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什总统:您好。我是一名中国的小学生,今年十三岁,给您写这封信,是想向您谈谈我的感想。今天,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强国,在世界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美国必须学会尊重各个国家不同民族生存的权利,而不应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与安宁。我只是一名小学生,不懂什么国家大事,但我非常热爱和平,渴望和平,希望世界充满和平,不想有战争发生,不想有任何的生命因战争而受到伤害。战争是造成贫穷和灾难的“罪魁祸首”。布什总统,如果您是一介平民,生活在时常受到战争威胁的环境里,会有何感想?假如您的国家常常受到制裁,受到…  相似文献   

2.
欧燕飞 《考试周刊》2011,(31):216-218
美国独立战争使北美13个殖民地获得解放与独立,在整个独立战争过程中,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战争中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胜负上,鲜有人注意到北美的原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处境。北美大陆本来是他们的家园,在战争过程印第安人是如何对待战争双方?北美外来殖民地人民用战争手段从英国人手中赢得了独立,但是,北美原始土著的印第安人又赢得了什么?本文对美国独立战争对印第安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在十九世纪美国大陆领土扩张时期,特别是四十年代,盛行扩张主义的“天定命运”思潮。1846—1848年的美墨战争,是美国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史上一个关键性事件。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它的性质是怎样的?它和“天定命运”理论是什么关系?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美国侵越史叙述的一点质疑美国侵略越南,由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的标志究竟是什么?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材第80页有这样一段话:“1964年,美国又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这样,美国就将对越南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  相似文献   

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人把阅读看作是生活的需要。克林顿掀起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提出“阅读优先”方案,就连布什夫人也帮助丈夫推行“阅读阅读再阅读”计划。而美国的孩子10岁就可以打印出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五、六年级就可以解答关于“二次大战”的作业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作为一名中国的语文教师,读到这则消息,内心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汪玮 《山东教育》2009,(5):20-20
一天,辅导儿子功课。最后一道题是“读过课文之后,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儿子说:我没有不懂的问题啊,那就写一个我明白的,当作不懂的问题吧。无心的一句话让身为教师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多少孩子也是这样把提问当作任务来应付?孩子们的问题有多少是“有效”的真问题?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推广,我们的很多课堂上都会看到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教师“依学定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然而,这些问题真的是他所不懂的吗?细细梳理、分析孩子们的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钟绮夏经常指着我的鼻子说:“乔尹尹,你不懂生活。” 我怎么就不懂生活了?正所谓生下来活着不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8.
明天 《中华家教》2012,(10):40-41
带儿子去看话剧《日出》,顾八奶奶向陈白露抱怨:“他(胡四)呀,根本不懂爱情!”儿子笑出声:“他连爱情都不懂!哈哈哈!”坐在身边的朋友好奇地问他:“那你懂吗?”“说了你也不懂!”儿子的煞有介事引来一阵哄笑。我心里暗暗吃惊:这小子,何时变成了爱情通?  相似文献   

9.
反恐专家戈丹说过:“恐怖活动是聪明人的游戏。”因此“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心与人脑的较量”。目前,一批美国数学家就在罗格斯大学商讨怎样将纯数学的序列理论运用于反恐战争。这些满脑子数字排列组合的数学家能对反恐战争有帮助吗?答案是肯定的。正是由于反恐战争也存在于网络空间以及人们的头脑中,因此数学理论在这些抽象领域中正好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堂用语     
该上课了。 人部来齐了吗? 我问(你)个问题可以吗? 这个问题我不懂,您能再讲一下吗?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后,以“反美斗士”闻名的卡扎菲“投降”了,主动采取积极措施谋求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改善关系。这种转变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又会分别影响哪些方面呢?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存空缺,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咨询台     
儿童初学画时为什么胆小不敢下笔?如何培养托班宝宝画画的兴趣?不懂画的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画画?  相似文献   

13.
海鲜煽饭     
胡文娟 《大学生》2013,(3):34-34
起初跟男朋友提起我要跟他学做菜的要求时,人家一脸疑惑:“你不是抽风了吧?学什么做菜啊?再说,您一个根本就不懂吃,对做莱没有丝毫兴趣的人,你根本就学不会,也不会享受做菜的!”得,找还不配学做菜了!这或许就是吃货们对于做菜的崇敬之情?像我这样不懂吃的人,难道还有辱食物和厨房的神圣了?无解!  相似文献   

14.
闭嘴养神     
妈妈说我的嘴巴总是闭不住,喜欢不停地问为什么。可是不懂就要问呀,为什么?发问有错吗?没有错呀。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发表战争咨文,国会仅以一小时的讨论,一票反对便通过了对日战争决议。12月11日,德因、意大利向美宣战。同一天,美国以宣战回应,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国参战后,面临着军事上重大的战略抉择:是集中兵力首先打败日军,报珍珠港之仇呢?还是执行先打德国的“欧洲第一”战略呢?日本不宣而战使太平洋舰队被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激怒了美国人。美国公众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事发后不久的一次民意测验表…  相似文献   

16.
1 引入:中国是否正在出现“数学战争”? 2000年1月,笔者曾应邀参加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的一次常务理事会。当时美国的“数学战争”正如火如荼,针对我国即将开展的数学课程改革,笔者在会上作了这样的发言,即希望中国也能出现“数学战争”,因为,后者对于课程改革无疑是一件好事,而绝非一件坏事!  相似文献   

17.
美国战争文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它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战争画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独特的形式影射出不同战争的时代特点、人们对战争不同的态度、观念和情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美国战争文学与美国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雪莲 《文教资料》2006,(25):53-54
美国战争文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它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战争画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独特的形式影射出不同战争的时代特点、人们对战争不同的态度、观念和情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系列的战争。通过战争,美国获得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战争美国大发横财,经济实力获得巨大发展。战争成就了美国经济实力的巨大发展,强大的经济实力又为美国确立了军事强国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女生,我一直无法理解战争。母亲们经过漫长的等待,经历了呕吐、焦虑、分娩,冒着极大的风险、怀着最美丽的柔情,最终使生命诞生。可是战争,却只要一瞬间,就可以把这些生命的奇迹从世界上抹得干干净净。所以要问我对战争的态度的话,我只能说我不懂战争。人们可以对不公正或是侮辱感到愤怒,或者仇恨。但是对于一种完全无法控制,迅速降临的巨大灾难,却只会感到无限的恐惧与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