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崇文佛山·全民阅读”的主题活动,全面了解佛山民众的阅读认知、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需求等基本状况,分析并研究目前影响佛山市民众阅读的主要因素,提出进一步推动佛山全民阅读的主要策略和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
游戏化学习思维在儿童教学中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兴趣。本研究针对香港儿童阅读现状,设计开发了游戏化阅读平台——“阅读大挑战”,同时基于游戏化理论框架,分析该平台的设计原理,并从使用动机、对阅读兴趣的影响、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等方面对部分学生、家长和学科教师进行访谈调研。研究发现,“阅读大挑战”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改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为儿童阅读发展提供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3.
助推理论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公共政策工具,聚焦于“最后一公里”的用户个体行为引导和精细化实践,在党中央“深化全民阅读”的顶层设计下,其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基层全民阅读推广与服务提供一种从“力推”到“轻推”的创新思路。其中,“社会人”假设作为解释助推何以正当及有用的元理由,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最初的逻辑依据和着力点。读者作为“社会人”,在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身视野、心理惰性、社会规范、同侪压力、传媒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局限和干扰,使其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无法总是作出最优决策,同样也无法总是遵循最佳的阅读方式。对此,助推理论为全民阅读习惯养成提供了一种心理启发式路径。在简化、吸引力、社会性、及时性的EAST框架下,以简洁信息与简化流程来减少“社会人”读者行为决策的摩擦力、在阅读场景与信息触达中设置亮点以激发阅读动机、善用参照群体的社会规范影响阅读行为、把握阅读习惯养成的时间节点和推广时机,综合运用多种助推工具更有效地促进全民阅读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进行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是人的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既是获得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人读书学习、获取知识、增长才智的重要方式。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下。培养人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从小培养子女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品位     
任明硕 《出版广角》2015,(16):97-99
阅读事关民族素质提升,与社会进步和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怎么阅读,阅读什么,以什么心态阅读,仍然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本文提出“阅读的品位”这个话题,呼吁每一个人关注自己的成长,自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改变了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如今他们主要是通过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阅读。阅读方式的颠覆性改变,使得青少年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也更加全面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阅读需求。但是,如若放任随意性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会对青少年的阅读质量产生弊端。因此,媒体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协同学校、家庭和政府一起,对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其增强鉴别能力,加强经典阅读,培养完整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1阅读引导的意义 儿童早期阅读在国内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受到教育界和家庭的重视。邬书林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能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一生都会受用无穷;反之,则阅读的大门可能会对他终身关闭”。儿童心理研究亦表明,如果在婴儿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因此,引导孩子阅读,需从婴幼儿甚至于更早开始,让我们尽早地把“美丽新世界的钥匙交给孩子吧,让他(她)与阅读最初相遇……”。  相似文献   

8.
1955年1月1日成立的“国际阅读协会”,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阅读水平、倡导终身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指导、推动阅读问题研究的、由各有关国家的全国性阅读协会和个人组成的国际性阅读学专业组织。1991年,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习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China Reading Association,简称CRA)在重庆师范学院成立。作为专门从事中外阅读基础理论研究、交流、教学实践以及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人们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阅读纸质文献是人们长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献信息也日趋增多,“与时俱进”地拓展性阅读文献及其发展,是当前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阅读环境改变。对内容日新月异的发展等问题加以分析,分析了阅读和网络阅读的拓展性。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0.
解娟 《大观周刊》2012,(8):177-177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因此通过优化阅读课堂并给学生以方法的引导,获得更好的阅读课堂效果,使学生有更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文章梳理了民国时期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章,重点探讨有关儿童阅读训练、阅读兴趣、阅读心理及阅读动机的研究成果,提炼其理念和经验,为当代儿童阅读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调研国外近3年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17年以来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检索、梳理,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提炼出国外研究的优势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结果/结论] 数字与移动阅读服务的研究仍是国外该领域的热点方向;用户方面,关注K12教育阶段学生的相关研究最多;从研究主题来看,针对用户行为的研究数量相对最多;从研究方法看,国外研究偏好实验法与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的适配度较高。未来国内研究需要持续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继续深化用户行为相关研究,并根据研究问题合理地选取相应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行为过程导向、认知效果导向和行为体验导向三个角度解读美国《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第7版)的内容,总结美国儿童与家庭阅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儿童与家庭阅读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开卷有益——阅读史与阅读文化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0年6月18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部分师生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讨论阅读史与阅读文化、国外阅读史的研究状况及如何建设中国阅读史等问题。孟昭晋教授、王余光教授、李常庆副教授及硕士生李天英、黄鸿滨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座谈纪要由李天英整理。  相似文献   

15.
亲子阅读活动探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实践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现今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提出了新的论述,对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要点作了深入的思考。从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对幼儿成长的深远影响进行论证,证明早期干预性引导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等有着重大的影响,亲子互动的阅读行为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文章引用了大量亲子阅读实证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国外消遣阅读的跨学科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爬梳,主要从消遣阅读的概念与特点、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功能与作用、对特定人群的特殊影响与意义、对阅读教育的启发以及国外消遣阅读研究的整体反思等方面,对消遣阅读的研究脉络与成果进行描绘与评价,以期为我国阅读研究特别是消遣阅读研究提供问题意识、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民阅读调查显示,读者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转变为网络阅读为主,文章认为必须理性看待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方式的存在与不同,特别是“浅阅读”和“功利阅读”现象,提出图书馆应该建立良好的导读系统和阅读氛围,在不断扩大传统阅读的同时,注重对新媒体服务提供分类与导航.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现今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提出了新的论述,对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要点作了深入的思考。从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对幼儿成长的深远影响进行论证,证明早期干预性引导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等有着重大的影响,亲子互动的阅读行为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文章引用了大量亲子阅读实证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日益重要,针对读书会这一有效的蓷推广方式,分析其利弊,有助于完善读者书会的组织方式,引导读书会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查阅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优秀的读书会案例,调查了解其组织方式,总结国内外读书会的发展史、分类、组织方式及特色,分析并探讨目前我国国内读书会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外。[结果/结论]读书会由于小众、自由,同其他阅读推广方式相比,缺乏影响力,未来发展应注重联合多方资源与力量,强化内部管理,并借助多媒体平台,推动读书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儿童阅读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方面一直走在国际前列,文章通过剖析美国学乐教育(Scholastic)2019年出版的《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第七期内容,深入探讨美国儿童阅读现状和趋势,以期学以致用,为促进我国儿童阅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