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驱动着来华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然而来华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存在认识高度不够、语言交流障碍和教育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来华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变革路径,即政府应加强来华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和配套实施制度建设,高校应明确来华留学“四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健全来华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输入—过程—输出—跟踪反馈”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升来华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构建了来华留学研究生“输入质量—过程质量—输出质量—发展质量”四维分析框架,对来华留学在读研究生与毕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显示,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生源质量不理想、课程前沿性不足、跨学科课程数量不足、双语教师不足、培养过程监管形式化、职业指导不足、思想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提升招生宣传有效性,吸引优质生源来华留学;加强国际化内涵发展水平,提升国际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培养制度建设,强化国际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健全管理与服务体制机制,满足国际研究生个体成长成才需求。  相似文献   

3.
对2007~2016年在华留学生的统计分析表明,工科留学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迅速,在留学生教育中的占比大幅提升。但从工作实践看,在华工科留学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若干问题,包括生源质量不高、国际接轨不足、支撑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其客观原因主要是我国工科留学研究生教育历史积淀不深、工科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不高,主观原因主要是政府、高校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导师指导工科留学研究生积极性不足等。基于上述分析,建议政府应将留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等政策进行改革;高校应将留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纳入“双一流”建设之中,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科留学研究生教育体系,提高培养标准,实施精英教育,还应进一步完善留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和生活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对外宣传;通过政府与高校联动,大力提升工科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总结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着总体规模偏低,洲际国别来源、学科专业选择、地区院校分布不平衡等问题。认为为了促进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加快体制创新,大力支持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高校应深化改革,主动承担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全面进入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在转型过程中,高等院校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面临发展定位不清晰、结构分布不合理,招生选拔体系不健全、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培养模式单一、国际化培养能力不足,资源支撑不完备、系统管理服务协调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尽快转变:功能定位由单一功能定位向全面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大向提质增效转变,人才选拔方式由学术审查向多元评价转变,管理模式由差异化向趋同化融合转变,发展方向由追求国际化指标向自立引领转变。作为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主体,高等院校需要立足自身,提高站位,在服务国家建设的同时,实现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顺利转型,不断消除理念冲突,实现融合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探讨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现阶段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即: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和加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等,以确保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阶段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特点,应重视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合理设计,建立适合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和加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确保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在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着认识高度不够,品牌、特色不明显、经费资助渠道单一和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实施非洲留学生计划;明确目标定位,选择重点国家和关键领域;打造高水平特色项目,培养高端国际人才;发挥奖学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吸引自费来华留学生;加大宣传投入力度,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加强中非教育合作交流,培养"中国通"和"非洲通"人才等发展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内涵式发展是促进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这对新时代“趋同化”治理模式下积极应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要求。“趋同化”管理要求以“同中有异”的原则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既要趋同管理,也要尊重差异。目前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整体生源质量有待提升、导师招收意愿不强、专业实践成效不明显及多部门联动机制尚未成熟等挑战,亟需从构建国际化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来华留学教育模式、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几方面完善管理与部署,以期为实施“双一流”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创新动力、智力支撑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法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任导向、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以建构主义范式为理念、遵循公共治理逻辑、具有社会问责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师生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程度的质量标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比较高。我国应借鉴法国的积极因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高校是质量责任主体,提高高校在评估过程的主动性,提高评估过程透明度和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新形势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迫在眉睫。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督导及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外部质量保障的历史进行梳理发现,英、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存在一些共同点,但由于两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二者的发展历程、保障目的、保障机构、质量标准、参加评估的意愿度、评估针对性和外部保障地位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比较英、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特点,从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定保障和借鉴:要处理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个适性、内适性以及外适性的关系;终结性评估和过程性评估要相结合;政府管理职能从直接性、事务性的管理向间接性、宏观性的管理转变;积极支持和利用非政府性的民间评估机构和组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评估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行为偏差是指高校出于追求教育资源或提高社会声誉等目的,在进行来华留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生偏离相应制度或规范的行为,集中表现在入学标准设置过低、考核标准与考试程序过松、日常生活条件待遇过高、违法违纪行为处理过宽。高校在政府、市场双重逻辑裹挟下偏离其留学生管理行为的应然逻辑,在留学生管理事务上追求指标政绩,施行顶格管理;陷入制度依赖误区,缺乏创新管理;盲目迎合市场评价,偏离发展规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高校应明确自身的价值与使命,坚守大学精神,理性重塑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用创新、科学的管理思维进行来华留学生的管理,矫正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15.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sought after by students primarily for career development. However,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other meaningful educational outcomes of students pursu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a Malaysian university syste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ive their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upon study completion in on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Malaysi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the university with 33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inly from Nigeria, Pakistan and China. Findings show that postgraduat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ot only want to contribute to their home society through research and teaching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ut also to their host-country and third-country communities. The analysis illustrat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macro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factors shaping the micro-level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new insights into vital nuan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outcomes relating to meaningfu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对于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而准确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本文基于流程管理提出了划分研究生培养流程的四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评价内容, 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提供具体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96所本科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但在要素结构和建设内容上还不完善。针对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评价,特别是首次对国务院学位办设置的368个专业进行的评价。这对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提高其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general methodological elements of impact evalu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discussed, which should be a cornerstone of quali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r ineffectiveness) of quality assurance. The suggested core methodology consists in comparative and longitudinal studies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to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terventions and relying on surveys and mixed methods.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cable to any particular quality assurance procedure and any achievement area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round off the methodology presentation, an overview of causal designs, in particular causal social mechanisms, for impact analyses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its challenges and limits is outlined a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 questionnaire construction are given.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而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其重要一环。为此,本文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并据此研究设计涵盖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学校条件以及利益相关方满意度等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91项三级指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调查法对91项三级指标重要度进行0~5级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赋权。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3项二级指标与4项一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与判断,进而给出一套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面向一流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