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郁闷”竞成为不少.小学生的口头禅。在衣食无忧的今天,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幸福,体会不到快乐?他们为何感到孤独和郁闷?  相似文献   

2.
愚蠢词典     
“我可以编一本《愚蠢词典》了。”一个老师对我说,“你无法想象他们提的问题有多么离奇古怪,多么匪夷所思,不是让你猝不及防,就是让你啼笑皆非,不是让你头痛,就是让你头大,有的几乎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你上一秒还在天上,下一秒就到了地狱,你刚刚气得要哭,转眼又被他们逗乐了。跟他们在一起久了,我越来越觉得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了,不知道是我反应太迟钝了,还是他们太‘刁钻’了。整天被他们这些愚蠢的问题纠缠着、折磨着,我都变得有点愚蠢了。真的,我要变着法子回答这些来自火星上的问题,就只有把自己也搞蠢。”  相似文献   

3.
近来好吗     
胡安在大街上遇见一个熟人,于是向他打招呼说:“你好,近来还好么?”对方答道:“不好,糟透了。老板要减薪了,能有好心情吗?”胡安想了想,问道:“今天的早餐你同谁一起吃的?”“同我的孩子。”“然后呢?”“然后什么?然后我就去上班了呀?”“晚上睡觉前你吃了晚餐吗?”“当然吃了。我怎么会让自己饿着肚子上床去呢?”“你在哪睡的?”“在家里,我的床上。”“和谁睡?”“还能和谁?当然是我和老婆啦,这些有什么好问的?”“没什么。让我回忆一下,你是说你吃了晚饭,同老婆上床睡觉,起床后同孩子一起用早餐,然后去上班。这些都糟透了吗?”近来好吗…  相似文献   

4.
电脑医院     
小B兄:最近很郁闷啊,我每次把VCD碟片中的MPEGAV文件复制到电脑中,打开观看时总会提示:Win鄄dows无法找到STHSDVD.exe……按提示输入“STHSDVD.exe”的路径,却又说找不到这个文件,我记得自己安装了这个文件的呀,这是为什么?陕西天天可怜的天天:我还以为被老妈禁止玩电脑了呢,嘻嘻!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应该是你的豪杰解霸没有安装好,你可以试一下能不能启动豪杰解霸,然后点“文件”打开你要看的影片文件,如果不行,还是重新安装吧,网上到处可以下载到豪杰解霸3000,呵呵!当然,还有个建议就是把WindowsMediaPlayer装上吧,看碟子很好…  相似文献   

5.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我们常说的一句玩笑话,但你可想过有朝一日真正挑战吉尼斯吗?重庆市南川区有一群小学生就勇敢地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了挑战,他们的挑战成功了吗?本期“跟我一起玩”带你前往数字华容道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挑战现场。  相似文献   

6.
“映峰”是谁?等一下!别先急着把这跟男孩子扯在一起,我得声明:男孩并没申请“专利”,“峰”当然也可以属于我们女孩。而且,那些能把“映峰”和我这么个文静女孩连在一起的人,我才会认为他还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7.
以读促写好     
“我的老师”这样的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学生都接触过不少老师,他们谆谆教导的话语,忘我工作的身影,都曾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当然也不乏严厉的老师。那么如何把这些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形象生动地记叙下来呢?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一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活动背景如何对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切合学生特点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一提到民族精神教育,我能想象的就是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以及中国博大的资源呈现给学生,可这些能触动他们的心吗?经过思考,我把焦点投射到学生的生活。学校探究课的主题是关于家乡的主题,于是我就把班会的主题确定为“我爱我‘家’”。这个“家”指的是家庭、  相似文献   

9.
材料: 北京某商厦公开承诺:如果小学生把废电池交给他们,按数量多少可获得从“列兵”到“少将军长”等不同的“军职”作为奖励。原来这是商家开展的一项旨在提高少年儿童环保意识的公益活动。有人批评说:用废旧电池换官当,有点不严肃。也有人认为:孩子当然不会把“官”当真,用这样的方法调动少年儿童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废旧电池回收难的的问题,何必求全责备。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  相似文献   

10.
对不起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淘气、很爱开玩笑的人,被我捉弄的人当然不少了,每次看着他们被“整”得火冒三丈,我都会和自己的那帮“死党”在一边偷着乐。我一直没在意我的玩笑越开越大,我更不能想到我的恶作剧竟会像一把冰凉的锤头击碎了别人的自尊一心。现在,我想同许多人道歉,可是,有个人却很难听到我对他说的“对不起”了,他就是转校生姜欣。  相似文献   

11.
黑猫纵鼠     
抢风头黑猫捕到一只老鼠,把玩一阵,又把老鼠放了。黄狗见了,对黑猫说:“辛辛苦苦抓到的老鼠,你为何要把它放了?”“你当然不会明白,”黑猫说,“我是和上司一起派到这里抓老鼠的。现在,上司连根老鼠毛都没捞到,我怎么能抢上司的风头呢?”指标黑猫捕到一只老鼠,把玩一阵,又把老鼠放了。黄狗见了,对黑猫说:“辛辛苦苦抓到的老鼠,你为何要把放了?”“你当然不会明白,”黑猫说,“这只老鼠是我本周抓到的15只老鼠。上级给我们这些猫订的指标是每周抓14只老鼠,伙都觉得任务太重完不成,我若是超额完成任务,以后,在伙中还怎么混呀?”无鼠区黑猫捕到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切合学生特点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一提到民族精神教育,我能想象的就是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以及中国博大的资源呈现给学生,可这些能触动他们的心吗?经过思考,我把焦点投射到学生的生活。学校探究课的主题是关于家乡的主题,于是我就把班会的主题确定为“我爱我‘家’”。这个“家”指的是家庭、学校、家乡、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堂文学教育的缺失我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同时读一篇他们都还没有学过的文章———人教社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台阶》。之所以选这篇文章,是由于这篇现代文新字生词极少,甚至可以说写得十分浅白,可以“照顾”到那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全文除了“尴尬”一词外,几乎没有十分出彩的字句。不到20分钟,他们都读完了。我问:读懂了没有?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读懂了。我逐一地问他们:这篇文章说些什么?小学四年级学生回答:讲一个父亲把一座三级台阶的房子改为了九级台阶的房子。初中生显然嫌小学生的回答太简陋,补充道:主要是他家乡有一种观念,房子的台阶越多,房主人的地位就显得越高。初中生为他比小学生读出的东西要多一些而显得尤为得意。  相似文献   

14.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姑娘因嘴上缺了一角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媒婆有意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没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伙子说:“嘴不好没关系,不算什么毛病,慢慢地就会改好!”媒婆又对姑娘说:“这个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什么。”姑娘听后笑着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到了新婚之夜,真相大白,双方都指责媒婆骗人。媒婆说:“我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姑娘嘴不好’‘小伙子眼下没什么’吗?怎么能说我骗人呢?”上述故事中的媒婆真可谓巧舌如簧。仔细推敲,媒婆…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开始接触习作例文、学写作文。在三年级作文指导中,运用电教媒体有如下几点长处: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一个人的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他学习的一种力量。小学生学写作文也不例外。一旦他们有了写作兴趣,就会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写作中找到许多乐趣。小学生作文兴趣从哪里来?当然要靠懂得小学生心理的教师来激发,来引导。一般说来,小学三年级的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绘画课上,我发现许多学生习惯画“小画”,一张纸往往只画了不足一半的面积,而留下大量的空白。他们总习惯把对象画得很小,却没意识到作画纸张的大小。这种错误的绘画方法,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甚至到了中学阶段,他们意识不到要把画画大一些,与画幅相称。这样,教小学生画“大画”就是美术教师应予重观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我想,给孙子们送些什么礼物最有意义呢?买一个会眨眼睛的洋娃娃,一辆小汽车,……这些玩具过去已买过不少了。我又想,如果和他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玩具,这不仅能给他们玩,还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梅子姐姐: 你好!我最近转学到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有一件事情令我觉得很郁闷.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很喜欢在背后说其他同学的坏话,谈论各种八卦,甚至给别人起很难听的绰号,脏话连篇地骂同学甚至老师.我听着他们说这些话,心里很难受,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像是在做一件对不起老师、同学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不加入这些同学当中,好像没有办法融入这个新集体中,交不到新朋友.梅子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摩登语言     
现在成了数字时代,我们班有许多同学不再用语言交流了,而是变成了用数字交流。就连数字1到10,也都“变”成了许多汉字。如:8代表“吧”,又代表“拜”;5代表“污”,又代表“呜”。还有一些人像魔法师似的,把一些数字连起来,加上标点符号,就成了一封别有情趣的密码信。下面这一组数字,就是劝人戒酒的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99:8179,7954。76229,8406,9405。7918934。1.91817。这就是数字信,是不是像天书?你明白这封信的内容了吗?哈哈!还是让我把“天书”的内容翻译给你吧。“舅舅:不要吃酒,吃酒误事。吃了二两酒,不是动怒,就是动武。…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过黄昆,他从研究中得到了什么?“乐趣。乐趣从何而来?第一,你要有问题要解决;第二,你确实有办法去解决,只要你自己创造性地去解决科学问题,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愉快。”黄昆回答道,“不过,光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和兴趣还不行,还要有一定的能力,当然这种看法也不能过分强调,我年轻时在国外一起学习工作的人有几个都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就不一定都有特别的才能。”这些朋友中就包括杨振宁。当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黄昆到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和年小几岁的杨振宁同住一屋。那时他们都二十出头,总是喜欢纵论天下,相互顶牛。而黄昆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