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老子进入了虚无之境,确认这里就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宇宙的源头。可是这空空如也的无毛之地,如何能长出天地万物呢?老子在继续思索。在他看来:一个东西,如果具有产生其他东西的能力,那么它就一定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着的;不能设想,一个静止不动的东西会生出另一个东西来。一个东西,如果它在运动,它的内部就一定不是纯一的,肯定会有两种相异的东西或两个相异的方面,不管人们能否看得见;不能设想完全纯一的东西自己会运动。一个人走路,必须有两只脚;独脚  相似文献   

2.
老子主张柔慈、谦下,并不纯粹是出于善心,更重要的是出于对宇宙基本规律的思考。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在运动变化,而且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太阳从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月亮一时圆圆一时弯弯,从由少转老由生到死,房子由新到旧由有到无。一切都处在转化之中,都从一个方面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正因为如此,所以,要想刚强,就须柔慈,要想居上,就须谦下。只有永远处在柔弱的方面,才能长久保持强大。  相似文献   

3.
<正>老子的“贵柔”思想以“水”“婴儿”和“母”三个不同的意象为出发点,分别说明了“柔”不同的特征及其与“道”之间的关系。老子将人们都能接触到的这三者作为论述“柔”的关键,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的特性。所以老子关于“柔”的论述,最终都要落足于“道”。老子的“贵柔”思想,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对于中国的哲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元极音乐有天地万物的和谐节律元音与人的本性之音相交感,和于中国传统音乐奥妙无穷的五声音阶,极化出皇极后展现出来.元极音乐根据元音相传而来.它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传送人天的本性之音.元极音乐通过唱奏,激发人体元音,唤念人的先天本性之音,生发本性,使人性命相和,人物相和,人天相和,助人祛病强身,喜乐常生.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6.
元极学认为,元气,元光,元音(三元)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三元相互滋生,互化,构成人天整体和世界的千姿百态。天地万物按照“无生生无无不生,有化化有有亦化”的基本原则生生不息,形成了宇宙一体的生命洪流,展示出生命的意义,极化规律,生命的发展及相连,生命的协调与互助。天地万物(包括人)皆由有形有象的命体及体现天地统一规律的“性”组成,两者相生互化,构成人天整体的谐运化。儒学以“仁”为基本思想,构筑天地  相似文献   

7.
老子从天地不仁开始讲到圣人应该取法于天地的不仁、虚静,圣人应该像天地顺应万物一样顺应百姓自然的生存发展,应该除去过多政教法令,无为而治。老子这种“不仁”、“虚静”的思想其实都是老子“自然无为”这一政治思想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老子主张柔慈,认为柔慈者长久,刚强者途穷。那么是不是一切强大的东西都面临着灭亡呢?不是的。客观事物不是这样,老子的本意也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李朦 《科学中国人》2015,(9):123-124
说起“道”家,其开山祖应该是老子,先秦时期道家的音乐文字实在过于简略,老子其人对于音乐究竟如何看,难求答案。因此要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观不得不从《庄子》谈起。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大家、文学大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音乐思想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水清音     
高荐 《金秋科苑》2008,(9):F0003-F0003
画事随笔 “山水以形媚道”之“道”可以“洗心养身”,且精神不会死亡,使人融自然为一体而到“无为”之境,道理是自然天成的,而人却难以达到。山水画在认为自然是有精神的同时是希望人们通过它来替代亲历山川,这也就确立了山水画的实际功能作用及写实性质。我们学习的传统里边有一些很生动的东西,经过反复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伦理学中的理性主义认为,宇宙的内在是具有正义色彩且自身特性是理性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时也是宇宙的模仿即可称其为"小宇宙",人的本质也具有理性和良知。人类应该依据自身的本性来生活,因此服从和运用理性,既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追求有智慧的幸福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目标,智慧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引领人类过上合乎伦理意义上的幸福美好生活。人的理性在伦理学理性主义思想中被看作是道德基准的基础来源。文章认为不是天赋道德,也就是说它不是先验的,同时亦不是被规定好的人类生存法则,而应该是由人类理性而自发的产物;进一步说,亦可把人性等同于理性,就理性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自由;理性的正常表现即道德,而前提正是因为人是理性的。就人类个体而言,虽然每个人都有理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理性都可以转化为智慧。在正确观念的先导条件下,能力与知识在经验与理性上形成了一种统一即智慧。要破解其中的奥秘,有必要探寻理性智慧的精义。  相似文献   

12.
元极医学是元极学的应用基础之一,运用元极功诀祛病强身是其中一种方法,本文拟对念诀疗法和中西医药物疗法作一探讨。 根据元极图理论,诀定义为:炼功者将天地的先天元气、元光、元音吸收、凝聚、极化成“音”,对之加以表述和储存的语言。天地万物都应该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诀,“诀的本质是音”。念诀是沟通自然界中与诀相对应的物质,调整体内三元与天地自然界三元相通,相和一体,调和身心,治疗疾病自在其中。故而“不求病愈而自愈,不求身强而自强”。 现代药理学认为:药物(Drug或pharmakon)一般是指可以改善或查明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而对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元极学三元学说,剖析《管子》的基本概念如道、宙合、精、德、中、智等的内涵,揭示时间、空间、精等是天地万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注重时、空、精的层次性、无限性,以及人的生命本和本性展发。  相似文献   

14.
老子哲学最简要有力的人生哲理就是“无为”“,无为”虽然也是一种处事的方法,但在很大程度是针对“君人”而言,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就用“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言以概之。本文以《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说起,谈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分析其提出的背景,阐述其内涵,并结合现实说明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家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能例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老子提出:管理者无为,人民自然就自我化育;管理者好静,人民自然就行为端正;管理者不无端生事,人民自然就富足安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道”与“名”的关系、“道”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历来是阐释老子思想时的难题,诸多老学研究者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答。隋唐之际,唐玄宗李隆基在注疏《老子》时立足于其“妙本”思想,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合理的阐释,指明“德”与“名”等概念皆是低于“道”的次一级概念且不具有实体性质,从而理顺了“道”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而无论是新的方法、理论、成绩或者其他别的东西,都必须依赖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要想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未来者成为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一、通过课堂教学之渠道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爱国情操培养”这一课,若照本宣科,实在乏味。我把课文中蕴含的智育和德育因素发掘出来,精心设计,课堂上激起了智慧与道德双艳的火花。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第一小组搜集有关我国周边邻国的情况,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发展。第二小组负责搜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9,(16):30-31
当提到“感知”能力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与生物联系起来,因为只有生物才具有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感觉器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自己的智慧浇注到材料中,使无生命的材料也变得“聪明”起来,具有“感知”能力了。  相似文献   

19.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人天整体观念和辨证思想,它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元极学“和论”对“和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内涵有:和乃自然之道,和生天地万物,和是三元之根,和为性命之本。  相似文献   

20.
有一本叫《不结果的智慧之花》的哲学小书.中间提到许多哲学上的荒谬命题。例如“飞矢不动”、“阿里斯顿(善跑的巨人)永远赶不上乌龟”,“人不能跳进同一条河流”等等。这些命题看似荒谬,但并非全无道理,因此被称为“不结果的智慧之花”。例如“飞矢不动”,论者认为,飞矢在任何一瞬间都有一个空间位置,这个瞬时空间位置就是不动的。正象坐标上的抛物线,它是由许多静止点连接起来的;也象电影、电视中的图象,是由许多静止的单张照片连续放映形成的,所以说“飞矢不动”。这种不结果的智慧之花的错误在于,它看问题的观点不对: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