是智慧融媒体的发展逻辑。内容建设是融媒体的根本。融媒体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用户信息消费场景、感知用户信息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提升其传播力,扩大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6.
王勇 《现代视听》2013,(6):26-30
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共同构建的新媒介环境给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带来了新挑战。党政干部开设微博,可以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成为网络舆论领袖,并进而利用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微博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来引导舆论,这是新媒介环境下舆论引导的重要策略和创新。作为网络舆论领袖和微博博主,党政干部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并遵循微博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新闻传媒业,不仅重构了新闻生产流程和传播模式,也使网络舆论场呈现融合性与圈层化、互动性与情感化、精准性与碎片化等特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神舟十三号”网络报道中,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三大主流央媒通过多维度的议程设置、仪式化的叙事模式、“破圈”式的传播策略建构了“航天梦”、航天强国的主流舆论场,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接二连三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对当今的舆论引导提出挑战。新旧舆论传播主体构成当前舆论引导的"双核"结构,"双核"化的舆论引导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同时又面临舆论环境变化的新挑战。本文由此提出实现"双核"舆论引导结构向"双螺旋"结构的转化,以此更好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宫玉婷 《新闻世界》2011,(11):222-223
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对舆论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只有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进化为通用型AI,文章探讨这一背景下舆论受到的冲击及舆论如何保持民意的纯粹性。【方法】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及思辨研究,通过对舆论主体、本体、客体等追问反思进行研究。【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给舆论带来致命冲击:舆论主体“非人化”,舆论本体“虚假化”,舆论客体“无理化”,舆论传播路径与规律被颠覆。进而引发国际舆论场更加复杂,国家舆论风险加大,资本、技术操控舆论,虚假信息横行,用户深陷舆论茧房等舆论风险。【结论】文章认为应建立ChatGPT的使用边界,在舆论等领域内暂时限制其应用;政府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研发,牢牢把握舆论话语权与引导权;用技术治理技术,开发AIGC检测技术;同时还应开展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升用户使用、批判AI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发展战略之一,对中国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档案行业也不例外.论文概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技术,认为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智能收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智能分类与检索、智能化档案价值鉴定、智能化档案安全管理和智能化档案提供利用服务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7):37-44
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学术界对网络舆论的含义特征、生成机理、传播影响、监管引导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省思前瞻,在深入调研我国网络舆论管理的体制机制现状基础上,结合网络舆论生成及风险演化机理,研究网络舆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联动机制,从理论、体制、机制、技术等层面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网络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将成为今后网络舆论深入研究的理论突破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郭海威  黄楚新 《传媒》2021,(9):88-90
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由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创新能力、议程设置能力、网络舆论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及网络舆论空间的综合治理能力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体系.当下,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党的网络舆论引导的权威性、适用性、有效性、深入性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党的网络舆论引导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研究提出从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强化网络舆论底线思维、巩固壮大网络舆论阵地、统筹优化网络舆论治理四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介的普及和应用给我国的传统媒介带来严重的挑战,并给生存其中的舆论环境造成了广泛为深刻的影响,给传统舆论的引导方式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当今时代里,只有充分地适应新媒介环境带来的挑战,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利用权威媒体的优势,继续发挥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中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掌握舆论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李御任  翟红蕾 《视听》2023,(5):7-10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发广泛关注,其基于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学习和训练,能够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反应。然而,ChatGPT也存在诸多舆论风险,主要包括意识形态风险、生成虚假信息、内容监管和审核难度加大、引发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等问题。对此,应当强化技术落地,占领舆论高地,完善监管机制,加强AI层面立法,开展类ChatGPT伦理认知训练,并建立网络暴力和虚假信息识别机制,提高类ChatGPT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水准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其中以科技发展为主导的全球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革新,依托于网络平台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正在加速介入舆论场的传播生态体系,因此新时代构筑网络强国以及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促成新舆论场的形成。事实上,智能算法推荐技术下舆论场却逐渐威胁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客观新闻事实被损耗、人的主体意识被消磨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被侵袭等多重挑战不可避免。为此,重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着力于摆正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状态从而形塑算法认知,并且构筑起坚固的舆论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舆论场中风险因素持续增加,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研究聚焦全媒体时代主流舆论格局构建,梳理阐释了新形势下我国主流舆论格局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从媒介技术、媒介文化、媒介制度三个层面切入,剖析了主流舆论格局构建所处传播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视角提出构建主流舆论格局的对策思路,为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翟明杰 《东南传播》2018,(7):106-109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社会事件的事态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舆论的形成期、爆发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通过分析舆论主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因素,揭示出舆论主体的宣泄性、从众性和极化性,从而为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负面舆论引导,对纾解公众负面情绪、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疫情期间特殊的社会心理、日益复杂的舆论引导格局和部分网络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疫情期间负面舆论的引导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要从公众心理危机干预、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和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等几方面入手,破解疫情期间负面舆论引导的难题,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0.
林凌 《编辑学刊》2012,(3):44-48
技术调控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将强化以法律为基础、按照国际惯例引导网络舆论的管理模式,提高我国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舆情监控技术研制正在加大力度.本文探讨了运用网络技术管理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