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连续的动作过程。4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跳远的成绩。研究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助跑准确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跳远助跑准确性方法的教学,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并且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浅析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跳远技术对助跑提出的要求很高 ,不仅距离长、速度高 ,而且对助跑技术的结构及准确性的要求也很高。助跑是跳远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助跑 ,跳远技术再好 ,也没有成绩 ,助跑的准确性已是当前跳远运动发展的一个趋势 ,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分析影响准确性的因素 ,为提高准确性提出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闵金婵 《青海体育科技》2003,32(2):29-30,24
对如何提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研究,证明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练习方法,分析解决了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在跳远运动实践中,速度训练效果如何转化为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认识到跳远教学和训练中如何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初学者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如何提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研究,证明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练习方法,分析解决了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在跳远运动实践中,速度训练效果如何转化为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认识到跳远教学和训练中如何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意义,已尽人皆知,本文化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影响助跑准确性因素分析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在运动员起跳瞬时后才能知道。故此,我认为助跑起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因而提高跳远助跳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助跑成功率达75%左右。然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外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如第45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助跑成功率都不到68.5%;又如,一个运动员连续失败2、3次,那么他的实力和水…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跳远助跑起跳准确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小源 《体育科技》2007,28(3):31-34
当代跳远技术对助跑提出的要求很高,不仅距离长、速度高,而且对助跑技术的结构及节奏稳定性要求也很高.助跑是跳远的前提,没有准确的助跑,跳远技术再好也没有成绩,助跑的节奏稳定性已是当前跳远运动员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分析影响准确性的因素为提高准确性提出了参考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跳远运动进行分析研究,全面地介绍了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在跳远学习和训练中的重要性,并从现代跳远的特点出发,研究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以期为跳远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训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远助跑准确性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文献指出,助跑技术和心理是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专门的技术训练或心理训练的方法。跳远助跑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心理训练应始终贯穿于技术训练中,采取助跑技术专门训练和心理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运动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衡量助跑技术的标准包括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和助跑准确性等,而助跑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运动员跳远水平的发挥。由于目前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加长,助跑速度更快,助跑步数多,极易造成起跳犯规现象。加之比赛环境的变化,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助跑准确率成为跳远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障碍。本文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跳远比赛的37名运动员(男19名、女18名)助跑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进行比较研究。对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提出了一点建议,希望能为运动员提高跳远成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等方法分析比较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跳远前三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为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水平提供训练方向。研究表明:门科夫后4步提速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缓,卢瑟福德助跑节奏稳定,仅在后1步时有加速踏板,不利于起跳发挥,李金哲助跑步幅较大、频率加快、提速明显,后3步节奏变化稳定,为高速助跑中完成起跳技术提供了保障。李金哲与门科夫、卢瑟福德相比,助跑结束阶段,摆动腿折叠不足,起跳蹬伸受限,垂直、水平速度利用率小,引起垂直高度受限,导致支撑缓冲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2.
王旭瑞 《精武》2012,(32):16-17
随着世界各大体育赛事对田径项目越来越重视,而跳远作为田径重要技巧性项目,跳远质量和运动受素质不断提高,起跳动作是跳远技术的主要环节,人们还渐研究起跳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跳远不但要求运动员综合素质要高,更讲究运动过程中的细节给跳远带来的作用,目前,在高校教学和训练中,很多老师重视助跑和下肢的技术,以便更直接更快速的提高跳远成绩,而忽视对上肢摆臂技术的教学和训练。该文针对目前这种教学误区,分析了正确的上肢摆臂对起跳的速度、力量以震技术带来的影响,对助跑和起跳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跳远运动员助跑踏板准确性和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与逻辑分析,根据跳远专项特点优选出9种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优选训练手段,对照组采用常用普通训练手段。在严格控制训练过程及训练条件下,进行为期16周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保证两组只在训练内容方面不同外,其余方面保持一致。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跳远成绩与踏板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综述法,从跳远助跑、起跳环节入手,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跳远技术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为跳远技术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原地上步起跳、连续上步起跳和连续3步助跑起跳练习,短程助跑和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与完整跳远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原地上步、3~5步助跑起跳练习因完成难度较低,可以作为学习掌握跳远起跳技术的手段,在学习的泛化、分化等初学阶段运用;但是表现出练习强度较低,所以对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改善技术等方面意义不大;短、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的运动学特征和专项强度与专项较为接近;上述各练习手段在起跳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运动学参数与上板速度这一外在控制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规律;连续上步起跳与完整跳远技术动作差异较大,且可能产生“负迁移”的因素多于产生“正迁移”的因素,在教学训练中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changes at step pattern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long jump approach run in seven young long jumpers by modifying the performance environment (long jump runway versus track lane) and the nested actions (run-through with take-off versus complete long jump).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tep pattern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approach run ar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context and nested task constraint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context, it appears that practising the training routine of run-through followed by take-off on the long jump runway allows athletes to simulate competition conditions in terms of step regulation and technical efficacy. The task of run-through followed by take-off on the track lane failed to initiate visual perception, step regulation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at the steps preceding the instant of take-off. In terms of nested task constraints, when run-ups were followed by jump for distance instead of only a take-off, a higher level of consistency was achieved and step regulation was based on perception–action coupling. Practising long jump run-up accuracy at a setting not containing the informational elements of the performance environment fails to develop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skill.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对2016年国际钻石联赛男子跳远项目的前3名运动员助跑最后四步及步长、起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运动员之间技术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1)2016国际田径钻石联赛上海站跳远运动员最后四步步长变化不稳定,个别运动员倒数1步步长大于倒数第2步,步长的控制没有达到理想的范围。2)相对来讲,高兴龙助跑节奏较稳定、频率快,踏板准确度高,水平速度发挥充分。3)3名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高兴龙的起跳技术比较稳定,其他两名运动员在落地和腾空技术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To ensure precise foot placement on the take-off board, long jumpers visually regulate their stride pattern during their run-up. A relationship between how much visual guidance they use and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they jump has not, however, been quantified. Run-up precision is often practiced using run-throughs, which exclude the take-off and, therefore, the high physical stress of the complete long jump. The validity with which this common training method simulates the long jump approach remains, however, to be verified. Four state-standard long jumpers and two heptathletes completed two sessions, each comprising six runthroughs and six competition long jumps. A 50 Hz video camera was manually panned from an elevated platform to film each trial, to enable subsequent gait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identified that a longer visual regulation phase, measured in time, distance or number of strides, was a key predictor of long jump distance. The number of strides that were visually regulated during the long jump approach was, according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ng jump distance (r = 0.67, p = 0.001). The amount of visual regulation used during run-throughs was, however, less than half (p = 0.001) of that observed during long jump approaches. Our results should compel long jump coaches to supplement run-through training with additional visual guidance exercises, to encourage their athletes to visually regulate more of their long jump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