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1.三级跳远的技术类型 1.1 三种技术类型的区别在一般有关三级跳远的技术资料中将三级跳远的技术类型分为高跳型、平跳型、速度型三种类型。高跳型是以前苏联选手萨涅耶夫为典型代表,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跳腾空的抛物线轨迹高而远,在三跳中所占的远度为最大。平跳型是以波兰运动员施密特为典型代表,平跳型的技术特点是  相似文献   

3.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0):48-49
当今,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这无疑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和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要在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阶段进行三次快速有力的起跳,因此,力量素质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俗话讲,三级跳远运动员应练就成"铁腿钢腰",就是这个道理。三级跳远  相似文献   

4.
立定三级跳远是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多年来的必考项目之一;教学中通常出现“第一跳跳不起来”“动作不协调,三跳节奏乱”“腾空重心过低”“三跳距离分配不合理”“三跳距离太短”等问题,成绩不理想.在此,笔者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学习,探讨训练立定三级跳远“五要素”及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肌肉力学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三级跳远运动员不同高度跌深及三级跳远跨步跳踏跳的测试,分析了受试者下肢肌的“承受能力”。研究表明:最适宜高度跳深承受载荷与三级跳远成绩呈正相关,相关程度紧密;受试者三级跳远跨步跳踏跳承受的垂直载荷远大于他们最适宜高度跳深时承受的载荷,他们下肢肌“承受能力”较差,致使跨步跳蹬伸无力,未产生良好的起路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级跳远的各跳比例一直被认为是三级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从上个世纪初人们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根据各跳在完整跳跃中所占比例的不同,人们提出了高跳型、平跳型以及速度型等技术类型概念。由于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素质以及技术的不同,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理想的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就同一个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每一次跳跃其各跳的比例也不是很稳定的。如现今的世界记录保持者爱德华兹,他在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以17.69米的成绩获得银牌,当时的三跳比例分别为35∶29∶36。而他在以18.29米创造世界记录时的三跳比例分别为33∶29…  相似文献   

7.
速度平跳型三级跳远技术主要以速度为核心,重点提高助跑速度,起跳速度和腾起速度,尽力保持各水平速度的利用率,关键是控制第一跳距离,增大第三跳远度。围绕这些特征探讨了速度平跳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8.
三跳比例历来是三级跳远项目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回顾前人有关“三跳比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训练实际,提出了对“三跳比例”的新见解,旨在更新三级跳远训练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9.
部分省市将立定三级跳远列入"高考体育"的考试项目。在多年指导体育类考生的训练中,笔者总结在立定三级跳远技术学习中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教练员要合理地分解立定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再分段实施教学。一、立定三级跳远动作要领从原地开始做立定三级跳远,第一跳两手臂积极上摆带动身体,同时两脚用力蹬地后,一腿积极前摆,全脚掌落地,过渡到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要挺胸收腹双脚落地或沙坑里(参照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再理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詹姆斯博士在对三级跳远技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这样的点:如果第一跳距离高于第三跳距离2%时,该运动员是采用了“单足跳”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如果第一跳距离小于第三跳距离2%时,该运动员是采用了“平衡”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在这里詹姆斯博士把以前人们所称的“高跳”式与“平跳”式的技术分别改称为“单足跳”与“平衡”式。另外,他又提出一种观点:当第三跳距离高于第一跳距离2%时,这种跳法是采用了“跳跃”式的三级跳远的技术。并认为“跳跃”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可能对大多数三级跳远运动员是最适宜的一种三级跳远技术。此…  相似文献   

11.
王明明 《新体育》2023,(2):28-30
三级跳远考察了运动员专项跳跃能力和下肢爆发力,为了提高青少年运动员三级跳远水平,本文选择了深圳市宝安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50名青少年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和跳深训练,通过为期20周的训练后,观察两组运动员三级跳远成绩,得出跳深练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三级跳远水平的结论。另外,本文也对如何有效策划跳深练习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最佳三跳比例"的理论思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理的三跳比例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获取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三跳比例的演变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最佳三跳比例”有着不同的认识,那么在今天看来,怎样的三跳比例才是最佳的呢?作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最佳三跳比例”问题进行了思辩,旨在从运动素质与技术的交互影响关系出发,为个人“最佳三跳比例”的确立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将有利于“个体化”训练思想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更好贯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 ,结合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效果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课题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三级跳远运动员全程助跑三级跳远、跳深接跳远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有关运动学、动力学参数,通过分析与比较,试图了解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时下肢肌的工作效果,为三级跳远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爱 《中华武术》2007,(4):23-24
现代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其技术类型也经历了由高跳型到平跳型再到速度型的演变。鉴于三级跳远技术向速度型发展的趋势,在三级跳远训练过程中,笔者摒弃过去的训练思路,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快速助跑、快速起跳、快速的三跳节奏和快速跳跃的动力定型。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在掌握三级跳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速度和爆发力紧密结合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指导其进行训练,并取得了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项目里,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力量与耐力较多的协调性项目。三级跳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组成,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即简称为:一跳二跨三跳跃。要想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和跳跃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李孟超在三级跳远第2跳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最终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该运动员的三跳成绩.选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影片拍摄法、录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李孟超赛中竞技水平、三级跳远第2跳比例以及第2跳技术动作等方面来分析李孟超三级跳远第2跳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该运动员的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高速摄影法、文献资料法和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三跳的技术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第三跳的距离较近,并且第三跳垂直分速度和腾起角度较小。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训练的重点;改进和加强弱腿跳远的技术和能力,也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好坏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三跳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分析和研究。结论得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应加强支撑腿蹬伸训练,适当降低跳跃步的腾起角。  相似文献   

20.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世界20名优秀三级跳远的男运动员资料,总结了不同阶段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归纳了男子三级跳远技术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自由式,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平跳型.文章还提出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