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身体重心高度变化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身体重心高度变化具有不合理性,并提出合理建议,为今后我国男子跳远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若干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部分指标与世界选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变化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踏板瞬间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腾起角度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均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如果在加快助跑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速度利用率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跳远成绩的提高,得出结论,跳远中在高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结合的同时,控制好最后两步步长的合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多国女子大学生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过程中主要速度的变化特点,笔者将其多项指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并从运动生物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女子跳远运动员在最后两步助跑中速度损失过多,央起跳中获得的垂直速度偏小,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拍摄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男子跳远项目的前6名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及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倒数两步步长和步速变化都没有达到理想范围,速度损失率多数没有达到理想范围;着板瞬间和起跳瞬间平均水平速度以及起跳瞬间平均垂直速度均低于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各个关节角度的过小,使着地和离地瞬间的蹬伸、摆动不够积极充分;着板角和蹬地角较小,造成扇面角过大,使助跑接起跳的连贯性降低,不能够获得较好的起跳垂直速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助跑最后两步支撑期有关运动学参数入手,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一步助跑技术不合理,表现为:着地缓冲阶段动作消极、重心下降过大、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过多;蹬伸阶段蹬伸的幅度、速度不够,向前性不好,损失的速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偿.最后一步助跑技术上的缺憾,是造成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踏板速度偏低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助跑最后两步的技术动作对跳高起跳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跳高运动员试跳中最好成绩高度和最终失败高度是两种极限高度。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好成绩高度和最终失败高度最后两步助跑技术进行研究,并参照国际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存在助跑速度过低、失败高度倒1步步长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世界锦标赛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和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助跑速度、起跳能力、助跑能力、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等主要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世界跳远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选手这方面优于世界选手、但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腿部绝对力量的缺乏、垂直上升速度的差。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加强腿部专项力量练习、适当的缩小速度利用率和加大垂直速度在腾起初速度的比例"的对策。为提高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技术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步长比较合理,助跑速度较慢;起跳时上手握点地面投影点和起跳点间距较远;插穴时间较早,起跳点的位置相对较远;起跳瞬间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双手推竿速度较慢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中前8名运动员为样本,采用比赛现场摄像与图像解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助跑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主要特征表现为:(1)助跑距离和步数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固定模式;(2)助跑的最大速度、起跳前瞬间速度与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3)最后一步的摆动腿摆动不够积极主动;(4)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助跑最后两步的变化幅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助跑和起跳技术方面,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跑速度慢,速度利用率不合理,起跳能力较差,腾起角相对较小。与国外选手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针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相对较弱的环节,在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高平跑速度,寻求速度利用率与起跳能力的完美结合,以促进我国跳远技术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20年来国际田联公布的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年龄和比赛成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体重/身高指数、最好比赛成绩年龄、竞技年龄、竞技年限等参数,对于了解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竞技特征,提高中国跳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动态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测力平台和动态应变仪等设备 ,对大学生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专项技术进行动态测试与研究 ,在分析助跑速度的同时 ,测试出踏跳时足———地三维接触力值及其传递特征 ,同时分析测试运动员的肢体活动度 ,步长、步频与动力效应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 ,大学生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与国内和世界优秀选手在动力学指标上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平跑速度低是限制我国优秀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肌肉质量差是制约平跑速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高速跑技术特征的分析及高速跑对跳远运动员起跳参数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11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外6名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助跑速度低,腾起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度偏小。“跑不快,跳不起”仍是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共性。运动员助跑的绝对速度能力低,起跳腿的专项力量素质差,是制约我国跳远运动员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三步半走步式跳远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跳远技术,世界一流的男子跳远运动员几乎均采用这种技术。然而,在亚洲和国内的男子跳远运动员中却很少有人采用这种技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对高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由二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改用三步半走步式跳远技术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运用高速摄影等方法对女子大学生三级跳远技术进行研究 ,并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进行对比 ,分析了女子大学生三级跳远的关键技术和机械能利用问题。结果表明 ,大学生三级跑远的助跑速度及机械能的利用率与优秀选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研究跳高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性别差异、文化程度、运动水平、训练年限对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