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通化举行的全国滑雪比赛期间,记者访问了正在观摩滑雪比赛的美国著名高山滑雪运动员约翰·G·诺利斯教授。诺利斯教授曾于一九七四年获北欧滑雪锦标赛高山快降第一名,一九七六年在世界杯滑雪赛上获高山快降  相似文献   

2.
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训练探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镇雄 《冰雪运动》2008,30(2):66-68
实力接近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其心理品质、心理训练水平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作用。根据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特点,认为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品质特征为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敏捷的感知与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觉能力。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注意加强对其良好动机、态度和专门化知觉的培养,并在技战术训练中培养高山滑雪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山滑雪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高山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比赛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是通过分析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和意义、高山滑雪运动比赛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心理变化的因素,为高山滑雪训练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第七届冬运会高山滑雪决赛中,有9个单位的53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男26名、女27名,吉林省男运动员4名、女运动员7名.男、女运动员年龄分布情况见表一.本次比赛设男、女高山滑雪8枚金牌.通过现场观察和观看近200人次的比赛技术录像,收集了有关起滑、蹬冰、滑行、转弯等技术特点方面的大量数据.现将观察及分析结果归纳如下:一、本届冬运会高山滑雪决赛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今年在西班牙哈卡市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是一次较大型的世界性比赛。参加高山滑雪比赛的男选手八十人,女五十人,多数是各国的二流选手。我国有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回转、大回转两个项目的比赛。下面粗浅地谈谈这次比赛的高山滑雪  相似文献   

6.
雪山飞人     
滑雪的项目有几种,如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大、小回环滑雪和高山滑雪,高山滑雪中有从高处沿天然雪坡飞驰而下,也有在人工雪坡上滑下一段距离,计取最高时速作为比赛。1978年9月,24岁的美国人麦  相似文献   

7.
黄哲 《冰雪运动》2016,(3):10-17
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届时作为东道主,我国高山滑雪项目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经分析目前我国高山滑雪项目存在训练队伍少、运动员人数少、训练水平差、训练条件差等问题.建议在找准阻碍成绩提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尝试职业化道路、发展高山滑雪体育产业、让广大青少年投入到高山滑雪运动中、引进高水平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手段、多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等方面多做努力,争取在6年内大幅度提高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竞技水平,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8.
高山滑雪运动员的生化监控和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博  尹振山 《冰雪运动》2009,31(4):48-50
通过对高山滑雪运动员供能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血清睾酮、血清肌酸激酶、血乳酸和尿肌酐系数等适用于高山滑雪运动员机能评定的生化指标,并阐述了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及比赛前期、比赛当日和比赛后的饮食营养建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和营养物质的补充来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提高,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9.
张永和 《冰雪运动》2011,33(4):21-24
认识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对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稳定情绪,以及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焦虑各维度逐渐减少;男子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女子;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和受伤焦虑逐渐降低,社会评价焦虑和失败焦虑逐渐增高,对手实力焦虑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高山滑雪大型国际国内比赛实际需要,设计并研制了高山滑雪竞赛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大型赛事流程将赛事分为赛前管理系统、赛中管理系统、赛后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的竞赛管理水平。在分析构建整个系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将组件对象模型(COM)应用于比赛处理模块,并通过灵活的报表管理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达到大型赛事要求,具有技术先进、数据准确和省时高效等优点。总结经验并提出我国应建立专业化的研发队伍;研发整体性、集成性的管理系统;研发通用性、灵活性的成绩处理软件以及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雪联的认可等完善我国高山滑雪竞赛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以适应国际国内搞滑雪大型赛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滑雪协会主办.河北省体育局、张家口市、崇礼县人民政府以及万龙滑雪场承办的2007—2008"斯巴鲁"中国高山滑雪国际雪联积分赛在万隆滑雪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顶尖选手将为积分而战.中国队也派出了以参加过今年年初亚冬会的主力班底出战。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举办的高山滑雪最高规格的专业比赛.本次高山滑雪积分赛是我国第三次举办.也是国内目前最高级别的国际赛事。此次比赛按照国际雪联的竞赛规则.分男子、女子两组.竞赛项目包括男女大回转和男女小回转四项。本次比赛从11月26日至11月29日持续四天.由国际FIS裁判评分。本次比赛按项目参赛运动员名次取前6名.获得前3名的运动员给予奖牌.大赛将为总冠军颁发奖金。  相似文献   

12.
以近三届冬奥运会高山滑雪中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比赛中前6名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研究法、数理统计法探讨国内外高山滑雪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国外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最佳运动年龄为25岁左右,运动员身材高大强壮;国外优秀的高山滑雪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男女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山滑雪从五十年代正式列为全国比赛以来已有30多年了.30年来,我国高山滑雪项目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目前已接近世界中游水平.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迅速提高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水平,对高山滑雪技术的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高山滑雪技术中有关"体重交换"和"重力位置"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欢迎同行们批评指正.在高山滑雪的理论中,"重心交换"这一术语已被滑雪界所熟悉.我认为这种提法  相似文献   

14.
1984年2月,第1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举行,届时,如果我们能通过电视转播看到各种精彩的比赛,那么,先了解一下有关比赛项目的情况,不无益处。冬季奥运会比赛分滑雪、滑冰和雪橇三大类。滑雪分高山滑雪(又称阿尔卑斯滑雪)、平地滑雪(又称北欧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包括三项比赛,即快速降下、障碍滑雪和大回转障碍滑雪。快速降下的场地是一个大雪坡,滑雪道宽约30米,长约1.5至2英里(约合2.4至3.2公里),运动员自上而下竞滑争先夺标。障碍滑雪和大回转障碍滑雪也是自上而下快速降下,不过路线迂回曲折,如障碍滑雪,男  相似文献   

15.
1986年3月5日至13日,在黑龙江省尚志县青云雪场举行了全国高山滑雪、跳台滑雪比赛.有九个代表队共150名运动员参加赛会,其中高山滑雪运动员143名,跳台滑雪运动员7人.比赛期间,在运动员中发生各种创伤57人次,各种疾病41人次,发病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山滑雪比赛新器材对技术和比赛规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哲珠 《冰雪运动》2007,29(4):49-51
为使国内的教练员及运动员了解和选择新型雪板,提高比赛成绩和竞技水平,在检索、查阅了大量的国外信息及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山滑雪训练实践,分析近年来高山滑雪器材的新技术应用和国际雪联(FIS)一些新的比赛规则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回转比赛中,绝大多数运动员屏弃了过去使用正手压杆的“攻略法”,普遍采用了“逆手回转”的新技术,这使高山回转滑雪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一新技术是继1982年第28届世界高山滑雪锦标赛正式使用塑料弹簧旗杆比赛以来,在高山回转技术上第二次大的改进(第一次是采用正手压杆的“攻略法”通过旗门)。它标志着高山滑雪技术随着场地和  相似文献   

20.
运动包扎虽不是治疗运动损伤方法,却是预防损伤和防止轻微损伤进一步加重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加强患部的支撑力量,有效控制关节的活动范围,缓解伤势恶化和疼痛.就运动包扎在高山滑雪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包扎的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保证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