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的困惑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长英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3):86-87,9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困扰我国学校体育界的热点问题,指出体育课程理论创新是其走出困境的关键,进而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体育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以及体育课程的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当今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吴文博  张振华 《体育学刊》2011,18(4):107-110
中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具有"现实性"、"学科性"的特点,过分强调学校体育的政治因素,没有顾及学校体育的育人意义与作用。应从现代性、教育性、学科性3个方面重新定位中国学校体育的性质,从大社会、大文化、大教育的新视角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才能真正拉开具有新精神与时代特征的中国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帷幕,使体育走出自我领域的演进,嵌入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由于西部地区土地辽阔,农村人口多,自然条件差,经济起步慢,造成教育、体育工作较落后状态.加强西部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和改革,是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的急需,是中国教育面向21世纪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面临相同的少子化现象,异同的成因,2条主因造成中国少子化现象:(1)国家政策为中国迈进少子化时代埋下了伏笔;(2)个体生育态 度的鲜明化、多样化已剥离与生育政策的调控与影响。以少子化人口模式视角为出发点,剖析由此给我国学校体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正视困境, 紧抓机遇,为我国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议。研究发现:少子化人口模式带来的生源萎缩加速我国学校体育良性生态的失衡,加快国内学校体 育人才的输入减少、跨行业流失、跨国界流动等萎缩现象,以及来自家庭教育观念冲突压力的加剧和面对来自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诸多挑战;少子化 人口模式为我国学校体育提供了利于优化体育教育资源、实施开展体育精英教育模式、加速提升学校体育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等机遇;少子化对 学校体育的挑战远远大于带来的机遇。建议:以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为突破口,重视学校体育基础教育;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规 划学校体育基本设施建设,合理使用硬件教育资源;加强学校体育长远协调发展的统筹与领导。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生命教育的理念审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教育及学校体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剖析。研究指出:在学校体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生命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大学体育教学顺应了教育本质的回归,符合当前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国情。以人为本,树立以"现代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人"的发展的整体教育,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走出困境的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实施身体教化的主要场所,学校体育则是实施身体教化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思想内在蕴涵了社会对于身体的教化预期;伴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学校体育层面的身体,经历了军国民体育的国家化动员、自然主义体育的生活化回归、民族主义体育的民族化印记、技术教学体育的生产化取向、体质教育体育的物质化痕迹、健康教育体育的权利化突显等历程.无疑,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历程,蕴涵了深刻的身体内涵变迁景象,透过身体变迁景象表达的正是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  相似文献   

7.
作为排球家族的新成员——软式排球,若能将其纳入到学校体育当中,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同时能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国进程中我国学校体育的困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6):752-755,76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学校体育在"体育强国"进程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诸多困境。认为困扰学校体育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现行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误区,以及家庭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明确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优化教师队伍,落实学校体育的物质保障,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只有加强学校体育,改善并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才能迈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9.
试论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新、旧学校体育教育思想,阐述并分析了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在课程方面以人为本,在组织形式方面灵活机动,在教学方法方面丰富多样等特点,并且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交互形式"的出现成为现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丽水市畲、汉民族社区体育发展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座谈法、文献资料法调查了丽水市畲、汉民族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影响丽水社区体育发展、体育人口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社区体育薄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生机,体育经费缺额严重.改革农村畲、汉民族传统体育,集体育与欣赏、旅游、经济开发为一体,是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走出畲、汉民族社区体育困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