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描述数据常用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应用统计图的目的是能够准确、直观地反映一组数据所含的信息,帮助人们迅速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对于同一组数据,有时可以画出不同的统计图,但不是任  相似文献   

2.
统计图在初中统计内容中占据重要地位,读图、释图、作图和评图是衡量学生对统计图理解的四个重要方面.就统计图而言,以往中考试题的题型相对固定,考查的角度和方式略显单一,不外乎以下几种呈现方式:(1)从所给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计算;(2)补全统计图;(3)根据给定数据作出指定类型的统计图;(4)对所给统计图或所作统计图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决策.但2010年中考试题在统计图考查方面有了明显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统计图被广泛用来表征数量信息,能正确阅读和理解统计图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应对当前现实世界挑战所必备的素养.统计图理解的认知过程包含三个成分:模式识别过程、概念化过程以及指代过程,相应的统计图的视觉特征、读者拥有的统计图图式以及统计图表征的具体内容是影响统计图理解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统计图教学技巧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与统计图(表)"联姻"的应用题在近年来中考中屡见不鲜.解答它们,除了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关的数据信息外,还要注意灵活利用与统计图(表)"联姻"的应用题的知识.现举例介绍如下:一、方程应用题与统计图(表)"联姻"例1(包头市中考试题)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活动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下面条形图和扇形图反映了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报名情况,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敏 《教学与管理》2012,(35):60-6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74~75页的例题和练习十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6.
把抽象、枯燥的数据用简洁的统计表和形象的统计图来捕述,很多有用的信息能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最小的值和最大的值是什么,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快慢怎样等等.下面结合例题和同学们谈谈统计图的选择和认识问题.我们所学到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7.
双统计图条件的判断和说理问题是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新问题.这类新问题的特点是将统计得到的数据在两个不同的统计图中表述出来,然后要求我们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说理.解答它们的关键在于读懂统计图,并从不同的统计图中获取不同的数据信息.现以2011年的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例1(山东省枣庄市)某生态示范园要对1号、2号、3号、4号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结合实例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和认  相似文献   

9.
应用统计图表的目的是准确、直观地反映一组数据所蕴涵的信息,帮助人们迅速地解读数据.对同一组数据,常常可以画出不同的统计图,但不是任何一种统计图都能准确而直观地反映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因此,我们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选择统计图.此外,画图时如有疏忽,统计图会使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选用和频数分布表等相关统计图表知识在中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许多试题的考查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选材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注重从统计图表中读取信息.下面举例说明.一、扇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里,以整个圆代替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一统计项目分别用圆中一个扇形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该统计项目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另外,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例1初二(1)班有48位学生,春游前,班长把全班学生对春游地点的意向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11.
陈锋 《辅导员》2013,(6):58-59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按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学会主动建构,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感受统计方法对分析问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几点: 1.读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了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要带着题中的问题读图,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有助于对资料的理解,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而浪费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相似文献   

14.
目标:1.能简单分析并描述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2.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准备:水果图片,统计表,展示板,视频仪,彩色即时贴。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 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 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数据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用途很广,掌握数据描述对提高同学们如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以及利用统计图象直观形象地描述数据,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考题来感悟吧!例1我市举行的登山活动中,参加的市民约有12000人.为统计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情况,我们从中抽取了100人的年龄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如下:(1)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2)参加此活动的市民中,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不超过30字)解:(1)根据扇形统…  相似文献   

17.
统计图可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我们通过统计图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到信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本文仅以2007年部分地区的中考题为例,谈谈四种统计图.  相似文献   

18.
钱军 《中小学电教》2003,(11):37-38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中,《统计图的初步认识》编排的新授时间为3课时,用来教学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类统计图的识图方法,培养学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的能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便能将相互关联的三类统计图放在一节课中,使学生为形象、生动的画面所感染,并体验到上网收集信息的乐趣,在讨论中自主学习,在比较中完成三种统计图的认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正>《扇形统计图》一课是学生在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第三次来认识统计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读图经验以及扇形统计图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即使教师不教,他们也能从图中获取一些信息。于是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作为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进行教学,只是将扇形统计图看作呈现信息的一种形式:二是过分关注图的制  相似文献   

20.
一、课标要求体会数据的作用,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 重点科学记数法与扇形统计图. 难点科学记数法与统计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