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011年7月21日上午10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验快堆主控室里,传来一片连绵不绝的欢呼声和掌声。我国第一个快中子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这一天,对中国实验快堆总工程师徐銤来说,已整整等待了46年。  相似文献   

2.
核电已成为常规能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核电事业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从对核能开发利用的三个层次的分析入手,在介绍快堆特点及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快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论述了发展快堆电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快堆在核能发展中“承前启后”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正>中国实验快堆首次成功临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近期在北京宣布,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首次临界。这是我国核电领域的重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06,(11):26-26
10月17日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悉:正在建设中的热功率为65兆瓦的我国首座实验快堆进展顺利,目前工程施工设计已全部完成,预计将于2009年6月建成达到临界,2010年6月试验发电。有关专家介绍说,快堆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简称,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消耗核燃料的同时,又产生多于消耗的核燃料,真正做到燃料越烧越多,所以又称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也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上的太阳”。目前在核电站中广泛应用的压水堆(如我国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堆型)对天然铀资源的利用率只有约1%,而快堆则可将这一利用率提高到60%至70%。这对充分利用我国的铀资源,促进…  相似文献   

5.
“快堆及其在我国核能发展中的地位”是一篇比较系统而通俗地介绍快堆的原理及其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作用的文章.文章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数据,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分析.作者是快堆的热心的鼓吹者.在我国能源问题日益需要关注的今天,作者的鼓吹,无疑是有益的,所谈到的快堆的优点,无疑也是值得重视的.但是,快堆也存在一些人所共知的缺点,文中虽提到一些,或不够突出,或没有展开.因此,理应做一点注记,  相似文献   

6.
徐銤教授,我国著名核反应堆专家,历任国际快堆工作组中国代表、西安交大、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八六三”快堆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验快堆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快堆的发展与研究,在技术上领导快堆科研和设计主持制定了我国快堆发展规划和主要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外快堆退役相关技术发展情况的调研,详细阐述了快堆退役过程中的废钠处理、残留钠清除和我国快堆现状,对我国快堆退役科研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核聚变能是最理想的清洁新能源。等离子体研究所已建成的中国第一个、世界第四个超导托卡马克HT-7核聚变实验装置,其上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正着手建设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 HT-7U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实际使用纯聚变能之前,建造托卡马克型的稳态聚变-裂变混合堆,是发展我国洁净核能系统的重要一步。等离子体研究所将为聚变能的开发及其前期利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发展快堆的国家,可以永久地解决能源问题。""首先发展快中子增殖堆的国家,将得到原子能方面竞争的利益。"自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看到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这两句话,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中国的能源发展需要快堆! 45年弹指一挥间,从青春年少到年过古稀,他把个人的命运、事业的追求都融入了快堆的发展,任凭风云变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聚变堆开发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核能"压水堆、快堆和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在聚变堆理论物理和数值模拟、包层技术、氚循环技术、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至今还没有氘氚点火的聚变物理实验装置,并十分缺乏燃烧等离子体加热、实验运行和诊断控制技术等实际经验.同时,在引领发展方向、理论创新和自主开发模拟软件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1.
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所谓原子核反应堆,就是利用核燃料的可控核反应将核能转变成热能的装置。目前,世界上运行着的反应堆均为裂变反应堆。聚变反应堆尚处于研究阶段。根据裂变堆所用的慢化剂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石墨堆、轻水堆、重水堆和快堆(无慢化剂)。中国的秦山和大亚湾两座轻水堆核电站的顺利建成和安全运行,标志着中国的核电事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为了发挥各方面的潜力,推动核电事业更快地向前发展,中国决定建设重水堆核电站,并引进加拿大坎杜(CANDU)堆。  相似文献   

12.
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所谓原子核反应堆,就是利用核燃料的可控核反应将核能转变成热能的装置。目前,世界上运行着的反应堆均为裂变反应堆。聚变反应堆尚处于研究阶段。按所用的慢化剂分类,裂变堆可分为石墨堆、轻水堆、重水堆和快堆(无慢化剂)。秦山和大亚湾两个轻水堆核电站的顺利建成和安全运行,标志着我国的核电事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为了发挥各方面的潜力,推动核电  相似文献   

13.
<正>能源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双碳”目标。核能无疑是一种安全、可靠、高能量密度,且能大规模利用的绿色低碳能源,也是带动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快堆是继压水堆之后发展起来的先进核电堆型,而钠冷快堆是国际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中技术成熟度最高、最接近并满足商业核电厂要求的堆型。  相似文献   

14.
谈未来核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利用核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功率5MW试验核电站。此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核电高速发展。除了热中子堆外,快中子堆和可控热核反应的研究也都同时开展,很快就取得了一批重要结果。专家们对核电未来非常乐观,声称人类将进入“原子能时代”。但后来的实际进展与当初设想相去甚远。例如 70年代对2000年左右世界核电规模的预测,比实际情况要高估6倍。不同堆型中只有热中子堆完成了商业化,而快堆发展缓慢,至今没有达到大规模商业应用。聚变堆研究遇到很大困难,预定目标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5.
快堆技术是我国"压水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一环,池式钠冷快堆作为有长期商业运行记录的技术路线,是我国积极推进的工程方向.由于池式快堆具备固有安全性,使其全厂断电事故(SBO)进程与大型压水堆有显著差异.通过分析SBO工况下反应堆本体及操作员的安全要求,明确相关安全功能要求,保障安全系统、设备及时投运,支...  相似文献   

16.
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是中科院未来10年先导研究专项之一,其研究目标是研发第四代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计划至2020年之前建成2MW钍基熔盐实验堆,形成支撑未来TMSR核能系统发展的若干技术研发能力,并解决钍铀燃料循环和钍基熔盐堆相关重大技术挑战,研制出工业示范级钍基熔盐堆,实现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核能的综合利用。钍基核燃料具有232Th/233U转换效率高、在热中子堆中也能增殖、产生较少的高毒性放射性核素、有利于防核扩散等优点,但也面临燃料制备困难、232U衰变子核的强γ辐射给乏燃料处理和燃料再加工带来的困难、钍铀转换反应链中间核233Pa会吸收堆内中子从而影响233U产量。核燃料利用的工作模式有开环模式、改进的开环模式和闭环模式。熔盐堆是第四代反应堆的6个候选堆型之一,非常适合用作钍铀燃料循环,熔盐堆加上干法在线分离技术有可能实现完全的钍铀燃料闭式循环。本世纪初提出的氟盐冷却高温堆(Fluoride salt-cooled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s,FHRs),用氟化熔盐作为冷却剂,采用TRISO燃料颗粒作为核燃料,其中球床型氟盐冷却高温堆可以在改进的开环模式实现钍铀燃料循环。熔盐堆良好的高温特性使其成为核能非电应用主要候选者之一,反应堆产生的高温热可直接用于页岩油开采和高温制氢等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17.
正中科院"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科技目标是研发钍基熔盐堆(四代堆),实现我国丰富的钍资源高效利用与核能综合利用。液态燃料熔盐堆适合钍铀循环,固态燃料熔盐堆则适合核能制氢、节能减排等核能综合利用。固态堆是以熔盐堆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其他先进堆型的成熟技术,可以在15—20年内实现应用,液态堆研发时间约为30年左右;两种堆型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1日,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目标。CARR是面向21世纪核科学技术研究的一座高性能、多用途研究堆,是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了多项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其中燃料元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全数字化的控制及保护系统、反应堆密封操作大厅、热水层系统等技术在国内均为首次研制应用。CARR功率为60兆瓦,最高热中子注量率达到1&#215;1015n/cm2s,在同类研究堆中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CARR的建成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充分体现了我国研究堆研发设计水平和能力。它的投运,必将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需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EAST(原名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基于上世纪末托卡马克最新成果而设计,瞄准国际核聚变能研发前沿,开展稳态、安全、高效运行的先进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基础物理和工程问题实验研究,为我国工程试验堆的设计建造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七五”到“八五”期间,清华大学核研究院承担了“8631r划”高温气冷堆设计研究、燃料元件研制、氦技术和燃料装卸技术等课题和子课题的研究任务,通过全体参加人员发扬“863精神”,努力奋斗,已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研究成果部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多数属国内领先或首创,为“九五”期间进一步研究发展和建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坚持以我为主、积极争取和开展国际合作,对促进我国高温堆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的技术路线高温难专题任务确定以后,首先遇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