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查阅《全宋词》中以体育活动为题材的宋词,研究宋代体育活动。《全宋词》中共有340多首词的内容与体育活动有关,其中主要的体育项目有荡秋千、气功导引、棋类、蹴鞠、龙舟竞渡等,以体育为题材的宋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研究宋代体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建议在坚持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视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体育学刊>编辑部创建、运营"体育在线"网络学术论坛的3年实践经验,探索"体育在线"网络学术论坛的发展特色、学术价值以及尚需注意的问题,认为准确的目标人群定位、提倡学术争鸣以及编辑部与网友的良好互动是"体育在线"发展的三大特色.在发展过程中,"体育在线"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体育信息资源共享、体育学术思想交流、传播体育学术成果、体育学术资料与观点积累的学术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期刊作为出版媒介在学术传承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体育与科学》杂志在体育学术思想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学术史梳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总结学术进程,完善体育学学科知识,推进体育学的发展。《体育与科学》为体育学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文本。体育史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史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4.
对Joy Standeven与Paul De Knop《体育旅游》(Sport Tourism)进行翻译和研究,对其主要内容、学术成就与存在不足进行评析。《体育旅游》一书对我国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关系问题颇为学术界关注。文章以《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对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的专访为线索,具体探讨了体育科技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体育事业发展中关于兴奋剂使用这一正向偏离行为问题;"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问题;"举国体制"的曾经辉煌与当前问题;以及对《体育与科学》杂志及科研人才的期望等。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5,(6):1-7
体育学科的发展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生命线的方法论理应被研究者们深度审视。2015年秋季的《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以"体育元理论与方法论——跨学科体育方法学建设"为主题,将体育科学方法论建设置于本土化、独立化、信息化等社会变迁中讨论"体育元理论和方法论、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理论与方法、大数据"等问题。这可以促进体育研究者的研究规范意识,拓宽体育学术研究视野,推动体育学科体系的完善和独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08,(12):94-95
<正>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积极探索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繁荣,进一步提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理论学术水平,特成立《中国学校体育》学术研究会。本研究会是研究学校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亮 《体育学刊》2011,18(3):34-40
对"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的形成及不同时期概念表达形式的内涵与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体育公共服务"的逻辑起点是重视大众体育需求、以体育公共利益为导向,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公平与正义,内在目标是实现均衡发展;对存在学术争议的用语进行了比较,认为采用"体育公共服务"较"公共体育服务"更为合适,并从体育公共利益需求与价值选择出发,重新界定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从差异性、同质性与补偿性3种体育公共利益出发,将体育公共服务分为生存发展型服务、精神满足型服务以及权益伦理型服务,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要在政府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多米尼克·马尔科姆的《体育与社会学》一书运用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理论对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详细考察,探讨本学科同母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之间联系与影响,关注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是一本"体育社会学的社会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能给读者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健康的国家战略地位与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彰显了高校公共体育的时代担当,以切合学生体育需求的供给侧改革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成为高校公共体育完成使命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价值是意识的体现,政策是行为的动力,参与是收获的保障,运用"供给侧改革"理论和"矛盾论"观点,从体育价值、政策、参与的视角,分析高校公共体育现存的体育价值认同与实现、国家体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高校对学生体育参与促进与学生体育参与实现结果的供需矛盾。提出加强高校公共体育的政策制度、价值认同、体育参与促进方面的供给侧改革。通过以供给促需求、以需求促参与、以参与促收获的实施路径,更好实现高校公共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体育科学》2006,26(7):12-12
为了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为高层次体育人才搭建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拟于2006年下半年举办青年学者(博士)论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主要以学术科研内容为主,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及训练的研究者与管理者,体育院校(系)的在校研究生进行征稿;主要发表教学、训练及科研类的学术文章,辟有"专题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主要以学术科研内容为主,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及训练的研究者与管理者,体育院校(系)的在校研究生进行征稿;主要发表教学、训练及科研类的学术文章,辟有"专题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价值观已从"两点论"发展到更科学的"三点论",为重新审视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进程仍受"两点论"——社会本位和学术本位的价值制约,忽视了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社会发展价值凸现,即:大学体育重"竞技化"、唯"形式化"、偏"商业化";其学科发展价值占主导,即:大学体育学科知识化、评价数字化、技能机械化;其个体人本价值被忽视,即:大学体育被大学生学习目标、娱乐目标、就业目标、交往目标边缘化。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均衡发展,应当在"三点论"的指导下,构建以个体人本价值为主体、以社会价值和学科发展价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大学体育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陈琦 《体育科学》2004,24(1):40-43
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怎样从终身体育思想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对策,是学校体育领域前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以大、中、小学体育理论、实践与终身体育为研究对象,侧重论证终身体育思想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8,(2):1-6
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话语体系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于2月8日在南京举办了以"新时代?新探索:十九大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现实逻辑且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范畴体系进行学术对话,推动十九大精神的落地生根。经专家讨论认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新时代,孕育了体育强国的新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改革新目标,开启了体育主导生活的新征程,铸就了中国特色体育创造性转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主要以学术科研内容为主,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及训练的研究者与管理者,体育院校(系)的在校研究生进行征稿;主要发表教学、训练及科研类的学术文章,辟有"专题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  相似文献   

18.
蒋纯焦 《体育学刊》2007,14(1):85-88
颜元以“习行”的哲学观为基础,较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到了体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和对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社会价值。颜元在中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史上具有独到的建树,构建了以礼、乐、射、御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体系,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晋江经济报》、《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2007~2009年涉"体育领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体育城市"建设背景下媒体对晋江体育形象的报道变化。研究认为,这3年间晋江在体育城市建设背景下,三家报业媒体中对晋江体育发展的报道均是客观的。在塑造晋江体育城市形象中《晋江经济报》和《中国体育报》对晋江体育事件的关注度无论是从议题数量、议题范围都明显高于《人民日报》。大型赛事的举办是晋江吸引媒体、树立体育城市形象的"法宝",其次是发展经济、加强媒体沟通。  相似文献   

20.
“体育”概念的梳理及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往国内外学者有关"体育"概念内涵的梳理把握,对体育的总概念作了新的表述:即体育是人类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促进生命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生存价值和意义,并最大限度地发掘人体潜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特殊教育活动。力求突破单纯的学术限定和界定,使得"体育"概念界定与社会实践内容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