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教育学学术博士教育存在趋同现象,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本科阶段教师教育专业缺乏衔接,课程模块缺乏系统设计,指导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为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明确培养目标;建立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要优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模块;改善教育博士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迫切性和可行性。认为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需要。而广大的生源基础、丰富的培养经验和积极的参与热情为此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亟需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与指导.本文在了解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现状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分析了国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并对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社会对高层次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国家学位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博士学位教育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础夯实,国外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起步并稳健发展,这些都让在我国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变得顺理成章。当然,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本丈旨在通过对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存困难的分析,对是否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与教育界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概念,明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随后,对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分别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借鉴美国的质量保障经验,建构适应我国国情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发展与变革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等教育变革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基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地发展与变革是解决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存在问题的基本措施。美国的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创造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环境;构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业博士是面向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而设置的高级专业学位,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趋势和人才培养能力看,我国已具有开展此项工作的良好基础。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开展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接轨农业教育国际化的高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积累,农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较为完善的发展布局,均为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提供了可行条件。未来,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强调学术研究与职业导向并重、专业性与应用性共生、跨学科学习与创新能力训练两手抓。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学位名称翻译与实质混淆、概念内涵误读、传统错误观念留存及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同化等误区,致使社会对博士专业学位是“沼泽”还是“高地”产生质疑。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博士专业学位难以准确定位、培养模式依然为嫁接式、质量评价标准模糊等后果。检视误区产生缘起,提出应充分认识博士专业学位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制定明确的博士专业学位获取标准,推动专业学位博士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挂钩,政府、高校及市场多方合作开展教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试点阶段。本文分析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背景及特点,总结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招生及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博士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试点阶段。本文分析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背景及特点,总结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招生及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博士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的理念和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的理念,必然要求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层次的提高。研究证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技术领域中需要培养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人才。科学有科学的原理,同样技术也有技术的原理。专业学位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专业性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根本性质。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教育层次都予以开展,目前至少有41种专业学士学位,约112种专业硕士学位,56种专业博士学位和11种第一级专业学位,涉及学科群33个。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在专业学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五所研究型大学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及毕业博士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及毕业博士四者均认同"科研创新能力"、"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博士质量的要素,但在认同"学位论文质量"、"相关学科知识水平"为博士质量要素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在培养制度方面,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结性"而非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教育;博士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下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渠道多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研究生院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第一级职业学位(FPD)是一种独具美国特色的学位类型。在初始阶段,美国教育统计资料中一直把FPD和本科学位合并在一起统计,1960-1961年,FPD开始正式成为单独的统计类别。美国FPD与研究型博士、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学位均存在明显区别,主要分布在医学、法学和神学三大领域,且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头衔,关于其中带有"博士头衔"的法律博士(J.D.)是否属于一般意义的博士学位,学界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它仅仅是名义上的博士学位。美国FPD的规模一直远大于哲学博士,但其快速发展的时间上滞后于哲学博士。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重在调整,特别是法学、医学等行业性和职业性强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可以逐步调整到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6.
日本自2004年开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仅设置法学学科,授予“法学博士专业学位”,其人才培养机制即代表着日本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现状。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从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统一与多样的招考制度,寓行于教的课程及教学,强制实践学分及内外双向评估等凸显了机构专门、多元培养、资格衔接、学位单列的特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博士人才培养方面,应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流线型培养过程,健全三维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博士生炒导师鱿鱼事件”为例,从研究生教育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中的师生冲突,进而探讨产生冲突的各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师生关系,为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扫除情感障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必须扩大——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约美国博士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教育经费、重大政治事件、科技革命、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结构及人口数量等。我国博士教育规模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应该零增长或低增长"的观点是片面的。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应该继续扩大,而不是停滞,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的逐年扩增,其教育质量备受各界关注。以TSR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硕博双维度、培养过程的内卷化表现、质量标准框架的多指标环节,研究表明,可以从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监管两个维度构建了硕士和博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框架,不同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应呈现不同特色,硕士层次的框架突出职业导向、专业特色及就业竞争力;博士层次的框架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0.
Women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advanced posi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This study takes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discipline in order to combine research on gender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ories of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cultures. The study points ou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sciplines in gender composition, specifically, the probability of a person leaving academia after earning a doctor’s degree and various attitudes towards gender equality work. Our approach, which is based on quantitative longitudinal as well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has yielded a more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picture of gender 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an have vertical cross-section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