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以学习成果为基础,以学分为载体,对学习者在不同国家、不同学习背景下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转换、累积。该学分体系有利于提高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价值,提高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兼容性,从而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终身学习战略在欧盟范围内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一、开展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和相关研究欧盟一些国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市场需求调研。其目标是提高政策立法的有效性,确保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出更适切的劳动力。依靠有效的调研结果,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有充分的数据支持,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对政策的评估和反馈也使得政策本身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二、建立开放并具有连贯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体系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以各国通用的学分体现。学习者所获得的任何一个学分都体现了其所取得的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学习成果通过评估和验证之后,学分便可以从职业教育领域的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欧盟委员会推出了在欧盟各成员国间实现职业教育学分转换的"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该体系以促进学习者和工人的跨国流动、建立无国界的终身职业教育环境为目标,其实施框架包括单元学习成果、在相关机构间建立合作伙伴和学分转换三方面.学分体系的推出对于欧盟职业教育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和其他地区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一)德国职业教育学分体系(DECVET)德国职业教育学分体系(DECVET)是在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ECVET)和德国职业资格框架(DQR)的基础上建立的更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培训学分体系。以实现技能和能力评估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对接。ECVET体系旨在建立欧盟内不同国家间职业教育体系的学分转移规则,DECVET体系则关注德国国内双元制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学分认定和转换细则是学分银行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学习成果对等转换一直是制约学分银行发展的重要难点。本研究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与交通土建领域施工从业人员进行融合,制定土建专业群学分认定和转换细则,打通学历教育(高职)和非学历教育成果互认,拓展学习成果在土建类行业培训、高职教育入学及就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领域的相互转换运用,构建出一条交通土建行业施工岗位从业人员学分银行体系。研究成果对深化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终身学习时代,建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是关键,资历框架与标准体系是内核,学习经历证明与终身学习档案系统为外延,质量保证机制是保障.在确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践主线的基础上,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建设主体、强化教育统筹、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路径,为搭建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一)德国职业教育学分体系(DECVET)
  德国职业教育学分体系(DECVET)是在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ECVET)和德国职业资格框架(DQR)的基础上建立的更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培训学分体系,以实现技能和能力评估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对接。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终身学习理念下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构建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拿大通过应用学位体系引领、实施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以及学前学习成果认定等方式建成了世界上较早、较先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我国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我国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可借鉴其经验,通过实施应用学位教育计划,引领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建立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教育和培训一体建设;实施学前学习成果认定计划,最终构建起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刘晓、梁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中撰文,基于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战略,分析了该实践区在促进劳动力流动和终身学习体制发展方面的特征与优势,提出了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分转换和转移、促进地域劳动力和发展终身教育事业方面的启示意义。首先,作者从发展背景和实践区缔约政策两个方面阐述了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实践区的建立过程。在发展背景上,作者分析了各国建立该体系的需求、作用和目标;在实践区缔约政策上,作者从建立宗旨、会议的目标、资料搜集运用、地域性、语言以及对各自角色界定的角度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0.
欧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系统(EC V ET)以学习成果为核心,以获取资格为目的,通过学分转换和累积,并通过对成人学习者改变学习路径的兼容,对失业人员新资格获得的促进,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验证和识别,以及对学习成果在不同教育系统间的认可和转换,为成人的继续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我国要满足成人继续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必须建立成人继续教育学分系统,并且应重视普遍性、强调规范性、实现兼容性、促进互通性。  相似文献   

11.
学分银行制度突破了传统学习限制和专业限制,其核心是学分存储,学生通过对学分的"存、贷、兑",实现了接受教育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文章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在学分银行存储积累体系中,主要进行学历教育成绩、职业培训证书、文化休闲教育学习成果这三方面的存储积累,并从这三方面各选取金融方面的5门课程进行试点探析,为建设学分银行存储积累体系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外学分互认制度对我国中高职与开放教育衔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互通及学分互认、欧洲ECTS和ECVET的学分计量与评定制度以及美国的学分互认及课程衔接模式都为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纵向衔接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明确学分互认的依据、对中高职与开放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国家课程等措施来推动中高职与开放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是职业院校将学生的学习数据与学分进行收集、归纳整理,鼓励学生在毕业之后仍可通过自身学习,将所产生的学分进行存储、兑换。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及专业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会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实践中,由于对学分银行的重视程度不足、作用了解不全面、定位模糊、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不统一以及覆盖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分银行运行的推进。应加强对于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宣传,提升学分银行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覆盖范围,促进学习成果统一认证标准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全面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格证书框架体系在二十世纪后期的欧洲发端发展,日臻走向成熟。它向人们描绘出新世纪义务教育后教育的发展方向,即政府通过政策和投资,强力介入教育;资格标准实现全社会统一;注重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职教普教彼此互通;学习成果学分化和证书化,学分和证书实行累积并互认互换等。本文拟通过简要回顾该体系建构的过程,对其实质内容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其背后所展现的这种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远目标。"学分银行"是实施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建立学分银行的前提是实施有效的学分制。同时必须加快实训基地与课程建设,建立有效的"学分银行"运行与管理机制,提升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以及高职院校正积极践行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使得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具个性以适应学生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服务学生技能提升的长期性。在校内打造技能创新服务课程计入学分,让职业教育成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更好地服务于迅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构建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最终学生受益的“校企生”三融合命运共同体,是职业技能类型教育高质量提升的关键点,也是构建公民职业技能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基于“学分银行”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融合的协同共赢育人机制,促进职业类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We explored how two types of study outcomes,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earned credit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fluenced by self-regulation, motivation (intrinsic value and expectancy of procrastination) and deep approach to 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were analysed in a sample of 894 first-year Dutch university students, using linear structural modelling. Results show that learning process factors play other roles in explaining perceived competence than in explaining earned credits.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earned credits, as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in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re only weakly related. Furthermore, this study shows that it is most likely that perceived competence affects earned credits, but a model in which earned credits affects perceived competence as possible causal relationship was also accepted,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remains weak.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as long as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the number of credits are not related, competence-based higher education will not obtain optimal efficiency. For participants and resear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t remains important to be aware that different learning goals may evoke different study behaviours in students, and the challenge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to align these goals.  相似文献   

18.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和"突破口"。在终身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基本架构应由"一个目标、两条干线、三种要素"组成,其中"三种要素"指不同本质内涵教育形态、不同类别学习成果和不同理念学习方式。为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从而为搭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应以资历架构体系为支柱,促进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间的沟通;以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为基石,推进不同类别学习成果的职业教育间的互认;以混合式学习方式为阶梯,促进不同理念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付光 《高教论坛》2011,(8):126-128
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高职校本素质项目九项活动学分管理体系,将素质教育与学分制有机联系起来,以"两口两手一礼仪"职业文艺项目和"三球一舞"职业体育项目为载体,以学分制为手段,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