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曲云霞身高1.71米,体重55公斤,1972年12月出生。在七届全运会上她以3′50″46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女子1500米跑世界新纪录,现将她在创纪录赛的途中跑技术图片(见附图)解说如下: 该图片用每秒100帧的频率拍摄,摄影位置在离起点250米跑道的外侧,所选取的16幅图片反映了曲云霞途中跑一个周步的技术。摄影时她的跑速为7.05米/秒、步幅为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三年,我们开始研究,在短跑途中跑的技术训练中,究竟什么是主要的?经过一段摸索,我们认为,从掌握跑的技术过程来看,重点应摆在“着地”,并按照跑的动作的合理性(力的规律)与“经济性”(放松省力)的全面要求,试搞了一个“鞭打功”的训练方法。经过多年来的训练实践,我们初步认识到,这个方法对于新队员的技术训练很有帮助。(一)众所周知,在途中跑的过程中,通过后蹬所获得的反作用力,是推动身体向前的基本动力。但是,当后蹬力增大以后,如果后蹬角(身体总重心与支撑脚支点中心之联线与地面所成之角)不变,则跑的步幅虽有增长,但总重心上下起伏也随之增大,因而步频也必然减慢。因此,腿部力量越强,越需要缩小后  相似文献   

3.
一、800m跑的技术特征 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不同距离的跑对步幅步频的要求不相同,对800米运动员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技术动作是第二位。但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技术就显得重要了,要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就必须使运动员掌握一套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4.
步频与步幅是影响跑速的两个基本因素,训练中及时准确地测定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不仅能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类型,判断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而且通过科学的评价,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手段提供可靠依据。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中,我们总结设计出几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测定步频、步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观测统计法。将跑道(煤渣道)清扫干净,运动员跑过后,测量人员统计跑道上钉鞋留下的痕迹,得知运动员全程步数,然后根据计取的成绩和统计的步数,计算出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提高少儿短跑速度的教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距离快速跑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也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少儿后蹬跑的教学结合要求逐渐做到快速有力的后蹬,同时注意身体的平稳性,摆臂正确。也可增加对摆动腿积极下压善地的要求。 一、短距离快速跑教学训练中采用的方法: 1、快速的高抬腿跑(低年级)、有力的后蹬跑(中年级),有节奏性的小步跑(高年级)。 2、中速跑30米,注意动作轻  相似文献   

6.
<正> 后蹬跑是将途中跑后蹬阶段的动作加以强调和突出而形成的一种专门练习。后蹬跑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腿部力量有积极作用,对纠正途中跑时后蹬不充分而造成“坐着跑”、步幅过小的缺点也有较大帮助。 一、动作要领 (一)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有力摆动。 (二)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大幅度摆动,带动同侧髋充分前送。  相似文献   

7.
长跑运动员,并不要特别好的设备和条件,没有田径场地照常开展,也是我们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为普及长跑运动项目,制定详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外,要掌握正确的长跑技术动作,合理运用长跑技术训练方法。一、正确掌握长跑技术动作合理运用长跑技术训练方法长跑的技术也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逐步向前发展的。开始是后蹬伸直有力,步幅较大,步频较慢的跑法;以后又有了速率快动作自然,后蹬迅速有力,步幅较小,步频较快的跑法。现在我们又向着有一定步长,高频率跑法的训练方面发展。在长跑训练过程中,途中跑是长跑的主要阶段,跑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广东男子短跑技术水平的现状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世界和我省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省百米短跑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仍是步频不高,步幅不足。加强动作技术教学以及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专项素质能力等训练是提高我省短跑成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1.“自然跑”教学阶段 自然,《辞海》中作“不造作、非勉强的”之解释。此教学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不造作、不勉强、贴近自然的跑姿。此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正确的跑步姿势,教学方法为:①原地耸肩练习,让学生体会肌肉紧张用力与放松的不同感觉;②原地摆臂练习,让学生基本掌握摆臂的动作方法与自然的身体姿势;③中等速度的直线跑练习;④600米以内的快速跑练习。教学要求是:①跑步姿势自然,尽量采用高重心、大步幅的跑步方法;②前后摆臂,注意肩部的紧张与放松;③沿跑道的分道线直线跑进,注意跑时的直线性。教学中可…  相似文献   

10.
途中跑技术是短跑技术中最精华的部分,开阔的步幅、良好的节奏、快速的步频,正确有力的摆臂是途中跑的技术特点。一、防止“坐着跑”途中跑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跑动中,步幅不开阔、上体过于前倾、重心后坐,形成“坐着跑”,给人的感觉就像“丑小鸭”。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1. 后蹬不充分,即在后蹬没有蹬伸完毕时,就着急做下一个动作,从而使整个技术环节不能够流畅完成;2. 腰腹力量不足,从而不能够很好地保持身体适度的前倾,在跑动中越想提高速度,就越用力,从而更加难以控制身体,最终导致错误动作更加严重。纠正方法:1. 给学生讲清…  相似文献   

11.
市区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场地小,器材小,进行体育教学很感困难。解决这一矛盾,只能尽量充分地利用现有场地,或增加辅助性练习来提高各专项素质,以达到锻炼目的。“扶墙跑”就是一种占用面积小,效果很好的练习手段,它对提高跑的速度、矫正跑的动作、增强跑动时所需要的肌肉群的力量和伸展性,都有很好的效果。从现象上看,跑的快慢决定于两种因素;一是步频,一是步幅。步频快,步幅大,跑的成绩就好。因此,在学生练习时,经常听到教师高声提示,“加快速度”或“加大步子”。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放松跑的理论依据,采用资料分析法对短跑放松跑的生理机制及训练进行分析论述。放松跑技术特点是对抗肌对参加运动的主动肌产生的阻力较小,动作协调放松,步幅开扩,减少体力消耗,节省能量,可提高全程跑效果。采用加速跑、跟随跑、斜坡跑、匀速跑训练是提高短跑放松跑技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一、“步长”对短跑成绩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大学女生短跑时步幅小,步频快,动作紧张,成绩较差。而步幅略大的女生跑的动作就显得较为放松、自然,成绩也略好一些。可见“步长”短,“步频”快,是大学女生短跑时的共性。由于进人高校后的女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加上中学时因升学的压力而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女子运动员在不同栏间距进行跨栏跑练习,研究不同栏间距对女子过栏技术和速度的影响,为女子跨栏跑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二、研究对像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和竞技体校的女子跨栏跑运动员共10人,成绩均在一级以上,年龄17~21岁。(一)研究方法1.训练现场高速摄影采用两架频率为150格/秒的LOCAM-16mm高速摄影机进行拍摄。摄影机安置在第四栏架前方跑道的两侧,两架摄影机镜头与栏架相隔距离为29米,摄影机摄下运动员栏前3.3米和拦后3.0米处的动作过程。为了保证精确摄下整个动作过程,我们在拍摄时借助…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在快速跑中,因为腿部力量的不足,髋关节不能积极前送,正确的动力定型没有形成,出现了后蹬腿与摆动腿之间的夹角小,动作拉不开,动作幅度不大的问题。由于步幅小了,步长短了,从而影响了短跑的速度。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中,发现在途中跑的各种专门性练习手段中,采用“弓箭步训练法”,有助于改进途中跑技术,能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运用规定距离步幅跑,体会动作要领教学中,笔者分别设计了3个教学内容。即1.2米步幅距离跑、1.5米步幅距离跑和自定步幅距离跑的练习。通过不同步幅距离跑的选择,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步幅,来体会极点现象中加大步幅和加深呼吸动作配合的动作要领。第二,运用规定时间跑和不同场地跑的练习,培养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意识。本节课的最后安排了规定时间跑的练习,以学生自由结组的形式进行。在跑的过程中,当出现"极点"现象时,马上跑到指定场地,做加深呼吸和加大步幅的跑步。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容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跑时步幅迈不开产生原因: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提高步频方面,腿前摆过低,膝关节紧张。纠正方法:宽大步幅划线跑,男生每步在2.10米左右,女生2米左右;多做行进间垫跳高抬腿跑。2.摆臂方法和方向不正确产生原因:摆臂技术概念不清,重视不够,肩部紧张。纠正方法:示范正确的摆臂方法及强调摆臂在途中跑时的意义;多做原地连续提腿摆臂的辅助练习;做节奏跑、节奏跳  相似文献   

18.
卜范芳是我国女子400m跑冠军,多年来一直将模拟跑道训练作为一种创新的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其速度耐力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本研究目的旨在通过运动学测试和肌电测试,比较卜范芳模拟跑道跑和场地跑技术结构和肌肉用力结构的差异,从而客观地评价这一训练方法的优劣。运动学测试表明,模拟跑道跑和场地跑两种技术比较,蹬地腿的蹬离角、摆动腿的最小折叠膝角、最大髋角、腾空高度和时间都存在较大差异。肌电测试表明,下肢8块主要肌肉在两种跑的技术中其贡献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认为,如果长期进行模拟跑道训练,将会导致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改变和肌肉用力的不协调;模拟跑道训练作为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手段比例不宜太大,最好在运动强度训练阶段采用。  相似文献   

19.
1.加速跑 加速跑有两种。 一种是有意识地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控制跑的步幅和动作频率,也就是有意识地由小到大控制肌肉的用力程度,从而有意识地控制跑的速度由慢到快直至达到最高速度并以最高速度跑出一段距离。这就是我们在日常训练中常采用的一般加速跑和行进间20米或30米计时跑等。另一种是一开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李荣祥标枪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李荣祥在1995年太原全国田径锦标赛标枪比赛上投出69.84的试掷动作进行高速摄影。并与国内外优秀选手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李在“交叉步”过程中,左肩、左臂出现上翘,上体过早后仰或后倒以及两腿“剪绞”动作存在不合理现象是造成“交叉步”的身体重心腾起过高、步幅偏小和最后用力一步步幅偏大的主要原因并影响最后用力的动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