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的力量却在真实感。真实是内容问题,真实的内容能否给读者真实的感觉,则是个写作上的问题。如何使报告文学在保证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写得富有真实感,这是报告文学创作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韬奋的报告文学作品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韬奋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是三集《萍踪寄语》  相似文献   

2.
几种不同的真实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需要怎样的真实?是要新闻的真实,还是文学的真实?要害是报告文学能否掺假。由于对真实性的理解不同,出现五花八门的真实论。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完全真实论”。认为报告文学是报告新闻信息,进行宣传的形式,应当完全真实。必须杜绝一切虚构夸张,绝对不可掺假。虚构掺假就不成其为报告,而是小说创作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报告文学以其不大不小的“轰动效应”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越发重要起来。尤其是一些报告文学作者,很能审时度势,自觉作时代的“弄潮儿”,坚持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自己抓取题材,选择角度,提炼主题等一系列创作活动,置于时代大潮之中。或叙写一人一事,或揭示社会问题,都十分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关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争论已经扩大到读者之中。有的将其视为新闻作品,作品中的每个细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有艺术加工的一种文体.也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还有人说:它是以文学的手段来“你报告我”、“我报告你”。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文学性”和“新闻性”。以常见的报告文学作品来看,它的“新闻性”体现于报告文学本身的“现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中。一、它是信息的载体,是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温度计”和“风向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现代意识的体现者。所谓“现代意识”,就是作者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对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5.
报纸上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作品,不论是记者写的,还是文学家写的,都必须绝对地遵守完全真实的原则,不容许有一点儿虚构,不能搞任何“合理想象”。目前失实的报告文学在报纸上时有出现,读者很有意见,以至怀疑报纸的宣传的可靠性。这就影响了应有的宣传效果,损害了党报的声誉,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对于这种背离真实性原则的不正之风,应该下决心刹往,不可等闲视之。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属于新闻的范畴。新闻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真实。因此,这种报告文学与新闻的其他形式,如消息、通讯和特写等一样,必须以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为描写对象。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的其他形式之点,主要的只是更着重于运用艺术加工的手段,即运用文学语言和形象思维等,去表现所要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而不是可以虚构,可以“合理想象”的。但是,有的同志认为,既然报告文学要进行艺术加工,而虚构正是艺术加工的手段,那末报告文学也是可以虚构的。这是对艺术加工的一种误解。虚构只是艺术加工的手段之一,进行艺术加工并不是一定非要虚构不可。报告文学的作者完全可以不用虚构,而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象笔法等,描写情景,刻画人物,充分地施展其艺术加工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再谈文学性有些同志常爱问: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就在于文学性。虽然二者都是以真实性为基础,向读者报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变,但它们的表现手法却不一样。前者常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扼要的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事变,后者则可以较为从容地用文学的手法来再现生活中的事变。前些年,人们也曾把后一种作品收进“通讯集”里,后来研究家们根据其文学性如何。把二者区分开来。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和小说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点是小说可以虚构,而且必须虚构;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是真人真事的具有文学特点的作品,正由于它的真实性,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写出真实感人的报告文学作品,首要一条必须不辞辛苦地向所写的人和事进行深入采访。采访前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看很多资料,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人物来。 采访计划和提纲 采访计划包括所采访的目的、要求、对象、时间、步骤、顺序、内容等。与当事人先取得联系,也可以列出个日程表,告诉当事人,好让人家有所准备,不至于见面无从谈起而冷场。 采写提纲,是作者在接触采访对象时,拟提出或核实的问题。作者一接触到采访对象,常常会说“您提问题我回答吧…  相似文献   

8.
中共人民日报社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刘宾雁在他的文章和讲演中大量散布攻击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事实,按照党章的规定,决定开除他的党籍。刘宾雁是个记者、作家,几年来,他发表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用讲“真人真事”的方式,批评一些人,支持另一些人。如果这些报告文学材料是真实的,观点是正确的,旨在促进某些错误和缺点的纠正和克服,党和人民是欢迎的;但是,刘宾雁的许多作品恰恰背离了这个要求。我们在这里仅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刘宾雁在一部报告文学中所颂扬的一个所谓对祖国、对人民、对党  相似文献   

9.
(一) 先讲一个有关写作的故事。 著名作家徐迟同志,是写报告文学的大手笔,他的许多报告文学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一次谈写作经验的座谈会上,他讲到关于周培源的报告文学《在湍流的漩涡中》的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同时也必然具有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和真实性在新闻作品中应该统一,必须统一,也能够统一。现在有些新闻作者在他的作品中,对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没有处理得很好。有的作者不管所述事实是否具有这种性质,硬给加上一些表明倾向性的话,“应该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号召怎么样”,等等;有的在“为了什么什么”、“一致认为”、“大家说”的名义下,写了许多作者自己的话;有的则离开事实随意“拔高”,甚至不惜对事实本身进行“加工改造”,以表现自己的倾向性。总之,在这些作品中,倾向性和真实性不是统一的,而是分离的,好像是油水不沾的两张皮。这样做的结果,既不能很好地、有力地表达倾向性,有时还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甚至造成报道失实。因此,这类做法于写好新闻无益,应该改进,努力创作出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的好作品。 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的基础是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要求在新闻写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要如实,要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其具体要求应包含这样  相似文献   

11.
曾晋华 《新闻窗》2009,(1):50-51
报告文学和新闻是两个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文学形式。报告文学从新闻中脱胎而来,真实性是它们共有的灵魂。本文拟重点分析报告文学和新闻对于真实的不同重构。  相似文献   

12.
中共人民日报社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刘宾雁在他的文章和讲演中大量散布攻击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事实,按照党章的规定,次定开除他的党籍。刘宾雁是个记者、作家,几年来,他发表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用讲“真人真事”的方式,批评一些人,支持另一些人。如果这些报告文学材料是真实的,观点是正确的,旨在促进某些错误和缺点的纠正和克服,党和人民是欢迎的;但是,刘宾雁的许多作品恰恰背离了这个要求。我们在这里仅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刘宾雁在一部报告文学中所颂扬的一个所谓对祖国、对人民、对党  相似文献   

13.
试论报告文学的新闻属性廉正祥报告文学被文学界称为轻骑兵,笔者却认为报告文学是新闻记者手中的重武器。因为报告文学可以将新闻的真实性,评论的思辩性以及文学的艺术感染力熔为一体,产生新闻和文学的综合效应。报告文学在前苏联长期被称为特写,日本叫报道文学(我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战线刮起了一场报告文学的旋风。人们偏爱这一文体,是因为它既具有新闻的时效性、战斗性,又具有文学的生动性、可读性.在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的今天,报告文学成为真实、全面、深刻反映生活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这股报告文学热的浪潮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之作。然而,也有许多冠以“报告文学”之名的作品,读来感到枯燥无味,令人失望。因此,提高报告文学的品位和可读性,已成为摆在新闻界作者、编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中,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从1998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获得金奖的作品中推荐了12件作品参评,其中有6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1999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中,其中参评的杂文、散文质量仍保持一贯较好的势头,精品迭出,报告文学、特写也呈提高的趋势,佳作不少,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报纸副刊的现状。由于名额限制,只能优中选优,许多优秀作品没能上榜,留下不小的遗憾。 新闻是对社会生活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反映,作为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副刊作品也不例外。获奖的作品虽分属…  相似文献   

16.
题材是作者写进作品的材料,是作者写作的对象。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写报告文学重要的一步。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但并非生活中所有的真人真事,都可以写报告文学。必须善于选取能够表现时代精神的人和事,作为报告文学的题材。选材抓住时代精神报告文学反映时代精神,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人和事,报道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成功的报告文学作者,都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一些重大的矛盾冲突和感人肺腑的人和事作为题材。也只有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才能充分表现我们伟大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新兴媒体不断崛起的大背景下,纪实文学的理念、表达方式与传播形态都在发生变革,报告文学开始朝着视频化、音像化方向延伸和拓展,电视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传播样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其中有部分电视媒体已将电视报告文学作为纪录片创作的深化模式和有益补充。笔者将从电视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真实性和艺术性三个层面入手,对此作一番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的滥觞之作,却不是中国人写的。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的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开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样专门的刊…  相似文献   

19.
一今年三月间,在人民日报編輯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談会上,着重談了两个問题,一是报告文学如何最迅速地反映現实,反映当前的革命斗爭的间题,一是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問題。在真实性的問題上,我认为报告文学应該完全真实。这里說的真实,是指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指艺术的真实。报告文学的內容要完全符合真人真事。当然,其中某些极其不重要的細节,是可以有变通的余地的。例如采訪某个人物时,当时说的原話沒有記得很周全——事实上有时候这些原話很难記得十分周全。可以由作者根据記忆所及来写。但这也不叫“合理想像”。除此而外,其他就要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尤其是写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既然宜布为真人真事,就更不能做假了。发表在报紙通訊版上的报告文学,应該是完全真实的,真人真事而且真名,事实不能虛构,描写不能浮夸。这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开山之作,都不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事。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坐上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头把交椅。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